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学习体系就是知识框架。
构建知识框架,也就是把知识建立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一、知识框架
(一)所谓知识框架,就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感悟,确定一条主线或主题。
“用时间来作为一个主线,再标出各个历史朝代的重大事件,然后把这些事件人物和事情用一个思维导图来表示出来,标示重要事件时,一定要分知识点和关键词。
(二)把各知识点打乱进行重组。
然后再进行知识的扩充和弥补,查漏补缺。
所有的学科他们各自的内容都各不相同,但是他们的主干和他的分支肯定都是每个学科的重要知识点要重点标记。
二、构建知识框架的意义
(一)加强各个知识点的联系,让各自分散的碎片化知识比较有系统好记好背。
比如,让你记忆一首叫《满江红》的词,你可能会摸不着头脑。但是如果给你一个提示,比如说在宋朝是主人是岳飞,那么你可能马上就会想到怒发冲冠这样的开头。
(二)有利于知识的查漏补缺。
因为有了知识框架,你就可以知道你的知识的弱点和缺陷,从而相应的进行查漏补缺。
从而针对你的缺陷,有的放矢,去找资料问老师,找同学,相应的就可以把自己的缺陷弥补起来。
那么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就可以找到他的目录,然后根据里面的重点的关键词来勾纳和做出一本整本书内容的大体的框架,然后做系统的阅读。
曾国藩,他学习的就是用这种方法来把各门经典的段落句子,抄写下来形成了《经史百家杂钞》。
(三)便于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学习的目的也是一样,我们建立知识框架的目的,也是为了对知识进行相应的运用。
我们写文章也一样。在没有写的时候觉得自己可能很会写,但是实际一拿起笔觉得脑子里是一团浆糊,理不出一个头绪,那么这个时候有一个写作的大纲就可以按照这个大纲来照着写。
(四)知识的框架图可以帮你发现知识本身的内在的规律,从而填补的空白。
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门捷列夫通过我们认识的已知的那些元素,从而探讨出了中间的规律,把我们未知的元素也能够预测和把它找出来。从而发现了元素周期表。
很多知识点经过排序之后,他们内在的规律就显示出来了,很多同学感觉到学习困难,其实就没有找到学习的规律,你看很多学霸他们之所以学的很快,就是因为能够举一反三,找到了学习的规律。
(五)学会做知识框架可以让自己的学习效率更高。
学习知识对大佬来说是一种刺激,当然刺激的程度越高,刺激的范围越广越深刻,大脑的记忆能力也就越强。
1.多感官参与。
比如说我们学习自行车或者是学习游泳技能学会之后,如果经过好多年不学不练,我们的这些技能仍然还会存在,不会丢失,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同样的,如果说你在学习的时候做笔记的时候,用各种颜色的笔,各种方式的图形图表来进行笔记的记录,那么同样对大脑的刺激也是很深的,也可以增加你的记忆力。
2.多运用。
我们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很多人都说学英语没有那种场景,学了很多的知识和方法,结果都用不上,没有适用的场景,那么学了的东西也很快就会忘掉。
3. 多说多写锻炼
明朝张溥的做法是抄一遍,读一遍,烧掉;再抄一遍,再读一遍,烧掉……如此重复七八次,直到文章深深地铭刻在他的大脑中。所以他的书房叫“七焚斋”。
还有一个人更厉害,他把《资本论》抄了两遍。他就是约瑟夫·斯大林。
制作知识框架图和思维导图也是一样的道理这种方法倒逼你思考,倒逼你携纲提领、抓住重点,倒逼你抄课件、抄材料,倒逼你认真思考、总结抽象、发现规律。
不管你是上高中上大学,还是将来走上社会,会做知识框架图,这都是一个最基本的能力,可以帮助你游刃有余的学习和工作。
三、怎样来制作知识框架图?
(一)四要素:主题、结构、知识点、关键词。
每一件事或者是每个历史阶段,都有一个主要事件或者是中心思想,我们把它定义为主题。
围绕着一个主题,我们可以给他梳理出几个结构,也就是架子,这个架子也就是支柱,一定要尽量精简。
所谓的知识点就是素材,每一个知识模块里面都有一些小的知识点,而这些知识点在考试里面就叫做考点。
这些知识点或者是考点,在考试的时候,一定要把它仔细的认真的记录下来背诵下来,作为答题的得分项目。
我们在做记录的时候可以用决策树或者是表格的形式,把它肯定下来,平时多做复习和练习。
(二)各个知识点之间他们不是孤立的,而是有联系的,一定要把他们内在的规律找到,然后把它相互的连接起来。
然后再延伸出去形成自己的知识知识体系。
这就要求:
1.善于归纳总结。
学校里学习的知识不光要知识拓展,而且还要善于归纳总结,要有一定的深度,而且还要有一定的广度,要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不能在纵向的范围还是横向的范围都拓宽一些。
一定要拓宽拓展自己的知识面,然后牢牢的掌握住基础的知识,弄懂重要的知识点和难点,还要总结它的核心原理,提炼规律,然后做出适合于自己的知识架构体现知识规律。
2.要多思考。
一定要多思多想,在多学多练的基础上认真的思考自己所学的知识能够应用在哪些方面,我们学到的东西还有哪些缺陷要常常思考。
笛卡尔说过,人是一只芦苇,但是人是一个会思想的芦苇。
3.要把知识和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活学活用。
平时要多观察多思考,多看国家的新闻,研究一下国家的整体战略,怎么样去调整产业结构供给侧改革,还有一带一路2025年的远景规划这些概念都要和自己的知识和学识结合起来,以扩大自己的视野拓展知识结构。
(二)思维导图、笔记、小知识卡片,电子档案等
我们做知识结构常用的是思维导图,当然用笔记、活页笔记是中学生常用的记录方式。我朋友就是用一本大型笔记本为载体,记录提纲,关键词、知识点用便笺记录,或者是报刊剪报,粘贴在大型笔记本上。
活页笔记本的好处是方便整理,缺点是容易遗弃。知识卡片可以单独进行整理当然我们可以把它做成电子的,或者是网上有很多的专门用于做体系或框架的软件,但是我们最好是用纸笔制作知识框架图。
关键的不是我们用什么载体来做,而是大脑。如果脑子不思考或者是做了,就摆在那里,不用不去记那什么都没用。
(三)三个原则:动手、动脑、实用。
1.要亲自动手。不要打印,复印之类。亲自动手做,才能印象深刻。
2.要动脑,要思考。其实知识框架图就是倒逼你学习、思考的工具。
3.要实用。知识框架是为了帮助我们学习和巩固知识的,所以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简单实用,而不要花里胡哨。
一定要把学到的东西应用到自己的作业作文,或者说工作的日志上面,把自己觉得困难的地方抄在专用的错题本上,时常拿过来复习。
三、思想认识
(一)马上行动。知识框架图。是为了辅助自己大佬的思考,尽管他有不完善的地方,但是我们要把它在实践当中运用的时候不断的完善,不断的补充,以求达到尽善尽美。
走出了第1步你才会走以后的路,如果要等到条件成熟,也许条件永远都不会成熟。
(二)不要着急。
刚开始做的时候肯定因为不会或者说是不熟练,总会有拖延的地方,但是我们要记住一句话,一切都慢慢来,但是一定要有开始,给自己一个开端。
从容,不着急。
只要认真听课,抓紧时间,只要有一个开始,一定能够达成自己的目标。
如果你暂时还考不到自己的心目中的大学,可以复读再战,但是我们在求学的时候一定要把知识夯实,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
在小学的时候我们就学习过一课,如何写好作文,说的是列宁问老师怎样才能写好作文的一件事,其他的同学拿到作文题目都迫不及待的就写起来,而列宁总是先没有动笔,而是认真去思考他把作文纸从中间一折折为两半左边的写提纲,右边的写证据和材料,然后几天过去了,其他的同学都已经写好了,可是列宁还是不慌不忙的在写,等到交作文的时候,他总是第1个交作文,而且总是得高分。所以说世间事都是一样,慢工出细活,欲速而不达。
(三)夯实基础。
前段时间我看到有一个地理老师出的一道题目,上面是一张照片,有一座现代化的桥梁,桥头向远方延伸照片上有很多太阳能电池板和发电的风车老师问这座大桥是我国的哪个城市?表面上看起来这道题无迹可循,但是我们仔细观察桥上面是东西巷,而且太阳能电池板说明有日照风能发电,说明这个地方风比较大,那么我们就可以从桥的方向是向着日出方向的这些细节点来判断这道题的答案。
所以说,基础夯实,解决拓展题就会有迹可循而不至于茫然失措,找不着方向。
(四)要重视教科书。
1.一定要有这样的信仰:高中知识都是很多专家学者的经验总结,是需要吃透的。
对教科书、做作业要真正的重视起来,把他当做基础知识,把它学好扎牢。要把作业当成是课堂知识的延伸,做完后好好复习努力总结经验,记牢这些知识点不复习不总结,下一次再做作业就会忘记了前面的错误,重犯以前犯过的错。
学霸为什么作业做得好,知识记得牢,他是有了很多的知识积累,遇到相似的问题,都可以把以前学过的知识迁移过来就行,而你没有学好知识,没有知识积累,肯定做作业就没有那么顺畅。平时要多练,要把典型的题目总结归纳,做好知识框架图的范例,把它运用到知识点上,多练练习,写作文,然后认真写,认真改和分析,总结出规律,遇到类似的题目,你就可以按部就班下笔如流。大体上也可以交出一篇过得去的作文。比如说这位——哈哈哈
关键是自己的心态要摆正,如果说作文或者是做作业凭借着敷衍和交差的目的,那肯定也是写不好也做不好的。
2,不懂就问课本知识一定要一清二楚,扎扎实实。
没有学会或者自己不懂的话没有什么可丢人的,重要的是要谦虚要多问,要不怕自己丢面子,古代的刘邦就是这样(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总而言之就是要有耐心,不要着急,不要赶作业,赶时间赶功课,而要学一点,懂一点就通一点,完全掌握一点一滴的知识。把基础夯实日积月累,你就会慢慢的逼近目标。
看到这篇文章,如果你感到好。那就双击加关注吧!感谢!
请关注我的公号@潇湘剑儿在行动。大家一起学习,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