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中,朱棣和朱允炆俩在山中一座寺庙对话,孙若微充当了中间人的角色。只不过,多年未见,这叔侄俩要谈的话太多了。孙若微一趟又一趟的爬上跑下,把个小姑娘累的要死。
当朱棣见到朱允炆递过来的纸条上时,赫然印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确定这是秦制传国玉玺。这老哥一边叨唠着玉玺的故事,一边不忘补充当年靖难之役的时候,攻下应天,掘地三尺都没有找到这块玉玺,说的好像他发动靖难之役就是为了这块大印似的。
其实,明朝压根就没用过这块印玺。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年号洪武,明朝立国。作为权力的象征,明朝的大印是什么样的呢?
1、明朝印绶
可以明确的一点是,明朝并没有用使用秦制传国玉玺。
每个朝代刚刚建立的时候,往往伴随有各种祥瑞,也必然有各种人进献祥瑞。洪武元年,有一个名叫胡浮海的商人听说洪武大帝要刻制国玺,他便向皇帝进献了一块美玉,说是这块宝玉取自云南,从爷爷那一辈传过来的,祖辈人一再交代,这个不该是我们家私有,将来出现圣主,你要交上去,刻成国玺才是它的终途。
朱元璋先后刻了十七块宝玺,其名称分别为:皇帝奉天之宝、皇帝之宝、皇帝行宝、皇帝信宝、天子之宝、天子行宝、天子信宝、制诰之宝、敕命之宝、广运之宝、皇帝尊亲之宝、敬天勤民之宝、御前之宝、表章经史之宝、钦文之玺等。
到了明成祖时期,又增加了四枚,分别是:皇帝亲亲之宝、皇帝奉天之宝、诰命之宝、敕命之宝。
作为权力的象征,大印不是随便刻的,什么级别,配置什么印,这在历朝历代皆为规制。
按照明朝的规定,后宫中,只有皇后标配金册金宝,其他贵妃只有金册而无金宝。
但是朱瞻基当了皇上后,与他青梅竹马的孙贵妃没能册封成皇后,他便去找张太后,请求也给孙贵妃一枚印绶,祖宗规制从那个时候就被破坏掉了。
2、宋明时期的献宝
秦始皇的传国玉玺,根据史料记载,最后一次出现的时间是在宋朝。
绍圣三年(1096年),咸阳县一个叫段义的人,说是在盖房子挖宅基地的时候,突然从地里面迸射出光芒来,仔细清理后,发现是一块宝玉,做工还挺精致,正面刻有篆体字样。段义知道,这货肯定不是寻常之物。思来想去,最终决定上交官府。
宋哲宗听说此事后,下诏礼部、御史台对这枚玉玺进行校验。
蔡京率领一干翰林学士加班加点的忙了起来。
经清理后,发现这枚玉玺色绿如蓝,温润有泽,顶部为螭钮五盘,钮之间还有小孔,玉玺上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文。字体与李斯笔迹吻合,字体周围用龙凤鸟鱼装饰,是典型的虫书鸟迹之法,这种技艺,放眼大宋,怕是没人有这个水平仿制的出来,确定为始皇传国玉玺无疑。
北宋为此专门写了一部《检传》,里面就详细记述了这次勘验过程。
随着两宋的灭亡,传国玉玺再次杳无音信。
要说,大明朝还真上演了一次进献玉玺的滑稽事件。
弘治十三年,鄠县民有一个叫毛志学的人,在挖河的时候发现了一枚玉玺,上面同样刻着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但是这枚印玺的颜色和宋朝那枚不一样,这枚颜色发白,透着微青。
陕西巡抚熊翀激动不已,认为是秦玺复出,马不停蹄送往京师。
礼部尚书傅瀚是个见过世面的人,见到这枚印玺,就说道,自从秦始皇刻了这枚印玺以来,历代以此为国玺,关于它的得失都会详细记入史册。看看这块印,篆文与《辍耕录》等书上所记载的鱼鸟篆文不一样,上面的螭纽、文盘五龙、螭缺一角、旁刻魏录等更是差异甚大。因此这是一块赝品,说的陕西巡抚熊翀一愣一愣的,好没面子。
傅瀚进一步向明孝宗进言道,自秦汉以后,关于这枚玉玺的争夺都很激烈,因为很多人认为,谁能得到这块玉玺,谁就能拥有天下了,其实他们不明白,有民心才能德天下,对于那些得不到的,就刻了一个假的自欺欺人,贻笑天下。而我朝高皇帝对什么传国玉玺压根就不在意,根据实际需要刻了不同的印绶,分别用于不同的用途。足以成为受命之符,垂法万世。
明孝宗听了他这番话,更是对这个玉玺没什么兴趣了,一方赝品而已。
实际上,始皇传国玉玺一出,似乎并不能带来什么“祥瑞”。举个例子,当年孙坚找到了这枚印玺,袁绍听说此事后,就向孙坚讨要。
孙坚打心里不乐意献出去,奈何不是袁绍的对手,就讨价还价,最终袁绍给了孙坚三千兵马,换取了这个玉玺。但是,袁绍非但没得到江山,连老底都没了,而孙坚依靠这三千子弟占据东吴。
北宋发现这枚印玺后,过了三十几年,金兵南下,发动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正如傅瀚对明孝宗所言,“受命以德,不以玺也”。关于这枚传国玉玺,到底在哪里,自两宋后亦是众说纷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