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什么都没干,做饭,打扫卫生,整理换季衣服。辅导庞新源完成作业,口才班顺利完成,又卡在英语作业上了。
我现在很后悔给他选择的这个课外辅导。当初报名的时候一是因为庞新源从小就对英语很感兴趣,二是我觉得英语是工具学科而不是特长学科。
特长随兴趣,工具必须掌握。
因为时间原因,也没有认真考察对比,选择了小区附近的辅导机构。他们向我展现的是如何针对兴趣有的放矢的开发拔高,最主要是有英语话剧表演。庞新源喜欢玩儿,我也喜欢他喜欢玩儿。玩儿是孩子的天性,不能扼杀。
但随着深入学习,我发现这是一个真坑。不但有话剧表演,更有单词短语,难易程度几乎可以等同于小学四五年级孩子的教材课本。
而且他们不教单词,是的,不教单词,没有音标,拼读的铺垫,直接进入单词识记,句型掌握。周日两个小时的学习后,还需要大量的课下时间进行复习加强。也就是说,老师按教材划分课程进度,课堂内容,灌输学习。之后全权交给家长处理,跟得上就跟得上,跟不上就跟不上。
一个班级也就六七个孩子,有三四个孩子达不到老师课堂基本要求。
任何学习都应该是先有思维,先把握本质规律吧。语言学科,读背固不可少,语感也很重要,但如果全靠死记硬背有何意义?
每次辅导庞新源的英语作业,都是利诱开始,威逼结束。严格意义上,我算是一个虎妈。玩,可以,我陪你尽情玩儿。学,必须认真学。要么不开始,要么尽全力。
但庞新源很痛苦,他越痛苦,我越怀疑这种灌输学习背后的价值和意义,越焦虑。我越焦虑,庞新源状态越差,这是一种恶性循环。
我不能在中途对这门课程叫停,人生的坎儿多着呢,看见困难就躲着藏着,不行。
我也不能放任不管,听之任之,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
如何让庞新源跟上老师进度,不需要卓越,跟得上就行。思量再三,我今天和辅导机构老师进行沟通,大致内容如下:
1.高效在课内,而非课外。通过课外抢占孩子们时间和精力的课堂实在不是好的课堂。
2.我们所教学费是否只包括补习的两个小时,其他均属于家长的责任和义务?
3.有兴趣才有实效,孩子们从课堂出来的状态才是检测教师专业水平的最高标准。这里的状态即指知识能力提升,也包括精神状态是否愉悦。
4.家校合力,教师在专业性知识上引导,家长负责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品格三观的培养,如此才是和谐。
值得说明的是,即使如此,在补习班上,依旧有两个孩子很卓越。和家长交流后发现,他们即有心又得法,他们的孩子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教师都会成为群体中耀眼的存在。这更说明了班级中总有几个孩子是家长培养出来的,不是我们教出来的。
这更值得我警醒: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会给教师带来不同的挑战。把好学生教好不是本事,把所有的孩子在原有水平上都能有所提升才是能力。
我对庞新源的老师有这样的期待,我的学生家长们对我应该也会有这种期待。
短时间内我没有办法改变辅导机构的教学方式,那就改变我吧,改变庞新源吧。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总没有寄托在自己身上靠谱。想办法和庞新源一起打败这个困难!
最后吐槽一点:这个辅导机构专职教师责任心不算强,我猜他们是按课时拿工资。“做完”和“做好”仅有一字之差,但二者的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执行了但却不到位,只是走过场或者是纯粹地应付了事;而后者不但执行了,而且到位了,它代表着对自我目标负责、对上级组织负责,对公司利益负责。
激励人可以务“虚”:使命、荣誉、被看见、被尊重往往更容易让人全力以赴;更可务“实”:人们的欲望都需要金钱来满足,对于领导层而言,这是最容易操作的管理模式;再不济还有批评呢,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谁都会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有生存才会有发展。
这样梳理一下,班级管理或许可以迁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