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述
拾光APP是我的一个互联网创业项目,针对的群体主要是大学生和中学生,解决了他们学习的时候忍不住玩手机的问题。目前产品获得种子轮融资,在20+安卓市场上线,下载量超过60,000,微信关注量6,000+,微博关注量4,000+;产品曾获360应用圈、小米市场、vivo市场好评推荐;获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省赛金奖等多项大奖。
它的市场有上亿的用户,盈利空间也上亿;它的竞品有我要当学霸(上千万的下载量)、forest(百万下载量),但拾光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它的用户主要是大学生和中学生,他们有戒除手机上瘾,提高学习效率的需求,拾光能够帮助他们解决这个痛点。
产品分为倒计时设置、分时段设置、锁屏、挑战模块等功能。前三者解决了用户一次性、多次分时段时间管理的功能。挑战模块用于激励用户。
项目进行过程中遇到过很多困惑,包括技术难题、团队人员流失问题等。其中,面对团队人员流失,我们的解决方案是:使用各种途径去找技术人员,包括
- 1.校园高薪请人(找到了大神);
- 2.其他工作室挖人(最好的方法,找到了鱿鱼和王k);
- 3.社招(培训机构如刘k;已工作的人,如摩托罗拉Panda,失败);
- 4.甚至想过外包(但最终放弃,因为创业团队的技术还是得掌握在自己手中);
我的个人收获:
- 1.专业实践:全面学习和实践了一个互联网产品的从0到1,学会了做产品和运营;
- 2.管理能力:学习如何带团队,也收获了一群朋友;
下面为个人项目的详细分析
一、产品定位
这是一款时间管理类APP(工具型)。
二、目标用户
目标用户:大学生(尤其是考研党)、初高中生(尤其是高三生,尤其是二级中学学生)、需要高效率时间管理的上班族。
用户画像:20岁的大三学生小王是个考研党,但是复习一直没法进入状态。上课时控制不住玩手机,听不进课;到图书馆自习,一掏出手机,就玩了一上午,什么也没做。他感到非常浪费时间,学习效率极低,但是没有办法控制自己对手机的依赖。
三、使用场景
学习的时候,期末复习的时候,考研复习的时候,高三复习的时候,上班的时候。
四、需求分析
需求存在的背景:
- 大学生:62.5%的人承认自己对手机存在依赖症。每天使用手机3~8小时的人群占57%,使用超过八小时的占15%;
- 沉迷手机带来的问题:时间碎片化、生理、心理、人际关系、家庭冷暴力;
- 市场上现有app:重吸引、不考虑合理使用;
用户需求:用户做正事时,控制不住玩手机,效率极低,想要解决这个问题。
拾光满足了这个需求:
- 1)告别手机上瘾的现状,帮助用户想要解决“在工作时候忍不住玩手机”的问题,提高效率(锁屏幕,挑战制度,排行榜);
- 2)合理管理时间(计划表以及其便捷的导入方式,统计);
- 3)让手机更加高效地服务用户(白名单、个性化定制、大数据推荐)。
五、解决方案——拾光
产品功能:
- 1)设置任务,在设定时间内手机由智能机变成功能机(砖头,只能打电话、发短信);
- 2)自律和监督人两大模式:满足自律和他人监督(轻社交)的需求;
- 3)挑战板块:PK有奖励(实物、电子书、商家奖励等);
- 4)其他:
激励机制,如签到/积分/经验值/排行榜/根据排名不同白名单个数不同/挑战奖励;
自传播的分享设计(排行榜,强制解锁,挑战分享等);
产品目前处于1.0.9版本。
六、盈利模式
战略:先做工具,培养用户基础,用户流量做大后,再考虑盈利。
我们思考的盈利方式有:
- 1.企业合作,线下引流收费:为商家(如教育机构)引流(培训课程,实体奖品等);
- 2.增值服务:定制学习功能、家长服务费;——只针对初始家长监督版
- 3.锁屏界面进行app工具推荐,资讯推荐;
- 4.数据挖掘:使用手机情况的大数据,信息服务;
说明:挑战模块是由运营固化到产品上来的。事实证明,它的确能提高用户留存率,但对于实现盈利还是太难。因为用户线下引流转化率低;
后来我们又思考利用锁屏界面来进行资讯推送,但存在三个问题:
- 1.内容来源太难获取,需要渠道合作;
- 2.需要很多的人力物力长期运营,我们的人力物力不够。
- 3.资讯推送与我们的产品定位是矛盾的。我们希望帮助用户专心,却给用户推送信息吸引他的注意力?
总体来说,整个产品的定位就是矛盾的(见后文详细分析)。
七、市场规模
用户规模:根据2015年数据统计,在校大学生近4000万,高中生3200万,初中生5800万,共计1亿3千万目标用户。
市场潜力巨大,初期细分市场明确:培训市场13.2亿,考研机构有数百亿的规模。
八、竞品分析
1.时间管理类/效率类(直接竞争者)
1)forest(豌豆荚70万下载量),专心,花儿
- 优势:1.良好的界面设计,流畅的操作体验;2.以种树/种花的方式,让用户远离手机,利用了人的同情心。
- 劣势:1.以自制为主,依赖用户自觉性,无法解决深层次手机上瘾问题;2.功能相对单一,仅有倒计时设置;3.树一死,用户就不会再继续了;
- 盈利模式:收费下载;
“拾光”的优势:更丰富的功能,可设置时段(如上课时间),可参与挑战,更有激励性。
2)成长守护
- 用户分析:限制太大(功能包括锁屏、应用整理、上网引导、过滤网站、实时位置关注、安全区域提醒),被监督方不易接受,只适用于小学生;
- 优势:有家长的和孩子端,便于做用户数据分析。
- 劣势:1.目前市场上小学生的智能手机覆盖率低;2.产品反人性太严重,用户接受程度低(现在的小孩越来越个性、叛逆),即使被父母强制使用,他们一旦有破解方法,马上会一传十十传百传播开。导致漏洞修复是个无底洞;3.ios无法实现,且随着安卓5.0,6.0手机权限的减少,此类限制功能越发难以实现——这同样也是拾光面临的困难。
“拾光”的优势:更多地关注自律,用户的抗拒更少;工具简单纯净,关注时间管理;
3)我要当学霸
- 优势:1.用户量大(仅豌豆荚的软件下载量为1912万);2.功能有引爆点,
- 劣势:1.以自制为主,时间管理效用弱:过低的解锁条件,对于自制力不强者(尤其是初高中生),没有实际作用;2.现发展方向以社交为主,时间管理功能已弱化(对于工具类产品来说,太过复杂,影响体验);
- 盈利模式:与教育机构合作卖资料;为其他应用导流;
“拾光”的优势:1.自律加监督模式,更具有强制性,能提高软件使用者的自我控制能力,也能够为家长提供对孩子的有效监督;2.以时间管理为主,工具纯净简单,致力于改善用户的手机使用习惯;
4)功能机
不多说,它用起来确实太low了。
2.任务管理类(间接竞争者)
calendar,滴答清单,todolist等,任务记录,打钩完成等。
分析:任务管理类,与控制手机上瘾无关,与拾光解决的痛点不同,不构成正面冲突。
3.锁屏类(潜在竞争者)
单词锁屏(可背单词,适合英语学习人群),惠锁屏(给钱,用户体验差,只适合低端用户)。
分析:其他锁屏类专注锁屏、及利用锁屏界面让用户获利,与拾光的时间管理定位,不构成冲突。
九、拾光反思
为什么不做拾光了?我的原因如下:
1.拾光没有良好的盈利模式
以挑战模块为主的盈利模式太遥远,首先得有大量用户量才行。并且即使有了用户量,使用优惠券也不能保证引流。何况我们缺少资源和渠道去拓展商家。
而以专注为主的应用,也不适合引入广告。
2.技术实现问题
- 技术原因,Ios版本没法做,损失了一大半用户;
- 机型适配问题:即使对于安卓,很多机型的bug也无法解决;
- 未来随着安卓5.0到6.0技术,给予手机应用的权限会更少,此类手机限制功能越来越无法实现。
3.产品定位问题(根本问题)
“推开用户”的定位,与用户留存率、盈利之间存在矛盾,导致产品的留存率低、难以盈利。
案例:曾经有一个让人又开心又心酸的例子。我的社群朋友小土豆,使用拾光改变了自己的手机使用坏习惯,觉得拾光超级好。养成好习惯后,他就把它给卸载了……
哎,真是个美好的矛盾。
分析:
- 作为一个时间管理软件,我们想要帮助用户摆脱手机的吸引力,想要把用户推开。
- 作为一个App,它却应该千方百计吸引用户,让用户留存下来才对。
- 要找到能够盈利的平衡点,就更难了。
(我有一个没有机会尝试的点子,比如和罗胖的“得到”合作,在锁屏界面推送他的资讯,请问大家,这个想法有市场吗?
4.我个人的原因
- 教研室,要毕业,必须进来做毕设;
- 个人发展需求,我想要学习成长,完善我的思维体系。而小公司没有这样的条件,创业态下,没有外部刺激,每天疯狂工作,琐碎忙碌,会形成思维定势。
综上,我的思考是,
1.拾光只能作为我们的一个情怀产品,做做公益便是。除非有一天风口来了(投资人说2016年会来,并想让我们做家长控制模式,哎,技术问题没法实现啊)……流量和盈利模式来了,我们可能会考虑继续做下去吧。
2.探索过程中,我们的产品定位有过改变。最初是走家长监督道路(类似成长守护),相应的目标用户发展是:中学生——大学生——白领。但我们判断,反人性,难以保留长久的用户留存,最终是不会有市场的;
3.做纯工具不行,留存率太低,可考虑2.0探索社交,最好能够形成用户关系沉淀,或内容沉淀,如网易云音乐、微信读书的做法。
4.太多人想做效率类产品了,以为自己的痛点也是所有人的痛点,但效率类产品做创业太难,用户留存和盈利难,望创业者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