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了一部纪录片《塑造中国》,2017年获得了金马奖最佳剪辑奖,但由于某些不可抗拒的力量,最终影片没有在金马奖获奖名单里出现,这是一部很好的影片,我会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梳理影片所想展现的内容。
一部纪录片,讲中国的“洋垃圾”收购产业。中国于2019年7月19日正式通知世界贸易组织(WTO),表示今年底开始将不再接收外来垃圾,包括废弃塑胶、纸类、废弃炉渣、与纺织品。“洋垃圾”并不是标准意义上的垃圾,这个产业或许会给你带来一些便宜唱片盘、打口CD、“拆机件”、包括我们快递用的包装盒(由洋垃圾再生产)等。
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环境方面自不用说,来给你们上张图,这是影片中山东的“洋垃圾”回收厂。
一吨洋垃圾,在运气好的前提下,也只能有85%的塑料能够回收,剩余的就就近焚烧或者埋掉。想想这些垃圾焚烧、污水排放所造成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
另一个微观方面,就是影片里的两家人,虽然洋垃圾进口很罪恶,但是实际上,里面的人也只能勉强维持生活,剩下的只有贫穷和苦难。
影片里有两家人,老板家和工人家,都是底层人民。
老板叫Kun,和妻子儿子一起住在垃圾场。
工人叫Peng,有五个孩子,最大的女儿叫YiJie,Peng妻子肚子里还有一个孩子,后来生下来是个女孩,一家八口人,Peng在这里一天工资三四十左右。
Peng的女儿,叫YiJie,大概七八岁吧,她要照顾五个个弟弟妹妹,干杂活,煮饭,看的出来她很想读书,但她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每次谈到读书,Peng就说没有钱,明年回老家四川,再让孩子们读书,乡下读书是免费的,可是我猜想即便他们回老家了,YiJie也是不可能读书的,家里太贫穷了,她需要干活和照顾弟弟妹妹们,所以当别人问他想不想读书的时候,她说不想,口是心非的样子让人心疼。
老板Peng很喜欢YiJie,想要收养她,并想给她教育,他对她说如果她不接受教育,她将没有未来,会成为一个文盲。
YiJie的回答是——
影片中多次谈到教育的问题,即便是老板家,只有一个孩子,他们也在为上学的钱而苦恼。
影片中有很多镜头都表现了YiJie想接受教育,但是。。。唉,我说不出来,人有时候就是有一种被压抑的情感,但当这种情感长久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人们为了不让自己难过,就主动选择放弃,不期待,所以没那么伤心。
谈谈贫穷是个什么样子吧。
在污染的黑水里洗脸。
捞污水里的死鱼,回家炸着吃,一家人吃的很开心。
用一块纸盒和一个捡来的鼠标,自制电脑玩,并因为零件经常散乱而恼怒。
听到老板的儿子QiQi要去上学,几个孩子在一起谈论这件事,YiJie拒绝承认,一直说不对,和弟弟争论起来,并用脑袋撞弟弟的头。(这种微妙的心理大家可以自己试图着想像一下。)
老板带YiJie一起去接QiQi放学,一开始满不在乎的样子说去,到了门口,她爸指责她事情都干完了吗?坚决不让她去,在老板的再三拉扯下,她也不去。
Yi的爸爸我很不喜欢,他贫穷无知懒惰,一天三十多块钱还卖酒喝,理所当然的让Yi干活,连女儿出去幼儿园都不行,但也很可怜。白天对老板给的低廉工资不满意,找老板争论,被老板直接甩脸,不敢说什么,晚上站在自家门口对着老板家骂、
YiJie唯一的愿望就是回四川老家,她的亲戚朋友都在那里。
有一次老板一家带着YiJie和她爸爸去一个车站,繁华热闹的生活让他们格格不入,手足无措,满脸的茫然,大人和小孩的手紧紧握在一起,也不敢到处乱看乱摸。
最后Peng带着儿子和女儿去车站问问回家的票多少钱,他对售票员说,我们不卖,知识先过来问问票多少钱,最后三个人坐在外面,茫然地看着街道。
你觉得你是底层人民吗?如果你觉得你自嘲自己是底层,那么我可以告诉你,你的下面还有好几百层,我是一个学生,我的家也不富裕,也不惨。要是说这社会有多黑暗,这我知道,但实话说就我目前的圈层,我过的很不错,但我永远知道在社会上有那么一群人,像活在下水道里的老鼠一样,贫穷从不会限制你的想象力,我相信大多数人可以感觉到这世上是有这么一群人的,只是许多人选择了忽视,他们活在自己的小康生活里。
在这里我不是在批判这样自嘲的人,实际上我也什么都做不了,但我能写下这样一篇影评,我能把这部纪录片推荐给我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