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我们几个同学初中毕业,被路罗中学录取了。
那是上世纪的1975年,当时,路罗工委下辖的城计头,路罗,白岸,杨庄四个公社大概有十来所高中教学点。
我们城计头公社就有城计头和赵峪两个社办高中教学点。
那时的路罗中学可是县办中学,是太行山中路罗川的一颗耀眼的明珠,所以我们能被路罗高中录取,不仅自己觉得高兴,乡亲们更为我们自豪!
那时候高中学制是两年。头一年是农历正月入学,第二年是到腊月就毕业了。不像现在阳历9月份开学,6月份高考完毕才毕业的。
记得那年正月十六,吃过早饭,我们几个同学一起相伴,在家长的相送下,背着行李,一路步行,从范才峪村翻过海拔五百多米的北大梁,经过念儿沟、井峪,穿过路罗河来到了路罗。
路罗村到了,急匆匆来到了梦寐以求的路罗中学校门口!
路中今昔对比
进入校园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平坦宽阔的操场,那巍峨高大的水塔和那冒着白烟的高高的烟囱,让我定睛看了一大会儿。
门口的垂柳尤如一个优雅的美女,在微风中摆动着婀娜多姿的身材和飘逸的长发,欢迎着新学子到来。
那个年代,我们这样岁数的孩子很少出门,也是第一次见到学校砖盖的房子,一排又一排的校舍,新鲜感油然而生!
随后,两个高年级同学带领我们到教导处报名,签到之后等待分班。我一个同学分到十六班,我分到十七班,还有分到十八班的。
当时我们这个年级一共招了三个班,其中,十六班在路罗中学本部,而十七、十八两个班先到南寺分部上一年,高二再回到本部。
我们走出教务处,又到司务科预领了一周的饭票,由高年级的学长领着向南寺分部进发。
我们路过路罗村水流潺潺的河滩时,结冰还未完全解冻,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满河滩都是大大小小的鹅卵石,感到真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穿过河滩往南,一路进入了寺沟,到了学校的地界。学长给我们介绍这里是学校的农场,看到了正修建中的四号涵洞和大坝。
涵洞就是从河沟两边开始,用石头券成洞,上面填土种庄稼,下面不误雨季流水。
往里是种上小麦的一,二,三号涵洞,还有一个蓄水的小水库。
学长说,这些都是老师带领学生们自己修建的,我们听了都感到惊叹,一群十几岁的孩子竞然能干这样大的工程!
那一层层梯田里的桃树、苹果树,半山坡鱼鳞坑的栗树,满山头的洋槐和橡子树,让我们更惊奇,就连盘山的排子车路都是学生们修的。
当我们沿着满山树木的寺沟来到寺前岭时,天空忽然开朗,我们高兴地停足眺望山川美景。
东南面的长寨和圆寨犹如一条卧龙,南面是如马鞍形的大寨和小寨山,有人也叫马鞍山,雄伟壮丽,气势磅礴!
东边桑格垴、西边轿顶山和中间的山组成笔架山,都说路罗中学是文曲星下凡的吉祥地,果然名不虚传!
远望西边的雾子垴,北望白云山,云雾缭绕,耸入云端,路罗中学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处在四面环山的盆地中!
顺着盘旋的排子车路,到达南寺学校一进院,那可高大的松树最引人注目,挺拔的树干,伞状的树冠,几百年来郁郁葱葱,是这里兴衰的见证者!
松树底下的小桥池水千年不干,这里面的水冬天从不结冰,松树与小桥融为一体,青松、小桥、池水是学校的三大奇观!
这里是小营山,就叫小营寺,也叫福延寺。因在路罗南边,一般顺口称为南寺。
原来的寺院就剩下一个大门楼了,解放前据说是一位姓高的和尚和几个徒弟在这里修行,当时也是香火鼎盛,解放时不知所去。
1969年为了战备的需要,把这里建成了路罗中学的分部。
学校大院的南房是教室,东房是女生宿舍,西房是实验室和我们班的宿舍,北房是伙房和办公室,大门外是老师的办公室,再往北走是十八班的宿舍和发电机房。
那时候高压电还没通到路罗,是学校自己发电照明的。我们各到自己的班主任老师那里报到,安排了宿舍,分了班组和座次。
我们这些来自各个公社的素不相识的少年,互相寒暄,互相介绍,从此一起学习,一起生活,成了一生的好兄弟姐妹!
随着优雅的钟声、班主任亲切的关怀声、同学的欢笑声,我们奔向教室、宿舍……
这一天,我们顺利完成了新生入学报到,成为新一届高中生。
本文使用 文章同步助手 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