1.#import 跟 #include有什么区别?@class的又有什么作用?
1)#import指令是Object-C针对#include的改进版本,#import确保引用的文件只会被引用一次,这样你就不会陷入递归包含的问题中。
#import比起#include的好处就是不会引起交叉编译。
(2)#import与@class二者的区别在于:
#import会链入该头文件的全部信息,包括实体变量和方法等;而@class只是告诉编译器,其后面声明的名称是类的名称,至于这些类是如何定义的,暂时不用考虑。在头文件中, 一般只需要知道被引用的类的名称就可以了。 不需要知道其内部的实体变量和方法,所以在头文件中一般使用@class来声明这个名称是类的名称。 而在实现类里面,因为会用到这个引用类的内部的实体变量和方法,所以需要使用#import来包含这个被引用类的头文件。
在编译效率方面考虑,如果你有100个头文件都#import了同一个头文件,或者这些文件是依次引用的,如A–>B, B–>C, C–>D这样的引用关系。当最开始的那个头文件有变化的话,后面所有引用它的类都需要重新编译,如果你的类有很多的话,这将耗费大量的时间。而是用@class则不会。
如果有循环依赖关系,如:A–>B, B–>A这样的相互依赖关系,如果使用#import来相互包含,那么就会出现编译错误,如果使用@class在两个类的头文件中相互声明,则不会有编译错误出现。所以,一般来说,@class是放在interface中的,只是为了在interface中引用这个类,把这个类作为一个类型来用的。 在实现这个接口的实现类中,如果需要引用这个类的实体变量或者方法之类的,还是需要import在@class中声明的类进来.
2.字面量语法的优点,请列举一个字面量数组和字面量字典?
一般用来申明NSNumber、NSArray、NSDictionary类的实例,可以缩减源代码长度,使其更为易读。
一、字面数值
需要把整数、浮点数、布尔值封入到对象里。通常情况下会用到如下方法:
NSNumber *number = [NSNumber numberWithInt:8];
使用字面量语法后,不仅语法更简洁,还有很多好处。
NSNumber *number = @(8);
能够用以NSNumber实例表示的所有数据类型,都可以使用字面量语法。。。
二、字面量数组
数组的常用创建方法如下:
NSArray *array = [NSArray arrayWithObjects:@"obj1", @"obj2", nil];
而使用字面量语法则是:
NSArray *array = @[@"obj1", @"obj2"];
数组的取下标也有字面量语法:
NSString *obj = [array objectAtIndex:1];
使用字面量:
NSString *obj = array[1];
不过使用字面量数组时,要注意不要把nil加入到数组中,否则会抛出异常。
三、字面量字典
常用创建方式如下:
NSDictionary *dictionary = [NSDictionary dictionaryWithObjectsAndKeys:@"obj1", @"value1", @"obj2", @"value2", nil];
而使用字面量语法,就比较简洁了。
NSDictionary *dictionary = @{@"obj1": @"value1",
@"obj1": @"value1"};
字面量语法清晰表示出了,key和value的一一对应关系。但是与数组一样,字面量字典的value不能为nil,否则会出现异常。
四、字面量可变数组与字典
对于可变的数组与字典,同样可以使用自变量语法对自变量数组,字典进行操作。
NSMutableDictionary *mutableDictionary = [NSMutableDictionary dictionaryWithDictionary:@{@"obj1": @"value1",
@"obj1": @"value1"}];
mutableDictionary[@"obj3"] = @"value3";
3.readwrite,readonly,assign,copy,nonatomic在属性修饰中的作用?
1 . 可读性: readonly、readwrite
@property(readwrite,....) valueType value;
这个属性是变量的默认属性,就是如果你 (readwrite and readonly 都没有使用,那么你的变量就是 readwrite属性 ) ,通过加入 readwrite 属性你的变量就会有 get 和 set 方法。
property(readonly,...) valueType value;
这个属性变量就是表明变量只有可读方法,也就是说,你只能使用它的 get 方法。
2 . assign , setter 方法直接赋值,不进行任何 retain 操作,为了解决原类型与循环引用问题
3 . retain , setter 方法对参数进行 release 旧值再 retain 新值,所有实现都是这个顺序
4 . copy ,setter 方法进行 Copy 操作,与 retain 处理流程一样,先旧值 release ,再 copy 出新的对象,retainCount 为 1 。这是为了减少对上下文的依赖而引入的机制。
5 .nonatomic ,非原子性访问,不加同步,多线程并发访问会提高性能。
注意,如果不加此属性,则默认是两个访问方法都为原子型事务访问。锁被加到所属对象实例级 。 所以不加nonatomic 对与多线程是安全的 。
6 . retain vs. Copy
copy :建立一个索引计数为 1 的对象,然后释放旧对象
retain :释放旧的对象,将旧对象的值赋予输入对象,再提高输入对象的索引计数为 1
那上面的是什么该死的意思呢?
copy 其实是建立了一个相同的对象,而 retain 不是:
比如定义如下属性:
[代码]c#/cpp/oc代码:
@property (copy, nonatomic) NSString *testStr;
使用方法如下:
[代码]c#/cpp/oc代码:
01
NSMutableString *str3 =[[NSMutableString alloc ]initWithString:@"Mutable String"
05
self.testStr = str3;
09
NSLog(@"%d", [self.testStr retainCount]);
11
NSLog(@"%d", [str3 retainCount]);
可以看到testStr和str3地址不同,retainCount都是1
如果把copy改为retain,那么他们指向相同的地址,retainCount为2.
明白了吧,retain是指针copy,指向同一地址,计数加1,而copy是把内容复制过来。
4.怎样自动生成属性的获取方法和设置方法?
自动生成 get 和 set 方法:使用关键字property 。格式:@property type variablesName,...; 一次可以声明多个但是必须是同一种类型。这样在声明之后我们就可以使用 对象.变量名 的格式
来作为 get 和 set 方法,其中有右值得话就是set方法,没有右值就是get方法。
5.为什么很多内置的类如UITableViewController的delegate属性都是assign 而不是retain的?
如果是retain会引起循环引用。
所有的引用计数系统,都存在循环引用的问题。例如下面的引用关系:对象a创建并引用了对象b,对象b创建并引用了对象c,对象c创建并引用了对象b.这时候b和c的引用计数分别是2和1。当a不再使用b,调用release释放对b的所有权,因为c还引用了b,所以b的引用计数为1,b不会被释放。b不释放,c的引用计数就是1,c也不会被释放。从此,b和c永远留在内存中。
这种情况,必须打断循环引用,通过其他规则来维护引用关系。比如,我们常见的delegate往往是assign方式的属性而不是retain方式的属性,赋值不会增加引用计数,就是为了防止delegation两端产生不必要的循环引用。如果一个UITableViewController对象a通过retain获取了UITableView对象b的所有权,这个UITableView对象b的delegate又是a,如果这个delegate是retain方式的,那基本上就没有机会释放这两个对象了。
注意:自己在设计使用delegate模式时,也要注意这点。因为循环引用而产生的内存泄露也是Instrument无法发现的,所以要特别小心。
6.什么时候用delegate,什么时候用Notification?
delegate针对one-to-one关系,并且reciever可以返回值给 sender,notification 可以针对one-to-one/many/none,reciever无法返回值给sender.所以,delegate用于sender希望接受到 reciever的某个功能反馈值,notification用于通知多个object某个事件。
7.在开发项目中,用到的数据存储方式,最常用的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区别?
core data,sqlite,对象序列化,文件直接读写,NSUserDefault(保存数据到temp数据中)
文件直接读写>core data>对象序列化>sqlite>NSUserDefault
1.NSKeyedArchiver:采用归档的形式来保存数据,该数据对象需要遵守NSCoding协议,并且该对象对应的类必须提供encodeWithCoder:和initWithCoder:方法。前一个方法告诉系统怎么对对象进行编码,而后一个方法则是告诉系统怎么对对象进行解码。例如对Possession对象归档保存。定义Possession:@interface Possession:NSObject{//遵守NSCoding协议
NSString *name;//待归档类型
}
@implementation Possession
-(void)encodeWithCoder:(NSCoder *)aCoder{
[aCoder encodeObject:name forKey:@"name"];
}
-(void)initWithCoder:(NSCoder *)aDecoder{
name=[[aDeCoder decodeObjectforKey:@"name"] retain];
}
归档操作:
如果对Possession对象allPossession归档保存,只需要NSCoder子类NSKeyedArchiver的方法archiveRootObject:toFile: 即可。
NSString *path = [self possessionArchivePath];
[NSKeyedArchiver archiveRootObject:allPossessions toFile: path ]
解压操作:
同样调用NSCoder子类NSKeyedArchiver的方法unarchiveRootObject:toFile: 即可
allPossessions = [[NSKeyedUnarchiver unarchiveObjectWithFile:path] retain];
缺点:归档的形式来保存数据,只能一次性归档保存以及一次性解压。所以只能针对小量数据,而且对数据操作比较笨拙,即如果想改动数据的某一小部分,还是需要解压整个数据或者归档整个数据。
2.NSUserDefaults:用来保存应用程序设置和属性、用户保存的数据。用户再次打开程序或开机后这些数据仍然存在。NSUserDefaults可以存储的数据类型包括:NSData、NSString、NSNumber、NSDate、NSArray、NSDictionary。如果要存储其他类型,则需要转换为前面的类型,才能用NSUserDefaults存储。具体实现为:
保存数据:
NSUserDefaults *defaults =[NSUserDefaults standardUserDefaults];
NSString *name =@”default string“;
[defaults setObject:firstName forKey:@"name"];
//获得UIImage实例
UIImage *image=[[UIImage alloc]initWithContentsOfFile:@"photo.jpg"];
NSData *imageData = UIImageJPEGRepresentation(image, 100);//UIImage对象转换成NSData
[defaults synchronize];//用synchronize方法把数据持久化到standardUserDefaults数据库
读取数据:
NSUserDefaults *defaults =[NSUserDefaults standardUserDefaults];
NSString *name = [defaults objectForKey:@"name"];//根据键值取出name
NSData *imageData = [defaults dataForKey:@"image"];
UIImage *Image = [UIImage imageWithData:imageData];//NSData转换为UIImage
3. Write写入方式:永久保存在磁盘中。具体方法为:
第一步:获得文件即将保存的路径:
NSArray *documentPaths = NSSearchPathForDirectoriesInDomains(NSDocumentDirectory, NSUserDomainMask,YES);//使用C函数NSSearchPathForDirectoriesInDomains来获得沙盒中目录的全路径。该函数有三个参数,目录类型、he domain mask、布尔值。其中布尔值表示是否需要通过~扩展路径。而且第一个参数是不变的,即为NSSearchPathDirectory 。在IOS中后两个参数也是不变的,即为:NSUserDomainMask 和 YES。
NSString *ourDocumentPath =[documentPaths objectAtIndex:0];
还有一种方法是使用NSHomeDirectory函数获得sandbox的路径。具体的用法为:
NSString *sandboxPath = NSHomeDirectory();
// Once you have the full sandbox path, you can create a path from it,但是不能在sandbox的本文件层上写文件也不能创建目录,而应该是此基础上创建一个新的可写的目录,例如Documents,Library或者temp。
NSString *documentPath = [sandboxPath
stringByAppendingPathComponent:@"Documents"];//将Documents添加到sandbox路径上,具体原因前面分析了!
这两者的区别就是:使用NSSearchPathForDirectoriesInDomains比在NSHomeDirectory后面添加Document更加安全。因为该文件目录可能在未来发送的系统上发生改变。
第二步:生成在该路径下的文件:
NSString *FileName=[documentDirectory stringByAppendingPathComponent:fileName];//fileName就是保存文件的文件名
第三步:往文件中写入数据:
[data writeToFile:FileName atomically:YES];//将NSData类型对象data写入文件,文件名为FileName
最后:从文件中读出数据:
NSData data=[NSData dataWithContentsOfFile:FileName options:0 error:NULL];//从FileName中读取出数据
4. SQLite:采用SQLite数据库来存储数据。SQLite作为一中小型数据库,应用ios中,跟前三种保存方式相比,相对比较复杂一些。还是一步步来吧!
第一步:需要添加SQLite相关的库以及头文件:在项目文件的Build Phases下,找到Link Binary Library(ies),添加libsqlite3.0.dylib(libsqlite3.dylib与前者的区别暂时不知,两者应该差不多);在项目文件中头文件或者源文件中添加头文件#import "/usr/include/sqlite3.h"
第二步:开始使用SQLite:
NSArray *documentsPaths=NSSearchPathForDirectoriesInDomains(NSDocumentDirectory, NSUserDomainMask , YES);
NSString *databaseFilePath=[[documentsPaths objectAtIndex:0] stringByAppendingPathComponent:@"mydb"];
//上面两句已经比较熟悉了吧!
//打开数据库
if (sqlite3_open([databaseFilePath UTF8String], &database)==SQLITE_OK) {
NSLog(@"sqlite dadabase is opened.");
}
else{ return;}//打开不成功就返回
在打开了数据库的前提下,如果数据库没有表,那就开始建表了哦!
char *error;
const char *createSql="create table(id integer primary key autoincrement, name text)";
if (sqlite3_exec(database, createSql, NULL, NULL, &error)==SQLITE_OK) {
NSLog(@"create table is ok.");
}
else
{
NSLog(@"error: %s",error);
sqlite3_free(error);//每次使用完毕清空error字符串,提供给下一次使用
}
建表完成之后,就开始插入记录:
const char *insertSql="insert into a person (name) values(‘gg’)";
if (sqlite3_exec(database, insertSql, NULL, NULL, &error)==SQLITE_OK) {
NSLog(@"insert operation is ok.");
}
else
{
NSLog(@"error: %s",error);
sqlite3_free(error);//每次使用完毕清空error字符串,提供给下一次使用
}
下一步,查询记录:
const char *selectSql="select id,name from a person";
sqlite3_stmt *statement;
if (sqlite3_prepare_v2(database,selectSql, -1, &statement, nil)==SQLITE_OK) {
NSLog(@"select operation is ok.");
}
else
{
NSLog(@"error: %s",error);
sqlite3_free(error);
}
while(sqlite3_step(statement)==SQLITE_ROW) {
int _id=sqlite3_column_int(statement, 0);
NSString *name=(char*)sqlite3_column_text(statement, 1);
NSLog(@"row>>id %i, name %s",_id,name);
}
sqlite3_finalize(statement);
最后,关闭数据库:
sqlite3_close(database);
注意:写入数据库,字符串可以采用char方式,而从数据库中取出char类型,当char类型有表示中文字符时,会出现乱码。这是因为数据库默认使用ascII编码方式。所以要想正确从数据库中取出中文,需要用NSString来接收从数据库取出的字符串。
8.draw和layoutSubviews的区别?
UIView的setNeedsDisplay和setNeedsLayout方法。首先两个方法都是异步执行的。setNeedsDisplay会调用自动调用drawRect方法,这样可以拿到UIGraphicsGetCurrentContext,就可以画画了。而setNeedsLayout会默认调用layoutSubViews,就可以处理子视图中的一些数据。
综上两个方法都是异步执行的,layoutSubviews方便数据计算,drawRect方便视图重绘。
先大概看下ios layout机制相关的这几个方法:
- (CGSize)sizeThatFits:(CGSize)size
- (void)sizeToFit
——————-
- (void)layoutSubviews
- (void)layoutIfNeeded
- (void)setNeedsLayout
——————–
- (void)setNeedsDisplay
- (void)drawRect
一、
layoutSubviews在以下情况下会被调用:
1、init初始化不会触发layoutSubviews。
2、addSubview会触发layoutSubviews。
3、设置view的Frame会触发layoutSubviews,当然前提是frame的值设置前后发生了变化。
4、滚动一个UIScrollView会触发layoutSubviews。
5、旋转Screen会触发父UIView上的layoutSubviews事件。
6、改变一个UIView大小的时候也会触发父UIView上的layoutSubviews事件。
7、直接调用setLayoutSubviews。
8、直接调用setNeedsLayout。
在苹果的官方文档中强调:You should override this method only if the autoresizing behaviors of the subviews do not offer the behavior you want.
layoutSubviews, 当我们在某个类的内部调整子视图位置时,需要调用。
反过来的意思就是说:如果你想要在外部设置subviews的位置,就不要重写。
刷新子对象布局
-layoutSubviews方法:这个方法,默认没有做任何事情,需要子类进行重写
-setNeedsLayout方法: 标记为需要重新布局,异步调用layoutIfNeeded刷新布局,不立即刷新,但layoutSubviews一定会被调用
-layoutIfNeeded方法:如果,有需要刷新的标记,立即调用layoutSubviews进行布局(如果没有标记,不会调用layoutSubviews)
如果要立即刷新,要先调用[view setNeedsLayout],把标记设为需要布局,然后马上调用[view layoutIfNeeded],实现布局
在视图第一次显示之前,标记总是“需要刷新”的,可以直接调用[view layoutIfNeeded]
二、
drawRect在以下情况下会被调用:
1、如果在UIView初始化时没有设置rect大小,将直接导致drawRect不被自动调用。drawRect 掉用是在Controller->loadView, Controller->viewDidLoad 两方法之后掉用的.所以不用担心在 控制器中,这些View的drawRect就开始画了.这样可以在控制器中设置一些值给View(如果这些View draw的时候需要用到某些变量 值).
2、该方法在调用sizeToFit后被调用,所以可以先调用sizeToFit计算出size。然后系统自动调用drawRect:方法。
sizeToFit会自动调用sizeThatFits方法;
sizeToFit不应该在子类中被重写,应该重写sizeThatFits
sizeThatFits传入的参数是receiver当前的size,返回一个适合的size
sizeToFit可以被手动直接调用
sizeToFit和sizeThatFits方法都没有递归,对subviews也不负责,只负责自己
3、通过设置contentMode属性值为UIViewContentModeRedraw。那么将在每次设置或更改frame的时候自动调用drawRect:。
4、直接调用setNeedsDisplay,或者setNeedsDisplayInRect:触发drawRect:,但是有个前提条件是rect不能为0。
-setNeedsDisplay方法:标记为需要重绘,异步调用drawRect
-setNeedsDisplayInRect:(CGRect)invalidRect方法:标记为需要局部重绘
以上1,2推荐;而3,4不提倡
drawRect方法使用注意点:
1、 若使用UIView绘图,只能在drawRect:方法中获取相应的contextRef并绘图。如果在其他方法中获取将获取到一个invalidate 的ref并且不能用于画图。drawRect:方法不能手动显示调用,必须通过调用setNeedsDisplay 或 者 setNeedsDisplayInRect,让系统自动调该方法。
2、若使用calayer绘图,只能在drawInContext: 中(类似鱼drawRect)绘制,或者在delegate中的相应方法绘制。同样也是调用setNeedDisplay等间接调用以上方法
3、若要实时画图,不能使用gestureRecognizer,只能使用touchbegan等方法来掉用setNeedsDisplay实时刷新屏幕
三、
layoutSubviews对subviews重新布局
layoutSubviews方法调用先于drawRect
setNeedsLayout在receiver标上一个需要被重新布局的标记,在系统runloop的下一个周期自动调用layoutSubviews
layoutIfNeeded方法如其名,UIKit会判断该receiver是否需要layout.根据Apple官方文档,layoutIfNeeded方法应该是这样的
layoutIfNeeded遍历的不是superview链,应该是subviews链
drawRect是对receiver的重绘,能获得context
setNeedDisplay在receiver标上一个需要被重新绘图的标记,在下一个draw周期自动重绘,iphone device的刷新频率是60hz,也就是1/60秒后重绘
9.多线程在iOS开发中的作用,常用的多线程类和方法有哪些?
多线程(英语:multithreading),是指从软件或者硬件上实现多个线程并发执行的技术。具有多线程能力的计算机因有硬件支持而能够在同一时间执行多于一个线程,进而提升整体处理性能。具有这种能力的系统包括对称多处理机、多核心处理器以及芯片级多处理(Chip-level multithreading)或同时多线程(Simultaneous multithreading)处理器。[1] 在一个程序中,这些独立运行的程序片段叫作“线程”(Thread),利用它编程的概念就叫作“多线程处理(Multithreading)”。具有多线程能力的计算机因有硬件支持而能够在同一时间执行多于一个线程(台湾译作“执行绪”),进而提升整体处理性能。
在系统级别内,程序并排执行,程序分配到每个程序的执行时间是基于该程序的所需时间和其他程序的所需时间来决定的。
然而,在每个程序内部,存在一个或者多个执行线程,它同时或在一个几乎同时发生的方式里执行不同的任务。
概要提示:
iPhone中的线程应用并不是无节制的,官方给出的资料显示,iPhone OS下的主线程的堆栈大小是1M,第二个线程开始就是512KB,并且该值不能通过编译器开关或线程API函数来更改,只有主线程有直接修改UI的能力
一、线程概述
有些程序是一条直线,起点到终点——如简单的hello world,运行打印完,它的生命周期便结束了,像是昙花一现。
有些程序是一个圆,不断循环直到将它切断——如操作系统,一直运行直到你关机。
一个运行着的程序就是一个进程或者叫做一个任务,一个进程至少包含一个线程,线程就是程序的执行流。
Mac和IOS中的程序启动,创建好一个进程的同时,一个线程便开始运作,这个线程叫做主线程。主线成在程序中的位置和其他线程不同,它是其他线程最终的父线程,且所有的界面的显示操作即AppKit或UIKit的操作必须在主线程进行。
系统中每一个进程都有自己独立的虚拟内存空间,而同一个进程中的多个线程则公用进程的内存空间。
每创建一个新的进成,都需要一些内存(如每个线程有自己的stack空间)和消耗一定的CPU时间。
当多个进成对同一个资源出现争夺的时候需要注意线程安全问题
创建线程
创建一个新的线程就是给进程增加一个执行流,所以新建一个线程需要提供一个函数或者方法作为线程的进口。
1.使用NSThread
NSThread提供了创建线程的路径,还可以提供了监测当前线程是否是主线程的方法
使用NSThread创建一个新的线程有两种方式:
1.创建一个NSThread的对象,调用Start方法——使用一个目标对象的方法初始化一个NSThread对象,或者创建一个继承自NSThread的子类,实现起main方法?,然后在直接创建这个子类的对象。
2.使用detachNewThreadSelector:toTarget:withObject:这个类方法创建一个子线程,这个比较直接,直接使用目标对象的方法作为线程启动入口
2.使用NSObject
使用NSObject直接就加入了对多线程的支持,允许对象的某个方法在后台运行。
[my0bj performSelectorInBackground:@selector(doSomething) withObject:nil];
3.POSIX Thread
由于Mac和IOS都是基于Darwin系统,Darwin系统的UNX内核,是基于mach和BSD的,继承了BSD的POSIX接口,所以可以直接使用POSIX线程的相关接口开实现线程
创建线程的接口为 pthread_create, 当然在创建线程之前可以创建好相关线程的属性
——————————————————————————————————————
NSOperation&NSOperationQueue
很多时候我们使用多线程,需要控制线程的并发数,毕竟线程也是需要消耗系统资源的,当程序中同时运行的线程过多时,系统必然变慢,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会控制同时运行线程的数目
NSOperation可以封装我们的操作,然后将创建好的NSOperation对象放到NSOperationQueue队列中,OperationQueue便开始启动新的线程去执行队列中的操作,OperationQueue的并发数时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进行设置的:
- (void)setMaxConcurrentOperationCount:(NSInteger)count
GCD时Grand central Dispatch的缩写,是一系列BSD层面的接口。在mac10.6和IOS4.0以后才引入的
且现在NSOperation和NSOperationQueue的多线程的实现就是基于GCD的。目前这个特性也被移植到 FreeBSD上了,可以查看libdispatch这个开源项目。
dispatch_queue_t imageDownloadQueue = dispatch_get_global_queue(DISPATCH_QUEUE_PRIORITY_DEFAULT, 0); 当然,GCD除了处理多线程外还有很多非常好的功能,其建立在强大的kqueue之上,效率也能够得到保障。
IOS的多线程,一般分为三种方式:
1,Thread;
2, Cocoa operations;
3, Grand Central Dispatch (GCD) (iOS4 才开始支持)
下面简单说明一下:
1:NSThread
创建方式主要有两种:
[NSThread detachNewThreadSelector:@selector(myThreadMainMethod:) toTarget:self withObject:nil];
和
NSThread* myThread = [[NSThread alloc] initWithTarget:self
selector:@selector(myThreadMainMethod:)
object:nil];
[myThread start]; //启动线程
这两种方式的区别是:前一种一调用就会立即创建一个线程来做事情;而后一种虽然你 alloc 了也 init了,但是要直到我们手动调用 start 启动线程时才会真正去创建线程。这种延迟实现思想在很多跟资源相关的地方都有用到。后一种方式我们还可以在启动线程之前,对线程进行配置,比如设置 stack 大小,线程优先级。
此外还有一种间接的方式:利用NSObject的方法
performSelectorInBackground:withObject: 来创建一个线程:
[myObj performSelectorInBackground:@selector(myThreadMainMethod) withObject:nil]; //在后台运行某一个方法
其效果与 NSThread 的 detachNewThreadSelector:toTarget:withObject: 是一样的。
2,NSOperation:
官方解释:The NSOperation class is an abstract class you use to encapsulate the code and data associated with a single task. Because it is abstract, you do not use this class directly but instead subclass or use one of the system-defined subclasses (NSInvocationOperation or NSBlockOperation) to perform the actual task.
并发执行你需要重载如下4个方法
//执行任务主函数,线程运行的入口函数
-(void)start
//是否允许并发,返回YES,允许并发,返回NO不允许。默认返回NO
-(BOOL)isConcurrent
- (BOOL)isExecuting
//是否已经完成,这个必须要重载,不然放在放在NSOperationQueue里的NSOpertaion不能正常释放。
- (BOOL)isFinished
比如TestNSOperation:NSOperaion 重载上述的4个方法,
声明一个NSOperationQueue,NSOperationQueue *queue = [[[NSOperationQueue alloc ] init]autorelease];
[queue addOperation:testNSoperation];
它会自动调用TestNSOperation里的start函数,如果需要多个NSOperation,你需要设置queue的一些属性,如果多个NSOperation之间有依赖关系,也可以设置,具体可以参考API文档。
(2)非并发执行
-(void)main
只需要重载这个main方法就可以了。
3、 GCD
dispatch_async(dispatch_queue_t queue,dispatch_block_t block);
async表明异步运行,block代表的是你要做的事情,queue则是你把任务交给谁来处理了.
之所以程序中会用到多线程是因为程序往往会需要读取数据,然后更新UI.为了良好的用户体验,读取数据的操作会倾向于在后台运行,这样以避免阻塞主线程.GCD里就有三种queue来处理。
1. Main queue:
顾名思义,运行在主线程,由dispatch_get_main_queue获得.和ui相关的就要使用MainQueue.
2.Serial quque(private dispatch queue)
每次运行一个任务,可以添加多个,执行次序FIFO. 通常是指程序员生成的.
3. Concurrent queue(globaldispatch queue):
可以同时运行多个任务,每个任务的启动时间是按照加入queue的顺序,结束的顺序依赖各自的任务.使用dispatch_get_global_queue获得.
所以我们可以大致了解使用GCD的框架:
1
2
3
4
5
6
7
dispatch_async(getDataQueue,^{
//获取数据,获得一组后,刷新UI.
dispatch_aysnc(mainQueue, ^{
//UI的更新需在主线程中进行
};
}
)
Thread 是这三种范式里面相对轻量级的,但也是使用起来最负责的,你需要自己管理thread的生命周期,线程之间的同步。线程共享同一应用程序的部分内存空间, 它们拥有对数据相同的访问权限。你得协调多个线程对同一数据的访问,一般做法是在访问之前加锁,这会导致一定的性能开销。在 iOS 中我们可以使用多种形式的 thread:
Cocoa threads: 使用NSThread 或直接从 NSObject 的类方法 performSelectorInBackground:withObject: 来创建一个线程。如果你选择thread来实现多线程,那么 NSThread 就是官方推荐优先选用的方式。
Cocoa operations是基于 Obective-C实现的,类 NSOperation 以面向对象的方式封装了用户需要执行的操作,我们只要聚焦于我们需要做的事情,而不必太操心线程的管理,同步等事情,因为NSOperation已经为我 们封装了这些事情。 NSOperation 是一个抽象基类,我们必须使用它的子类。iOS 提供了两种默认实现:NSInvocationOperation 和 NSBlockOperation。
Grand Central Dispatch (GCD): iOS4 才开始支持,它提供了一些新的特性,以及运行库来支持多核并行编程,它的关注点更高:如何在多个 cpu 上提升效率。
最后,既然说道多线程的开发,难免会在多线程之间进行通讯;
利用NSObject的一些类方法,可以轻松搞定。
在应用程序主线程中做事情:
- (void)performSelectorOnMainThread:(SEL)aSelector withObject:(id)arg waitUntilDone:(BOOL)wait
- (void)performSelectorOnMainThread:(SEL)aSelector withObject:(id)arg waitUntilDone:(BOOL)wait modes:(NSArray *)array
在指定线程中做事情:
- (void)performSelector:(SEL)aSelector onThread:(NSThread *)thr withObject:(id)arg waitUntilDone:(BOOL)wait
- (void)performSelector:(SEL)aSelector onThread:(NSThread *)thr withObject:(id)arg waitUntilDone:(BOOL)wait modes:(NSArray *)array
在当前线程中做事情:
//Invokes a method of the receiver on the current thread using the default mode after a delay.
- (void)performSelector:(SEL)aSelector withObject:(id)anArgument afterDelay:(NSTimeInterval)delay
performSelector:withObject:afterDelay:inModes:
取消发送给当前线程的某个消息
cancelPreviousPerformRequestsWithTarget:
cancelPreviousPerformRequestsWithTarget:selector:object:
如在我们在某个线程中下载数据,下载完成之后要通知主线程中更新界面等等,可以使用如下接口:- (void)myThreadMainMethod
{
NSAutoreleasePool *pool = [[NSAutoreleasePool alloc] init];
// to do something in your thread job
...
[self performSelectorOnMainThread:@selector(updateUI) withObject:nil waitUntilDone:NO];
[pool relea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