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原生家庭这个词,似乎被蒙上了一层悲伤的色彩。
一提到这个词,只有少数人能想到来自原生家庭的滋养,大多数人想到的都是刻在心尖的伤害,甚至想起、看见这个词,心都会疼一下。
毫无疑问,原生家庭确实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如果说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张画板,那么原生家庭,就是这张画板被涂抹上的第一层底色。
不仅如此,它还会在我们绘出人生这幅画时,时不时地冒出来,成为画的一部分。
网上有句很流行的话是这样说的:“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来治愈。”
从这句话来看,原生家庭似乎是我们一切不幸和不堪的原罪。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其实,关于原生家庭的答案,并没有这么简单。
01-原生家庭的力量
原生家庭确实有着强大的力量。
2022年选择放弃生命的胡鑫宇,今年因弑母而被执行死刑的北大才子吴谢宇,12年不回家、拉黑父母6年的北美留学生,他们的背后都有着原生家庭的巨大黑影。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抛开这些极端吓人的,就看看我们自己,看看我们身边的同学、朋友、同事,谁的身边没有几个深深被原生家庭所伤的人。
不得不说,原生家庭那种长时间、无死角的影响,很多时候令人窒息,就像翻滚的巨浪一样将人吞没。
这一部分,大概就是那句话中说的,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去治愈童年的人吧。
那么另一部分呢,自然就是被童年治愈一生的那些幸运儿。
这些人自小被爱环绕,他们的父母不仅爱他们而且情绪稳定。
不仅能为他们提供健康的成长环境,还能让他们看见爸爸如何爱妈妈,妈妈如何包容爸爸,进而潜移默化地学会爱和相处。
这样的原生家庭就像一片沃土,不仅营养丰富,还有着父母亲手洒下的种子。这些种子是爱、尊重、自信、责任、担当、复原力...
这时的原生家庭不再是惊涛骇浪,而是徐徐微风、绵绵细雨、点点阳光。
没错,原生家庭翻手云覆手雨。
能把人伤得体无完肤的是它,能让人充满能量的也是它。
这就是原生家庭的力量,没有人能逃脱它的影响。
那么,如果真的遇上一个不够完美的原生家庭,是不是我们就真的注定在劫难逃了呢?
02-被误解的原生家庭
对于上面的问题,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原生家庭当然对我们有深刻的影响,但它的影响却并非决定性的。
我们误解了原生家庭,也误解了前面提到的那句关于童年与疗愈的话。
那句关于原生家庭与幸福的话,来自于知名的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自卑与超越》一书。
然而这句话的意思,却不是我们理解的那样。
大多数人看见这句话,都认为它说的是,幸福的童年足以支撑我们走过所有苦难,而不幸的童年却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去疗愈伤痛。
然而,阿德勒并不是这个意思。
对于原生家庭,心理学界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一种是童年决定论。他们认为原生家庭和童年的经历决定着我们未来的发展。大家都熟知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便持有这种观点。
另一种则不赞成童年决定论。他们认为原生家庭和童年虽然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影响,但我们却可以通过自我成长来修正和疗愈自己。阿德勒正是这种观点的支持者。
弗洛伊德和阿德勒原本是师生关系,正是在这一观点上的分歧,让他们最终分道扬镳。
因此,阿德勒的那句话,绝不会是我们以为的那个意思。
那它是什么意思呢?
它的本意是说:幸福的童年确实可以给我们力量,但哪怕我们拥有不幸的童年和有毒的原生家庭,我们也还有一生的时间,足以治愈童年和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
乍一看好像都是在说不幸的童年很难治愈。
但差别就是,第一种说法,传递出的是一种无奈和深深的无力感,就好像有了不幸的童年,我们这一生都被毁了,都只能在童年的伤口上修修补补。
而第二种说法传递出的则是希望。它是对我们的一种鼓励,让我们知道我们有条件、有能力去治愈原生家庭带来的伤痛。
事实上,很多人都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
比如阿德勒本人。
他有一个优秀的哥哥,从小就生活在哥哥的光环下。相对于哥哥的优秀,他成绩平平、数学极差,4岁才会走路,还有着佝偻病。在他的童年和青少年阶段,父亲和老师的轻视与否定如影随形。
但他还是克服了原生家庭中各种影响,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心理学家。
再比如,在自传体小说《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中,女主角塔拉的家庭怪异而充满暴力,并且反对孩子们受教育和交朋友。
但塔拉还是自己挣扎着逃离了原生家庭,最终在新的生活中一点点地获得力量,活出了自己精彩的人生。
看,面对原生家庭的伤,其实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应对方式。
原生家庭确实会读我们的人生造成巨大影响,会让我们感到崩溃、窒息,失去自信、自尊。
可尽管如此,对于人生的选择权却始终在我们自己手里。
就好像那幅被比作人生的画,哪怕画的底色是黑色的,也有可能画出《戴着珍珠耳环的少女》那样的佳作。
会伤,会疼,但是否一直伤下去、疼下去,则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03-原生家庭为何成为背锅侠
虽然我们没有选择原生家庭的权利,但我们却有选择如何面对原生家庭的权利。
那么,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将自己的不幸甚至恶性归因于原生家庭呢?
这一方面,固然因为原生家庭确实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很多不好的影响。但另一方面,却也因为不经意间,我们把原生家庭的恶,当成了避风港。
这种说法,也许听起来匪夷所思,但很多人确实是这样做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弱点,都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不如别人的地方。
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面对自己的缺点和短处,更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面对自己的失败。
特别是:
当我们发现自己身上有说谎、自私等缺点,感受到难以面对自己时;
当我们做了坏事,甚至超越道德底线的事情时,感受到自我厌恶时;
当我们一直很努力却还是没有收获和进步,感受到挫败时;
当我们上当受骗显得很傻时,感受到愚笨时;
当我们不够成功、屡屡失败,甚至自己都把自己定义为失败者,感受到羞愧时;
如果有原生家庭可以怪罪,我们就可以轻易地为自己找到理由。
那就是,我的一切不好都是因为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因为父母带来了这样那样的伤害,才导致我的心理出现问题,导致我身上存在一些缺陷。
我们可以说:
我的说谎、自私等,是父母长期伤害下的一种习惯性自我保护。
我做了坏事,是家庭的寒冷将我推出门外,我才会遇见坏孩子并一起学坏。
我很努力还没有收获和进步,是原生家庭从未给予我正确的教育,让我基础薄弱。
我上当受骗,是原生家庭的否定,让我急切地想成功和证明自己,才轻易上当。
我不够成功、屡屡失败,不是我的失败,是我家庭教育的失败,是我的父母没有能力给予我足够的支撑。
如此这般,我们便可以逃开自卑、羞愧、挫败、愧疚等让人难以面对的感受,也可以逃避原本该由我们自己承担的责任。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原生家庭的伤害不是我们的避风港又是什么?
如果没有了原生家庭的伤害,没有那个冷漠苛刻、冷嘲热讽,永远拿我们和别人家孩子去比,并时刻贬低我们的父亲,没有那个控制欲爆棚,永远不懂得尊重我们的母亲,那我们身上这些错和弱点就没有人怪了,就只能怪我们自己了。
这多么可怕,只是想想都会让人不寒而栗。
也许,这就是原生家庭很容易成为背锅侠的原因吧。
写在最后
所以,原生家庭在我们的人生中到底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
它是原罪,也是背锅侠。
它是原罪,因为它确实用伤害将我们引向了歧途。
它是背锅侠,因为它确实帮我们承担了很多原本应该由我们自己承担的责任。
记得东野圭吾说过这样一句话:谁都想生在好人家,可无法选择父母,发给你什么样的牌,你就只能尽量打好它。
也许这就是我们面对有毒的原生家庭时,应有的态度。
也许在我们小时,我们没有能力挣脱原生家庭的伤害。
但当我们长大,有了学识与能力,有了工作和收入,有了独立的人格,也就有了成长的资本。
这时,勇敢地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勇敢地在心理上脱离原生家庭,勇敢地成长,也许我们就能治愈原生家庭的伤,破茧成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