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顺眼别人,别人看不顺眼你,都是沟通上出了问题。沟通需要双方使用相互接受的方式。可是,情达时非所愿啊!
早晨,上司称昨天提交的这份报告完全不合格,一副挑刺的表情。你立马做出回应,一定是报告中客服部门提交的部分与整体报告衔接处不好。因为昨天你终审时,同事安迪提交的那段总是缺了点东西,让她补充,她很不情愿。正在这时,那个小朱新买了件阿玛尼的A货,从我面前路过,她那又土又俗的样子真叫人做呕。那个不讨巧的粉盒“叭”地掉在了地上,粉饼立即摔碎了。这样破碎的一天,真叫人窝心!
上次在讲《非暴力沟通》中的第一章中,我们说到了重点是理解。那么,在第二章,作者马歇尔卢森堡又和我们讲述到,为什么我们很难做到理解?
首先,从自我角度为标准评定他人,理解很难达成。
这种沟通方式,就好比美国把前苏联看做是“摧毁美国生活方式的邪恶帝国”,前苏联把美国看成“试图征服他们的帝国主义压迫者”。颇有点“狗咬狼两怕”的境界。所以这种以自我评判的标准去揣摸对方,来找到对方虚拟意图还是有点可笑。
第二,以强势来得到对方的认同的理解很难持久。
有个女生特别强势,男生很爱她,什么都让着她。直到有一天,这个男生忽然离开,任凭女生怎么挽留,男生都铁定了心地走了。这就是用迎合换来的理解,或早或迟,都会让弱势的一方心怀怨气,所以这种理解只是暂时的。
例如教育上发生的,孩子在年纪小的时候,你通过“必须―――”要求,否则得不到孩子想拥有的玩具什么的,孩子们一般都会服从。可一旦到了青春期,这种被强制的孩子会立即进入叛逆期。
也就是说,用强势换来的理解最终结果离经判道。
第三,不理解是因为不想去理解。
一位妈妈,不想做早饭,于是,她就在餐桌上用抱怨和发泄来表达她的不满。其实,她没有意向去理解早饭的其它价值,比如能增加家庭亲情,为自己和家人制造能量棒等相关价值,或者她可以直白地说:我不想做早饭。其实孩子们去学校也能吃上很好的早饭,而不是边吃着早饭,边听着妈妈的抱怨好得多。
以上是我们讲的负面沟通方式让我们很难达到沟通的目的。在沟通上面,我们一定要记住“不忘初心”交流和沟通的目的,就是要做到:
第一、 站在对方的角度,易于理解。
第二、 平等才能平衡,这是理解的根基。
第三、 ]想方设法去理解,否则,坦白地表达出“不”。
这就是我们讲的《非暴力沟通》第二章,为什么我们很难做到理解,以此延申出怎样才能做到理解,如果做不到时,请理直气壮地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