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翻看微信,发现跟初中好友最近一次联系,是半年前。
打开对话框,我们从近况聊到工作,从工作聊到家庭。
一想到这么多年前的好友还记得我,我的内心感恩又激动。
但从她的回复里,我却慢慢觉出味儿来:过于客气。
每句话里都藏着小心翼翼的试探和莫名的冷漠。
最后,她婉转道明来意:让我帮孩子所在的幼儿园老师投票,顺便还转发朋友圈帮她拉票。
原本以为是老友叙旧,忆往昔岁月峥嵘。不想却是,投票、点赞、消息群发。
怪不得对方无事不登三宝殿的刻意,也怨不得他人没有空闲时间陪我回忆。
我们的一生这么漫长,身边的朋友来了又走,终究是要我们自己走下去。
我们总想找一个好好说话的人,在你需要的时候马上出现,在你忙碌的时候自动隐身。
可微信上联系人成百上千,名字一个一个翻过去,又有几个人能让你安心和坦然,可以去随时随地地畅所欲言?
环境变了、心态变了、生活变了。能说到一块儿去的人,最后也变了。
《一句顶一万句》中说:“人活一辈子,不图啥,就为个说得着的人。”
然而,很多人终其一生,却都在寻找,那种孤独是不能言说的苦楚。
❤这是一本书写孤独、寻找知己的书
小时候,遇到说得着的好朋友,连上厕所都要一起去。
吵架了,因为朋友无意间说的一句话,伤心好几天。
跟好友一起逛街、吃饭,就算压马路也觉得心情晴朗;
话不投机的朋友聚会,感觉周遭都是坏天气。
我们一直都在找自己的同类,以“说不说得着”来界定。
《一句顶一万句》通过对三代人及村镇里的各色百姓的生活呈现,用质朴、原汁原味的语言,讲述了一个摆脱孤独,寻找同类人的故事。
有人评价,这本书是“中国式孤独的百科全书”。
小说的前半部分写过去,孤独无助、被生活逼入死角的主人公吴摩西为寻找唯一说得上话的养女巧玲,出走延津。
小说的后半部分写现在,巧玲的儿子牛爱国因为孤独和无助,走上了寻找说得上话的朋友,走回延津。
祖孙三辈人的故事,延宕百年,辗转宿命,终回故乡。
书里的每一个人,都为了和别人“说不上话”苦了一辈子。
杨百顺失去了说的上话的曹春娥,苦得只能踏上寻找的征程。
牛爱国也苦,老婆说不上话跟人跑了,过去的朋友也变得说不上话了。
曹春娥也苦,终于能和养母说上说,可惜却是垂死之人。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苦苦苦!
能对得上话,就是灵魂知己,能够化解冲突、提供温暖,相互慰藉。
比如县长的私宠,只为每月十五手谈一夜,然后抱头痛哭,在哭泣中寻找人生真谛。
对不上话,就导致父子隔阂、夫妻无话、朋友反目、亲人沉默,最终酿成家庭悲剧。
比如杨百顺与父亲老杨,吴摩西与妻子吴香香,牛爱国与妻子庞丽娜,还有很多朋友、师徒、邻居,最后皆因说不上话而冷漠疏离。
话,一旦成了人与人唯一交流的东西,寻找和孤独便伴随一生。
寻找说得上话、能够将事情一件一件码清楚的人,成了书中各色百姓的人生目标,无形之中指引大家往命运的路口涌去。
❤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
一句话找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孤独
它写出了一种中国式的孤独和友情观。
小说中塑造了很多世间的百姓人物,卖豆腐的,剃头的,杀猪的,贩驴的,染布的,开饭铺的,还有提刀上路杀人的……每个人的人生发生重大转折,大都是因为要寻找一个可以说上知心话的朋友。
你可能跟这个人是好朋友,但是你们在一块的话未必能说得上话,其实比人找人不容易的是话找话。
绕来绕去,一件事后面往往藏着八件事;一件事中间,又得拐好几道弯。
一句话后面藏着人的情绪恩仇,也藏着人的期许欲望,一句话容易懂吗?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
其实没有多少坏人,都是凡人,有自己的小算计,算来算去的就是一张网,错综复杂地把人网在一起。
找“说得上话”的人本质上是找自我,通过他们确认自己存在的价值。而他人即地狱,一句话背后往往隐藏他的过去,他的价值观,世界观。
最后的落脚点是,我们是不是一类人。
❤他希望通过写作来寻找自己的知己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本书?
因为刘震云是一个”爱说话“的人。
他”爱说话“,所以他的小说,大多讲的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问题。
30年来,从最早的《塔铺》,到最新的《吃瓜时代的儿女们》,他用一系列高产佳作为自己说话,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他多部小说的名字——如《我叫刘跃进》《我不是潘金莲》,也是渴望借主人公表白、为角色自己代言的意图,表露无疑。
他写了这样一本关于找一个说知心话朋友的书,希望通过写作来寻找自己的知己。
有了写作,刘震云就不再孤独。摆脱孤独是他写作的动机原因和目的,在书里交了朋友就也不孤单。
他说不是自己创作了这些人物,是这些人物跟他出来谈话。
他在《一地鸡毛》中找到了小林,在《手机》中找到了严守一,在《我叫刘跃进》中找到了刘跃进,这次在《一句顶一万句》中找到了杨百顺和牛爱国,还有传教的老詹,杀猪的老曾,剃头的老裴……
就是这些小人物,却都是刘震云真正可以说知心话的朋友。“与书中人物结伴而行,晓行夜宿,披肝沥胆,说的都是知心话”,他找的人越来越深,与这些人谈的话题也越来越深。
他将自己的感受放大,渐渐以自己的心去感受人类这个族群的深层情感。
作品简洁的语言背后是——对抗孤独、寻找知己是人类的终极命题。
❤因为真,才显得诚。因为源于生活,所以才高于生活
他始终坚信,当一个作者人生阅历多了以后,能用简单的事说复杂。
他的小说,就是用最幽默的方式来表达最深刻的哲理,用最简约的方式来描写最复杂的事物,能够打动人心,笑过之后陷入深思。
编者评价这本书的叙事风格有明清野稗日记的遗风,语言风格传承了汪曾祺、孙犁等前辈的精髓——真诚质朴、精确含趣。
里面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能拧出作者的汗水来。
三年时间,他经常回自己的老家老庄村。与老家的父老乡亲,那些卖豆腐、剃头、杀猪、贩驴的,说说话。他觉得他们说的话,更接近生活的本质,更知心,也就是书名“一句顶一万句”的来源。
知心话绝对不是滔滔不绝的,所以书里的句子很短,句号很多,没有形容词,朋友在一起谈知心话的时候那些形容和比喻是没用的。
读他的书,仿佛就看到杨百顺的爹磨豆腐,市井的喧闹声夹杂着各家各院的锅碗瓢盆的碰撞声,夕阳西下的街口,远远传来街角馒头铺、豆腐店的老杨头、老李头的吆喝和吵闹。
那是人间烟火气。
是最真实的生活情态,充满了人情味儿和熨帖感。
❤日子是过以后,不是从前
真的话,带着人的情绪、欲望和期许,也夹杂着积怨、感慨和猜疑。折射出每个人物的性格,内心情感,彰显着最原始的人际关系和利益冲突。
演绎了一段延津县城里热气腾腾的生活,演活了一段市井百姓的酸苦人生。
生命的执着和顽强,祖辈身上坚韧的生命脊背和不折不挠的追寻。
正如牛爱国的母亲曹青娥所说:
日子是过以后,不是从前。
我不再纠结是不是能跟以前的朋友说得上话。
也不再纠结如何对抗孤独。
我要往后看呐!一生多么璀璨光华~
我不自觉地走到了街头、走到了豆腐磨房、走到了边郊的树林,走出了延津,走到了陕西,来到了边境、见过了黄土高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