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时候,才知道“三八妇女节”这个节是要过的。刚入学听师姐们讲起,挺惊讶。惊讶于十七八岁的我们也要过妇女节,惊讶于妇女节学校还有福利发放。那时我们把节日称为“女生节”。学校发的爱心纸结实耐用。
工作后,妇女节,是春游。那些年的三八节,去了河南,去了福建,去了安徽。那时候,每年有个盼头,就盼着外出活动可以不用干活、吃吃玩玩乐乐。然后怀孕了、生孩子了、养孩子了,再也没参加过需要过夜的活动。娃送回老家那一年,一个人去看了《桃姐》。再之后,女人一年专属的半天假期,全部是回家带娃。
突然之间,三八节就变成了女神节、女王节,提前N多天,铺天盖地的广告、营销软文,把女性奉为女神,而女神把节日过成购物节。不仅女性的衣服、化妆品、首饰、用品在女神节搞促销,连带着童装、母婴用品、保健品等等都有女王价。今年发现有些物品提前一天就可以享受女王价,跟双十一模式相似了,这不,今年过节,给娃淘了一双便宜的运动鞋。
娃上幼儿园了,过妇女节,老师每年都组织活动,提醒妈妈们过节。做卡片、做花朵,亲亲妈妈,集体逛超市给妈妈买礼物,回家帮妈妈做家务,借由小小的任务,享受孩子的爱。
去年过节,早晨送上学,远远听到学校广播里循环播放“妈妈妈妈好多心里话,不知怎么对你说啊,我会在你身边好好的长大。妈妈妈妈我会很听话,我是调皮的乖娃娃,愿你天天快乐,永远年轻呀”,听那稚嫩的童声,应该也是一个乳牙脱落的孩子吧,声音里有漏风。直听的让我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今年,早早就说:老师让我们做了卡片给妈妈。
女性性别的丰富体验,大概都是在长大成人以后才逐渐感触的。
女儿、姐姐、妻子、媳妇、妈妈、姑姑、婶婶、下属、领导、同事……每一个角色,都是一串故事。享有并回馈着父母的爱,付出着对孩子的爱,年复一年磨合着夫妻关系,忧思斟酌着亲戚来往,尽心尽力劳作赚一份收入,挤时间学习和阅读。不敢放弃提升自己,不敢任性地发泄自己,不敢不保重身体,不敢不修饰皮囊。说到底,我们还是想成为更好的自己,有一颗想向上够一够的不安分的心。
此时,家庭里上有老下有小,一睁眼是做饭、作业、上课、家务。工作上,上有压任务的领导,下有需要带的小兵,前有老资格老江湖,后有20出头风华正茂的姑娘小伙儿,自己是团队里年纪最大但能力不一定最强的那一个,政策变化太快、形势变化太快,一不留神,被甩几条街,不敢嘴上说不来、明天就真的愤愤不来了。给家里挂电话,怕听见爹妈不小心流露出的身体不适或心中疙瘩。听见亲朋患病或意外,不由自主会代入自己,后怕的不敢幻想细节。好容易抽个时间自己浪一浪,还有丝丝愧疚涌上心头。不列好待办清单,就丢三落四。明明计划去做什么事说什么话的,临到跟前却失能失语。每日复盘,总想抽自己嘴巴,某件事本可以处理地更完美。
未来十年的日子,注定就是这样的忙忙忙累累累怕怕怕。
换个想法,这十年也将会是最充实的十年,把以前不会关注的锻炼、美丽列入计划。这十年将会是孩子从儿童到成年的关键期,看她长大,从做妈妈到做朋友,会有很多新课题需要去探索。这十年将会是最有方向和目标的时期,积累财富,积淀人生。
借过节的由头,放肆地犒劳一下自己,转转身,继续投入劳碌。不断觉察、不断调整,这种女性独有的韧性优势,会让女性一直做自己的女王,天天给自己过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