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的拆书《稀缺》,里面第一篇说,如果你去经历穷人所经历的一切,怎么怎么滴。对我现在来说,不是如果,是我现在就是穷人。所以我理解穷人的想法和心境。我要如何脱离贫穷这两个字,就看我如何看待自身。我不需要去找样本,我的当下就是。
我经常在想,人就只是一个角色而已。所谓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即是如此。既然角色是穷人,那就踏踏实实演好这个角色,给未来的千千万万即将可能的穷人带去力量,让我成为一个——能够演好角色讲好故事——的人。当然需要入戏,但只需有入戏的能力,理智去演好这个角色,而不需要总是在情绪里打转。
我在老家的时候很累很累,白天的时间应该是从早上6点到晚上6点,1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可我每天的能量都在8小时左右已然耗光,我感觉我会短命,我看不到生活的希望在哪里。也没有心情系统看书,坐下来就是刷手机公号,东一篇西一篇看,我的朋友圈转发了很多文章,我感觉哪篇都有道理,具体对自己有什么样的帮助,我也不知道。
我只是在逃避劳累,身体劳累过度,就想用休息来补偿,但我的脑子是空白的。身心和大脑不一样,《九阴真经》里的心死神活,这个神应该是指大脑。一个人的心是会寄托在外的,但大脑都是用于自身的。只有对别人死心的时候,自己的脑子才会灵活起来。不是有个对人分类的方法,是将人分成脖子以上和脖子以下吗?心和身是在脖子以下的。
我稀缺的是脑力运动,处于饥渴状态下,也就什么都可以吃,什么都觉得有味道。营养?你饿的时候还有空想这个问题?自己的无意识,才会在公号里别人推什么看什么。我知道很多人订阅了很多公号,每天看他们写文章,会感觉收获满满,但让你写一篇你今天看到文章的读后感,可能你都想不出到底哪一篇的哪句话真正触动你。好像俞敏洪还是谁说的,时间这条长龙只有连成一片的时候才会有力量,切成一段一段的,是发挥不出能量的。不是原话,大概意思。
昨天在辩论里听克己常乐说写成功笔记,我没有这个意识。虽然我也写,但我都是瞎写,想到啥写点啥,我的文字都很碎片,我自己都不知道我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写出来能表达什么。也不是写不好,列好提纲以后,写作就类似填空题,就看你知道不知道答案而已,还看你知道多少答案。内容不足,能将基本的框架填上就好,内容过量,不要画蛇添足即可。同样的命题作文,绝不可能写出两篇观点一样,文字组合一样的文字。所以我该做的是约束一下自己,我缺乏的是约束力。
我最近变数很多,不是没工作就是没房子。在这样的时刻,我不会忌恨陌生人没有给我帮助,我只会想起亲近的人给我帮助太少,我会百般刁难。其实真的是他们帮助太少吗?不过是我的精力和耐心用光了,我已经没有力气再去关心他们对我的嘘寒问暖了。《东七门》里有篇文章题目《谁亲怼谁,你有病吧?》,我想我是病了,病得不轻。如果我的能力不稀缺,我足够应付好自身的问题,我就不会没有余力去接受他们的关心,或者我还有可能去参与一下他们正在体验的美好,但我自己能力不足以应付当下的时候,我特别希望有人来帮我一把。我很爱自己,但我也只爱自己,而且这爱还不太够用。
以前听人说,在贫穷的时候钱一定要花出去,我对这句话怀疑了很多年,或许是到去年,我才理解了其中的意思。人在贫穷的时候,会萎缩,与人的关系能省的都省了,最后淡出了原本的圈子。前两天在连岳的公号里《去寻找滋养你的意义》说,当你在感觉沮丧萎顿烦闷想要放弃自己的时候,你该做什么?当然不是让自己继续低迷下去,你应该去跑步,应该走出去,你应该找到一件你今天或者此刻必须要做的事,你要多用用自己的体力,体力一点升腾上来,你的精神力量也会很快提升起来。
所以,当我感觉一个地方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时候,你该换个地方了,不然你就得感到无聊寂寞了,因着你的求知欲稀缺了。你啥都知道了,还求啥知呢。但远方不是还不属于你吗?你最多也就在方圆十公里认识的人多吧,变成百分里千公里,试试如何?
我最近悟通了一个道理,让我变得更加自信了,那就是不是我不行,而是我那个小小的小小的某个技能缺失,像一条很长的公路,中间塌方了一段,我需要的不是从头到尾否定自己,而是弥补上中间那段就行了。你也一样,我们稀缺的这世上一定有人拥有。《理性乐观派》里说,任何信息存在于这个地球上,都是以BIT存在的,它不会以一个完整的形态存在于某个地方,你需要刻意寻找,东拼西凑,然后组合出了自己想要的某个结果。
去寻找它们吧,当你拥有了,你就不再感觉稀缺,而是可以一直富足,更加富足。因为知识,从不因为一个人的拥有,导致另一个的减少。
加油,我们都曾经走在稀缺的道路上,如今你可以用思维引领自己,富足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