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每个对自己有要求的人,新年愿望上都会有关于阅读的内容。常见的一般都是“今年要读XX本书”之类。但是把阅读量作为唯一标准真的好吗?
我给自己订下的阅读量一般是在每年60本左右。实际阅读量这两年都稳定在八十多本的样子。
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我着实为自己的阅读量骄傲了挺长的一段时间——比如在参与过的读书活动中列出的书单我读过的能占百分之七八十(毕竟读书活动选的大都是些热门书籍),在一些群里被视为大神;比如每次同事朋友聊到某本大热的书时我常常都能插上几句,然后收获一批赞誉。
这些蜂拥而来的赞美让我就像脑中被植入电极的老鼠一般,不断刺激着我朝着更多阅读量的目标飞奔。甚至有一段时间为了刷阅读量,我还练习过“一目十行”的速读法,呵呵,我怀疑我眼睛的散光就是这么来的。
曾经,我为了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在“种子习惯”这个APP中设立了“每天看书20页”,到现在已经坚持超过850天。
当然,我也确实通过阅读有了一些实际的收获。比如通过阅读一些理财书籍,我摆脱了持续数年的负资产状态;比如通过大量读英语原著,我的词汇量从2000飙升到了上万;比如通过阅读健身类的书籍,我用更少的伤痛换来了六块腹肌。是的,前面那么多铺垫只是为了在这儿能让我秀一下自己的健身成果(敲黑板!划重点!)而已。
不过我在回顾自己近两年阅读过的书籍时常常会有“卧槽!怎么一点都没印象了!”这样的感叹。最扯的是我还有过两次把看过的书又买了一次的经历……我不是一个记性很好的人,所以我常常把原因归结为自己的脑容量不够大。
但事实上,在与一些强记的朋友做交流时我发现并不是我一个人有这种情况。大多数人对于自己读过的书能记住一个大致的框架就算很不容易了。
江湖传言,读过的书虽然内容记不全,但却会慢慢内化为你的涵养,成为前进道路上的助力。
哔了个狗!要是连自己有没有读过这本书都不记得,你真的觉得可以做什么“内化”?!
我也做过大片的读书笔记,门类繁多。从基本地摘抄、划重点,到总结、画脑图不一而足。最后我很好的验证了一句话“你看了那么多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有个理论叫做“低水平勤奋”,我想至少在读书方面我就属于这样的“低水平勤奋”的人。
我办公桌上只要能放得下书的地方就都堆满了书,kindle更是随身携带。我和身边的同事分享过一个数字:我办公室在11楼,平均每天上下电梯5次,加上等电梯的时间,每次我至少能读两页,这样我每年在乘电梯时就能读上千页的书。
我不勤奋么?至少我觉得自己是个勤奋的人,但读书肯定不是为了炫耀。我很佩服那些讲起话来谈笑风生,作起文章引经据典的人。那些被誉为大师的人往往都有可怕的阅读量。
但我并不是一个足够聪明的人,我还找不到将自己所读的书籍融会贯通应用到每日生活中的办法。
书籍如果进行最简单的分类,那就是两种:fiction和non-fiction。显然刷小说的速度要快的多,同样是四五百页的书,一本《白夜行》两天就能看完,但大多数人应该都不可能两天读完一本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吧。
我觉得阅读快感这件事和阅读速度成正比,但和阅读收获成反比。去年大火的《巨人的陨落》厚厚三本,足足将近1000页,但读客的宣传文案上全都是大写的“平均三个通宵读完”。你换本1000页的专业大部头试试?但后者或许能保证你专业不挂科,前者只会让你睡眠不足。(可惜我也只是读了《巨人的陨落》而没有尝试专业大部头的勇气)
所以我只好用笨办法——降低自己的阅读量,只读自己眼前切实需要的书。
或许这会被批评为太功利,但讲起读书,如果能够拿出来炫耀的只有阅读量,那我还是情愿功利一些。
以终为始,从眼前的利益出发, 把大部分的精力应用到目前需要的地方,根据想要达到的目标来列出主题书单,选择要读的书。
这样年阅读量可能会降到50本以下,但应该会有更好的结果,待我明年此时再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