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一直活的不自由,或者说不自在不是自己想要的样子?一直只是在别人的期待,他人的标准里活着,让自己满身疲惫,烦恼缠绕着全身心。
想要余生活的舒坦一点,让自己的烦恼和束缚少一点,快乐和自由多一点。
那么请余生自我一点,成熟一点,通透一点,孤独一点。从以下三点,让自己挣脱他人精心打造的“牢笼”,摆脱烦恼缠绕,走向自由随性的生活。
1、清理“羊群效应”的乌合之众行为,走出社会钟定格的人生轨迹。
“羊群效应”是什么?我们都知道,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一旦其中有一头羊跑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的跟着跑,羊群效应就是比喻我们的从众心理。自然界中,在信息不对称和预期不确定的情况下,与周围人的行动保持一致,能有效规避风险。
这种行为在自然界是非常可行的,但是把它搬运到我们今天高度法治的文明社会呢?这种效应是否还可行?
是到这里我想引用中日12年的钓鱼岛事件,所引起的打砸日系车暴力事件。这个事件相信我们大家都还依然记忆犹新,当时多个地方都进行了反日示威游行,在游行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多的暴力打砸事件。在西安一位狂暴的游行者用U形锁将一位日系车主的颅骨打穿,愤怒的人群从一地的鲜血旁走过,继续喊着震天的口号向前走。后来,这位肇事者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所以在法治条件之下,不要想着“法不责众”群体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要知道“天网恢恢 ,疏而不漏。”却这一切你都将毫无益处,你只是成为他人策划情绪控制的工具。
这种“羊群效应”其实就是《乌合之众》中的疯狂的群体。勒庞为我们指出群体的集结呈现出来这四个特征
1、智力急速下降,只能接受简单明了的口号式的主张,毫无逻辑分析和判断能力。
2、信心爆棚,胆大妄为,原来一个人很多事儿是想都不敢想的,一群人凑一块儿就没有不敢干的了。
3、极度情绪化,各个都是火药桶,一点就着,一引就爆。
4、缺乏主见的,个人失去了自己的意志,变得盲从、轻信,非常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和暗示。
所以极度的轻信,理智分析的能力急剧的降低甚至变成了负数。把“领头羊”的思维观念照搬不管适不适合自己,是不是自己的路。
社会钟的概念也就孕育而生,它把所有的人的人生统一规划,指定在什么年龄就要做什么事。达到什么年龄,你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拥有怎样的社会角色。没有达到这一个标准,那么它的评判你,就是一个失败者,让你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更可怜的是,这样毫无逻辑,没有根据的概念还得到了广泛大众的支持和拥护。
就拿我父母来说,现在最大的心病就是关于我们的结婚日期。每次回家,第一句总是“有女朋友没,你什么时候才能成家啊!你看看隔壁老王家的孩子,人家和你同岁,孩子都三岁打酱油了。”于是现在帮我物色人家的姑娘,安排会面相亲的事,总是那样令人遂不及妨。
有些人一生都按照这个时钟的刻度,被生活安排推着走,一到了这样的年龄。回首看一下自己有着这样多的事没有做,到了这样的年龄还是原地踏步。
于是各种各样的焦虑紧随而至,不仅承受着市场白热化的竞争压力,还有煎熬父母社会和内心的严刑拷打。
但是如果你能站在事外想想,给自己一点独处的时间,别总是成为羊群中的一部分。你就会发现,这样的行为是多么的可笑,却它还能整的自己摸不到头脑。到处冲撞,最后还搞的遍体鳞伤,还什么效果都没有,白忙活一场而已。
烦恼来源于人际关系,以旁观的视角看待自我与他人的关系。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自我心理学之父的阿德勒认为“除了人际关系之外的烦恼,个体内部的烦恼是不存在的。”
做个极端的设想,假设这个已知宇宙只拥有你一个个体,你会感到孤独焦虑这些情绪吗?答案是根本不会。因为只有一个人的话,孤独的概念都不存在。它来源不是因为只有自己一个人,而是感觉自己被他人、社会或想象中的共同体所疏远才会孤独。要体会孤独也需要有他人的存在才行。人,只有在社会关系当中,他才能称之为人。
所以随着这样的逻辑,假设这个世界只有你一个人的时候,没有任何的人际关系的时候,你所谓的烦恼也就不存在。
那我举个例子,我小的时候,读初中进入县一中,我个子小而去还很黑,又是来自农村落后的苗族。对于普通话那真的是不要不要的,我已出口总能引起全班城里同学们和老师的笑话。哪怕到了现在,他们还依然对我那一口普通话记忆犹新,每次一遇到总是要和我探讨一下我的过去发言。
当然这件事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没什么,但是在当时却感到非常的自卑,害怕老师点名和与同学交流,养成了我现在的沉默寡语的性格。
回想这件事,其实个子高不高,皮肤白不白说话标不标准,这都是取决于我们和周围的人的一种比较。同样的富与贫,强与弱,利与弊它都是因为存在比较,才会得到体现。
我曾经以自己的外在和说话口音而感到羞耻,从而感到自卑和封闭的心理。其实这都是因为以外界他人的对比,从而形成的低人一等的心理的结果。
困扰我们的烦恼其实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我们自己主观上的判断思维。吐字不清可以理解成幽默风趣,令人愉悦轻松的心理;吐字清晰可以解释成优秀,具有影响力含有震慑感。
主观上最大的优点,就是主观能动性。它可以自己定义,重新选择结果。
所以过去已经成为事实,就像我自己的初中,吐字不清的这件事。它已经成为了历史的客观事实,但是未来还在建造,未来的生活是现在所赋予的。
对于那些客观存在的问题,我们确实无法改变丝毫,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主观能动性进行定义和重新解释。
不要再一棵树上吊死,学会从旁观者的角度全面的看待自己所遇到的烦恼和问题。尽力去改变能改变的,改变不了的就用自己的主观重新判断,给他一个你认为舒服的定义,去接受这样的问题。
烦恼都是来源于人际关系,都是对比后的主观判断。
活着的自由随意就是——“跟你们屁事!”
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有想要得到别人认可的欲望,需要在别人的认可当中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自由就是无拘束的做自己的事,所以不要活在他人的期待了,所有的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所有的不自由的感觉束缚同样来自于他人。在种种不自由的选择背后,其实我们已经活在了他人的期待里。
什么是真正的自由?
不自由的生活,都是想要有他人的认可的欲望,用自己的人生活成他人希望的模样。证明自己是他们的同类,拥有相同的人生共同的梦想,一样的话题。
所有真正自由的生活,就是按照我心,我行我素,即使前路坎坷万千,我也能靠着自己的行动和智慧独自前行。
假如所有人都是“顺水行舟”,过着已知的生活之路,那么自由就是“逆水行舟”对抗着激流,感受着自己心中想要的神秘和刺激感。
当然,如此选择过着自己真正自由的人生,它注定是孤独的前行者。独自探索着自己新的路出来,这期间会不断的迷失方向,走入误区,还可能面临着生存的难题。但是加入你选择活在他人的期待了,走父母为你早已铺设好的道路,尽管路上可能有着这样那样的不满意,抱怨没有自己,但它却能保持让你不迷路,把路上的风险提前预知,降到最低。
但是,如果让我选,我还是选择走自己的未知之路。这起码不会有着七大姑八大姨来唠叨来唠叨去。我也是为了只是满足我自己的期待,创造我一个人的幸福,不必去迎合他人,听从别人的安排。
我选的路,即使被所有人都排挤,被看不起。但是这就是我自己的路,不为他人而活,用自己的人生去换取他人的期待。
因为要活在他人期待的世界里,满足所有人的期待;其实这样的事情根本就不可能实现,我们只有欺骗自己,同时也欺骗那些对我们有期待的人。
到最后,是在瞒不住。你就会去推脱,给自己寻找失败的借口,把问题归咎与他人,归咎于过去。寻求他人的认可,不想被别人所讨厌,这些都是我们非常自然的欲望和冲动。
如果按照自己的欲望和冲动去生活,就像顺水推舟,这叫做自由吗?不是的。这样我们只不过是自己欲望的奴隶。真正的自由,是一种把下游的船只,从下游划向上游的做事态度。
不要畏惧前路的弥漫,更无需害怕和人对着干,招人生厌和排挤,要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就是真正的自由生活态度。
如果自由注定是和别人唱反调,那我就拿出我所有的激情,把吃奶的力气,高声呼喊着“我的自由,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