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想,在茫茫的大千世界里,每一个人都应该保有一个自己的小千世界,这小千世界是可以思考、神游、欢娱、忧伤,甚至忏悔的地方,应该完全不受到干扰,如此,作为独立的人才有意义。
—— 摘自 林清玄《人生最美是清欢》
你需要参与进这个世界了
——BY 北褶儿
昨天在跟朋友一起吃饭,正好妈妈打进来一个电话,内容是关于家里亲戚总是占小便宜的事情,这有些让我恼火,事后回想起来想说一说:为什么总有人想“参与”你的世界,而你却将自己越裹越严。
小的时候,家里的事情我一概不问,稍微大一点,对家里的门门道道多少知道一些,爸妈一直是一个“和事佬”,对于所谓家人的你对我少从来不计较,但求一个家和万事兴。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这几乎是很多家庭都面临的问题,亲戚借钱,你借不借呢?借了不还,你该不该要呢?要了,关系破裂又是谁的不是呢?
前几天有一个段子很火:“今天帮同事抢了一张回家火车票385,同事转了380,说你也不差那5块钱,然后我把车票退了,“你也不差一张票,自己定吧。”
看过网友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后,很多网友都认同退票的做法,因为很多人找到了共鸣,自己曾经也扮演过其中的角色,再次审视,知道各中的道理,不言而喻。
同事方能如此,但是换做是家人呢?碍于情面,我们就一而再再而三地“吃亏”吗?亲情里很多东西都是不能一是一 二是二地描述清楚,但是当我们认清事情本质以后,就会慢慢减少交往,可能在别人看来,家人之间的感情我们看的太不重要,但真正家人之间应该是爱,就像父母子女,没有这么多过分地占有。
跟人相处,是要有一个度,进一步退一步,都会让两者觉得不舒服,唯有适度才是平衡,人而为人,务必善良。
什么才算得上真正的“教育”
——BY 南圆儿
今天听到两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一个是老家附近的一所市重点高中一名18岁的男孩儿跳楼自杀,当场死亡,留有遗书疑似因为学习成绩下滑导致压力过大;另一个发生在上海,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因为学习压抑的情绪而需要心理医生疏导。
其实,近几年这样的现象确实屡见不鲜,但每一次看到类似的消息,我仍然感到困惑和难过。虽然其中缘由都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下:教育到底怎么了?
在培养孩子时,中国式教育一直存在一个误区,甚至适得其反——那就是把分数看成一切。“分分分,孩子们的小命根”本应该是一句玩笑话,竟然变成可现实。当然,希望孩子学习成绩好,考一个好大学……这些似乎看起来都很重要,但不要本末倒置。初级教育应该追求的是一种培养,培养孩子终身学习的技能,而分数仅仅只是其中查漏补缺的一种检验方式而已。
什么是学习?学是模仿和效仿,习是操练和实践。学习就是把你学来的东西不断投入你的生活实践,从而从一个外在标准变成一个内在的习惯和需求。真正的教育,就是需要榜样的力量,一如老子所说的:“行不言之教。”
“我们仨”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那么,在杨绛先生眼中,什么样的教育才算“好的教育”?先生是这样写的:“好的教育”应该是启发人的学习兴趣,学习的自觉性,培养人的上进心,引导人们好学,和不断完善自己。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教育,让他们潜移默化。大家之言,肺腑之言,真正的教育可不是用分数来衡量的。
应试教育的问题已经不是第一次被提及,但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很难完全打破这种恶性循环的教育生态。但作为学子、家长、老师,都应该注意这一点,不能单单输出一种功利性质的读书价值观,这并不会事半功倍,只会事倍功半。
或许生活不易,或许装逼累己,
毕竟这年头,谁比谁容易?
谁比谁不苦逼?生活也就那样!
一月打卡第27天
—— E N D ——
一路同频
一起来寻找生命中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