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应篇》中有这么一句话:“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
很多人以为这是成仙的一个数量基数,行善达到此基数就能立地成仙。愚以为这是对行善和成就道教果位最大的误解。
仙是一种果位,是福德圆满,人格超越的指称,不说成仙,这对我们来说过于遥远。我想谈谈行善,何为行善?
关于”行善“这个问题,我问过很多居士,有一部分人说自己在“日行一善”,我具体的问了一些他们“日行一善”都做了些什么?
大部分的回答总结起来就两个:放生、捐款。
这是行善吗?是,也不全是。
放生和捐款确实是大功德,是善行,但这善行夹杂了各种功利心还会有功德吗?
知善是善
首先第一点,想要行善就不能缺乏行善最基础的东西,知善,这是行善的根基。也可以说成是善心,佛家释为慈悲心。但是又有一些区别,我理解的知善是你在做一件自以为是”善事“的时候,确定以及肯定的知道自己在行善吗?
拿放生举例,有的人因随大流而放生,人云亦云,认为放生就是行善。
放生的行为是对的,这不能否认,因为放生的功德确实十分大。但是如果不顾生物习性,误将生命置于不宜生存的环境中,很有可能给它们带来噩运,这是其一。
其二,有些放生活动甚至还有可能破坏生态环境,导致物种灭绝。
在河里放生鳄龟,在公园放生蛇之类的新闻每天都有,这样的放生不仅对生态造成严重破坏,还有可能影响很多人的正常生活。
此外,野生动物、养殖动物体内还可能有一些危害动物和人体健康的病毒、病菌,如果不对动物进行检疫,随意放生,可能会造成这些有害的病毒病菌四处扩散。
所以很多人自以为的善行却种了恶果,这是行善吗?
有心为善却作恶,虽善不赏;无心为恶造善行,有恶不罚,这就是因果。
所以啊,想要行善,先要知善。
善行出于内心
《清静经》云: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着之者,不明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着万物;既着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真道,常清静矣。
行善就是一种德,而德是内在的、实质的、无形的、自然的,不是外在的,留驻于表面形式上的东西。
当行善是贪图果报和好处,那便是有了妄心,贪嗔痴三念生起,自然就会烦恼。有些东西往往你越是执着于获取,那你越容易得不到,世间事大多如此。
你何曾听过一个真正有德行的人公然标榜自己?越是有德行的人,越是恭谨,行善在他们眼里是分内之事,是属于生活的一部分。
会把自身善行广而告之的人,通常都是善心不纯之人,自满于自己所行之善事,生骄傲之心,伪善也。
就像有的人放生,是为了积攒功德而放生,并非发自自身善念而行,只为追求果报。
我曾听不少修士说,佛号或者咒文念多少多少遍就能得到很大的福报,有些经文读多少遍就能有大功德,我认为纯属无稽之谈,如果真那么神奇,语文教材里需要背诵的经典不如全改成经文吧,还背什么《滕王阁序》,背什么《赤壁赋》,每天背诵经文回向功德不是更好?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啊!
我们行善首先要有真正的善心,生活中坐卧之间、一言一行都要体现善的信念,而不是为了求得某种果报而刻意做出善的行为,追求利益果报而做出的善行,本质上仍然是自私自利的行为。
那这种刻意而为的善行是否能谈的上功德呢?
其实我是不想谈这个话题的,把话题延伸到这个点,本身就暗含功利了,但我还是简单的说下自己的看法。我觉得谈不上,无觉悟者何以妄谈功德?用功利心来行善那不是功德,就像修士们总谈论境界高低一样,修法而不修心,有什么境界可言?
所谓“为善修德”,行善其实就是做自己分内之事,见鳏寡孤独者帮之,见弱小被欺者助之,与人说话多一分谦逊,遇到烦心事多一分耐心,平日里把眼光放远一点,肚量放大一点,这些都是善行,不必执着于放生、捐款等大功德。
更何况百善孝为先,有些人对自己父母,祖宗尚且都不敬不孝,那你放生、捐款何用?
最后送大家几句话: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是非终日皆有,不听自然清静。
善恶本无明界,但存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