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党建工作干得好不好、成效怎么样,要把“打分器”交到群众手中,倾听群众的声音,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
坚持问需于民,以是否摸清群众需求点为打分标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满怀深情地说:“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我们要持续发扬好“四下基层”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方法,带着感情、带着问题、带着责任深入基层一线察民情、听民声、体民意,用真挚诚恳的态度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交流,听出群众心里话和言外意,掌握丰富真实的“一手资料”。要聚焦需求导向,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清人民群众需求“脉搏”,做到精准服务、供需对路,以绣花功夫把群众工作做扎实、做到位。
坚持问计于民,以是否能真正解决问题为打分标准。“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要想群众给出“高分”,就要针对群众提出的问题需求,给出能够获得大家认可的解决办法。尝试让群众先说话,领导后“定调”,问计于民,实现组织意图与群众意愿同频共振。现在出现许多群众对参与基层治理“没什么兴趣”,一到提意见建议环节就“集体潜水”的现象,深挖原因,是群众惯性地认为问题提了也白提,基本得不到解决、听不到“回音”。我们要不断完善“民情恳谈会”等各类议事机制,深入发动群众,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切实做到多层次、全覆盖、接底气,使共同讨论得出的解决办法能够符合实际、贴近群众需求,确保出实招、见实效,切实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问题。
坚持问效于民,以群众的满意度为最终打分标准。“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千评万评不如群众好评。”践行宗旨为民造福,是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具体目标之一,要始终将“群众满意”作为检验成效的标尺,从关乎群众利益的一件件“小事”入手,真正把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清单”转化为“履职清单”,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聚焦民生关切,深入“我为群众办实事”“立足岗位作贡献”“学习身边榜样”等实践活动,践行为民初心,回应群众期待,密切鱼水关系。确保群众关切“件件有回音、桩桩有着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