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共读】跟着导师读奇书(13)
——再读怀特海《教育的目的》
文|张爱敏
摘录1:
我始终信奉这样一条教育原理:在教学中,一旦你忘记了你的学生是有血有肉的,那么你就会遭遇悲惨的失败。
【我的思悟】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人”,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想起叶澜关于教育之语,即教天地之事,育生命自觉。教育就是要帮助一个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更成功地寻求自己的幸福。身在学校,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善意,能抬起头来说话,能在与老师的沟通中感受到他比自己想象得更优秀,有能力做最好的自己。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时刻铭记,我不是来教语文(数学)的,我是用语文(数学)来教人的,让学生站在教室正中央,让一切的教育行为都指向“活生生的人”。
所以,我们要满怀爱与仁慈,尊重,理解,善待每一个孩子,正视差异,接纳不同,因材施教。
所以,我们时常要三省吾身:我们做的是“养分”教育,还是“养根”教育。
摘录2:
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多姿多彩的生活。
【我的思悟】
杜威说过,教育即生活。他所谓的“生活”包括习惯、制度、信仰、胜利和失败、休闲和工作。
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在从生活中获取不同成长阶段的经验,这就是学习的过程,教育的过程。
一切教育活动都指向生活,生活是教育的灵魂。拒绝呆滞性思想,关注精神生长和心灵世界,这是教育的重要使命,也是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目标。
孩子,慢慢来!但又有多少人能认同?
教育必须与现实的社会生活切实联系起来,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学校要把教育与儿童眼前的生活融为一体,努力创设最好的课程,开设创意活动,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幸福成长。
教育就是生活,生活即教育。当学生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充满了勇气,一直对未来满怀期待,满怀信心与感恩地向前走,走着走着,就邂逅了美好!
摘录3:
教育的本质在于它那虔诚的宗教性。
【我的思悟】
给我一间教室,我就心满意足了。我们要怀着初恋的情怀,去迎接新学期,潜心经营好相识诗意之境界。那一间教室,唯有师生间彼此能读懂,所有的一切都将迎刃而解,必将润泽心灵,点燃生长之激情。
一个人的生长能有多优秀?要问的不是双脚,也不是岁月,而是我们对教育的热忱。
当我们足以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都可以长成参天大树,都天生蕴育了巨大的能量,那么,我们将衍生出无穷的智慧,无尽的力量,无限的激情,敬心,精心,静心,净心,让每一个日子都在孩子的眸子里明亮而温暖。
老师的视界,学生的世界。
于是,读书,写作,反思,践行,成为日常。
太阳在每一天升起,我们每一天走在成长路上,长成自己喜欢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