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话题,真是老生常谈。但凡谈到阅读,图书市场,阅读习惯,电子阅读是总是不能回避的话题。在准备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找到之前收藏的几篇关于电子书市场的新闻报道,商业新闻给出了不少数据,至少可以让先我们先弄清楚现在图书市场的一些情况。在明晰基本的事实之后,我再针对自己的情况,给出一些观点。
一、事实
1.与大家一直讨论与担心的情况不同的是,电子书的发展与崛起并没有加速纸质图书的消亡,截止到2016年9月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全球最大的图书市场——美国,至少读过一本纸质书的人比看过电子书的人数多出一倍以上,分别为 65% 和 28%,这说明纸质阅读仍然是主流的阅读习惯。而当年美国的电子书市场甚至出现负增长,市场减少16%。美国五大出版社(占据了图书市场的2/3的份额)公布的数控来看,来自电子书市场的收入占比稳定在20%左右。上述两组数据表明,电子书不仅没有加速纸质书的消亡,自身还面临着负增长与盈利问题。
2.纸质书之所以能够在图书市场保持主导地位,除了津津乐道的阅读体验之外,更多的是来自出版商的保护策略。在国内,引进国外图书的时候,代理公司往往对价格严格控制,有些版权方会在合同里写明,电子书定价不低于纸书定价 40%,而纸书的折扣往往都是 7 折甚至更低。这样一来,电子书的价格优势便较为有限。由于利润空间有限,在中国,电子书在销量和品种上依然远逊于纸质书。
3.与其谈论纸质书与电子书的问题,其实更应该关注的问题是,整个图书行业所面临的问题——看书的人越来越少了,图书市场增长受限。在对人类注意力与时间的争夺上,手机,IPAD等显然更加熟练和富有攻击性,线性的书籍阅读模式已经不再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流方式,他们更容易被快节奏和夸张表达的事物所吸引。风险投资基金 KPCB 的《2018 年互联网趋势报告》统计到,2017 年,平均每个成年人每天在数字媒体上花费的时间长达 5.9 个小时,是 10 年前的两倍。其中 3.3 个小时来自移动端,包括手机和平板电脑,移动设备的使用时间增加非常显著——2008 年人们每天在移动端上的时间只有 0.3 hr。
【以上数据均来自于下面的3篇新闻报道,数据来源在新闻中都已经标出,所以文中不再标记】
[1]Kindle 10 岁了,那些电子书改变和没有改变的东西都是么? http://www.qdaily.com/articles/47398.html
[2]法兰克福书展结束了,传统书商其实不像以前那么担心了 http://www.qdaily.com/articles/46283.html
[3]电子书为什么还没有干掉纸质书? http://www.qdaily.com/articles/31921.html
二、观点
首先个人而言,阅读习惯还是更加偏向于电子书的阅读。过去的两年时间,每年年终的时候,我都会在朋友圈晒自己的年度阅读书单,其中80%都是在kindle上阅读的。从两年前购买kpw3开始,在kindle上读书已经成为了我最主要的阅读方式。一方面,便捷的购书渠道与专注的阅读体验,有了kindle,我卸载了玩得不怎么样的王者荣耀以及几款视频软件,空余的时间里,从包里掏出kindle,将手机调成静音模式,打开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另外一方面,由于考虑到毕业之后书籍处理起来麻烦的问题(来自大学毕业之时的痛苦的回忆),在买书方面,这两年来一直比较克制,到现在为止也不过8,9本而已,而且绝大多数的的书,是在上海书展期间购买的。我想,在毕业之后,有了自己的小窝之后,买一个书架,再收藏自己喜欢的书。
尽管电子阅读仍然是我最主要的阅读方式,但是我仍然觉得,对于专业书,工具书以及需要反复阅读的书,买一本纸质书是必须的。阅读学术文献,资料,在电脑上阅读仍然是首选,新闻资讯,在手机端阅读体验更好。同时个人觉得,无论是手机,电脑还是kindle,真正喜欢阅读的人是从来不在乎载体的。毕竟,知识的传播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再去纠结以哪种方式获取知识,显然已经失去了讨论价值。比这个话题更加重要的问题,在我看来,应该是我们对于信息与知识的筛选,分清事实与观点,同时保持对于世界的好奇,坚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