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温暖的风轻轻吹拂过她刚洗的头发,她一只手慵懒的撑在河边的石墩上,沐浴在即将落下的夕阳里,让那些柔和而不刺眼的光洒在她身上,她的书上和她的心里。
已经很久了,大概有一年?两年?还是更久的时间,她都没有真正的去看过一场日落,去享受一场日落。
她喜欢秋天的太阳,温暖而不刺眼,曾经也想过,如果有一天她生了一个女儿,希望取名叫做“秋风”或者“秋阳”,她希望她可以如这天气一般,温暖却不刺眼,让人感觉很舒服。
但第一次的,她也爱上了春天的风和春天的落日,那样适合的温度,不骄不躁的也让人觉得无比舒服。
她坐在河边,面前的居民房里飘来一阵一阵的香味,让她想回家,想吃一顿妈妈做的饭,哪怕是妈妈煮的一碗地瓜饭,她绝对可以什么都不配的全部吃光光。
今天是3月21日,她睡迟了,九点半才起床,想想还没洗的头,心想干脆给自己放一天假,也犒劳一下最近努力工作的自己。
她打开她上回仪式感出走的简书,她很好奇上次给自己放假是什么时候?她好像每个月都会给自己放一天假,而且是在工作日。
很巧,2月21日,刚好一个月,时间过的好快,一个月又过去了。想想也罢也罢,以后就在每个月的21号给自己放一天假。
生活总是需要仪式感,这样的仪式感会让这一天有别于生命中的任何一天,这样的仪式感让她在每个月有所期待,这样的仪式感会让她在平日的工作里更努力,并把它当作是对自己最好的奖励。
我想她骨子里是内向而孤独的,不然怎么会有人喜欢一个人呆着,做的完全是和别人无关的事情。一个人吃饭,一个人找一个地方看书,一个人静静的坐着,或许有一天她会一个人去看一场电影,一个人去咖啡厅喝下午茶吃甜品甚至一个人去吃火锅。
我想这些她都做得出来,她喜欢这样的自由,好像在积蓄一种能量,然后更好的回归到实际生活当中。
上一次出走的时候,她去楼下韩国小吃店吃了一碗拉面,今天没有刻意的,也去了这家店,点了一份泡菜五花肉石锅拌饭,真的好吃极了,或许仪式感当中,也可以包含这家店。
她打开曲黎敏的《生命沉思录》边吃边看,完全不在乎旁人的眼光,只顾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每一个有自己独立精神世界的人都是孤独的,都有自己的小小世界。但总碰到很多人,他的世界构筑的太强大,太坚固,旁人都无法走进去。
这个世界总是有很多不被人理解的灵魂和不想被人理解的灵魂,她也曾经抱怨过,觉得是人家书读的太多,脑袋读傻了。可就在今天她也想明白了。一切想对你伪装的,都只是因为一个理由,你不是那把锁,可以打开那扇门而已。
那竟然如此,又何必费力去想要窥视一切呢?是出于好奇吗?还是不甘心?合适的感情哪里需要这么费力呢?也罢也罢,于是放下,把更多的能量收回来去构建自己更多的精神的世界和为现实生活努力。然后去爱那些真正值得你爱的人,真正会回应你的灵魂。
她今天走在路上的时候,就在想一件事情,现在人与人之间有一种淡漠,好像科技越发达,这种淡漠感就越深。
不过也难怪,每个人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很多的精力都放在为生存的努力上,工作上。只有在这基础之上,按照优先级才会想到朋友,无非也是一种生活的调剂品罢了,调味完以后还是回到各自的轨迹当中去。谁也不会把谁放在心上。
她不想成为这样的人,她想成为那个像大冰一样有血有肉的人,对朋友重情重义,有情怀有温度的人,愿意让别人温暖你,也愿意去温暖别人。
就像他在书中所说“善良是一种天赋,但善意是一种选择”
突然在年纪渐长后,心智成熟后的某一天,她看懂了这句话。她想这样有温度的活着真的很好。
她出身于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家庭,她的父母没有给她很多物质的条件,但是教会了她一点,那就是要善良。
在很小的时候,有一天一个乞丐来家里乞讨,父亲把他请到家里,给他东西吃。他把一袋米当在凳子上,她出于调皮,故意摇着椅子,想要打翻这袋米。被父亲发现了,狠狠的批评了一番,忘记父亲说的什么,反正她长大以后回想起来,都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有点羞愧。
所以她骨子里有一种东西不需要被人教的那就是善良。她会在大雨里送一个没伞的老人家回家,哪怕自己全身湿透,她会在寒夜里,停下脚步,给路旁的乞讨的大爷一点钱,虽然不多,但已经足够他安心的回家,她叮嘱他天气太冷了,早点回家。
但是在后来,我发现她也开始淡漠起来,生活的压力让她只想到自己,她忙于处理自己的情绪,满足自己的需要,却忽略了很多。朋友的生日,朋友的需要,好像很多事情,她都可以高高挂起,自私的活着,没有太多的能量可以给出去。
直到看完大冰的书之后,她才觉得好像她真正的自己不是那样的。善意是一种选择,她开始选择为半夜归家的舍友,帮她把碗给洗了,卫生也做完了,这些都是一种选择。她只是希望她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的时候,可以不要再为洗碗,做卫生而困扰。
这是一种主动给出去的温暖,不用太多的言语,只是一种行动,她们就会感受到。而人与人之间需要的不正是这些主动的温暖么,哪怕是一些很小的事情,就可以很微妙的改变彼此的关系。让这个世界开始美好起来。
她只是希望人和人之间能多一些这样的温暖,哪怕是陌生人之间的,这样人世间将会充满爱。但如果没有也没有关系,也不能过分期待,她只能要求自己从今天开始,能够慢慢去做到,成为一个主动给予别人的人,这哪里是在温暖别人呀,这也是在浇灌自己内心的土壤。
当她在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她仪式感出走的一天也结束了。她也要回到现实生活中去努力了,去做那些她可能有点勉强但有意义的事情了。
所以以后每个月的21号,会有这样的一篇文字,或许吧,希望吧。
她把它称作一种平衡,她不想把自己绷的太紧,每个人消化情绪的方式不同,她喜欢这样的方式来平衡自己的生活和理想。
她也不想把这样的秘密分享给她身边的朋友,因为她把这样的秘密当作宝石一样珍藏,所以如果有缘看到,即是一种缘。
最后以曲黎敏老师的一句话作为结尾吧,“人生有做自己主人的信念,再保持着客人式的对世间的疏离”
这样的疏离不是一种逃避,而是在紧张的生活节奏中,让自己适当的慢下来,调整好自己,让自己更好的出发。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