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不换先生
我可以演得很好,你们可以信任我;
但时代需要的是明星,而不是演员。
今天看了中国新闻周刊的一篇报道,标题是【她唱哭王菲、演哭章子怡,人们却只会吐槽她的长相】,讲的是演员任素汐求戏的事。
她是【驴得水】里的张一曼,也是小剧场的女王,对于红这事,28岁时说不急的她,却在30岁的时候急了。
连着在【幻乐之城】跟【我就是演员】中怒刷存在感,她迫切的想要展示自己的演技,为的是有更多的机会。
有许多演技精湛的演员,我们会记得他作品中的角色,却叫不出他的名字,我们还会偶尔惋惜下。但如任素汐这般的,连参演机会都没有,不更让人绝望吗?
连报道的标题,也只字未提她的名字,用了王菲、章子怡去吸引眼球,而原因不是题目中的长相,而是商业价值。
可悲的现实是,现而今的影视市场,需要的是有话题流量的明星,而不是专业出众的演员。
怪相:演员不需要演技
近几年绝对是国内影视市场的繁荣期,有不断飙升的票房记录以及令人咋舌的天价片酬,但同时,你能明显感觉整体质量在极速下降,豆瓣评分也屡创新低。
不论是大银幕电影,还是小银幕的电视剧、综艺,总会充斥着一堆流量明星,他们装疯卖傻,一副面瘫的表情不时在你面前晃来晃去,连广告也是那几张脸。
以上的种种会给人一种奇怪的观感,演员似乎不需要专业性,主持、歌手、网红等等都可以胜任,能力再强点还能当导演,往往还比专业的更能赢得票房成绩。
病因:商业回报的需要
当然,每次表演后往往会引发观众的集体吐槽,但这丝毫没影响他们的霸屏步伐跟身价行情,你会奇怪是哪个投资方在扶持这批流量明星,并助推这种现象。
首先,之所以有流量明星这个概念,是基于他们自带流量跟话题,这能带来关注度,并减少宣传投入,在成熟的数据分析下,还能被精准的估算成产出效益。
其次,繁荣的市场也意味着激烈的竞争,专业的演员、导演花费时间精力完成的作品,不一定能被观众所接受,因而选择可控的回报,也是降低风险的选择。
本质:粉丝效益的诱导
流量明星的优势是基于流量跟话题带来的粉丝效益,这能带动大批舔屏的痴男怨女们持续关注,这是任素汐这种演技好,但相对小众的演员所不具备的。
当然,所谓的粉丝效益不单只有流量明星才有,好的演员如导师章子怡、徐峥、吴秀波这些,通过持续的作品创作,累积口碑效益,也是粉丝效益的一种。
只是在资本市场相对保守的策略下,相对的演出机会变得更少,没有持续的作品跟话题,不知名的演员更难被公众熟知,王宝强要在今天也只能是群演。
回归:原被遗忘的本质
虽然这依旧属于不需要演技的时代,但可以明显感觉到近两年来影视制作在往精细化发展,几部流量电影也遭遇票房冷遇,说明大众需求正在回归本质。
影视作品是一门表演艺术,感官刺激下需要触动人心的精神内涵,要求表演者有足够的专业技能跟职业素养,对流量明星来说,这不是属于他们的舞台。
资本总会优先去满足最切实的顾客需求,这些才是获利的根本因素,正如而今的助推流量一般,在大众开始注重表演内容时,资本也会转头为艺术服务。
最后
属于任素汐们的时代还未到来,希望那一刻不会太遥远,30岁的任素汐正处于最好的年华,她迫切的需要一个表演的舞台去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她等不起。
“我想告诉他们我演得很好,你们可以信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