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来,困扰自己的想法慢慢减少,渐渐开始体会到生命的真谛。
到了现在的年龄,走过了人生的大部分阶段,有过高峰,也经历过低谷,体会过喜怒哀乐,也有酸甜苦辣。前些年折腾得比较厉害,换了一家公司又一家,看多了身边朋友和同事的跌宕起伏、人事纷争,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渐渐的心境进入明镜止水的状态,可以反映和折射周围的一切,但无法影响到自己的心情。
这种状态放松且舒服,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心中了无牵挂,无事不可对人言,不带有负面情绪,也不会有狂喜和激动。
卢梭在《漫步遐想录》中写到,“假如有这样一种境界,心灵无需瞻前顾后,就能找到它可以寄托、可以凝聚它全部力量的牢固的基础;时间对它来说已不起作用,现在这一时刻可以永远持续下去,既不显示出它的绵延,又不留下任何更替的痕迹;心中既无匮乏之感也无享受之感,既不觉苦也不觉乐,既无所求也无所惧,而只感到自己的存在,同时单凭这个感觉就足以充实我们的心灵:只要这种境界持续下去,处于这种境界的人就可以自称为幸福,而这不是一种人们从生活乐趣中取得的不完全的、可怜的、相对的幸福,而是一种在心灵中不会留下空虚之感的充分的、完全的、圆满的幸福。”
年轻的时候,曾经想得很多,想得越多自己越不开心,应了杨绛先生的话:“想得太多,但书读得太少”。之所以现在没有什么烦恼,一定程度上与无所追求有关。该有的,自己都有了;还没有的,也没觉得自己有什么理由必须拥有。一旦对周围的一切无所求,生活就变得简单起来。有时候看到那些颐使气指的人,心里觉得他们挺可怜,外表的骄横,并不能掩饰他们内心的空虚;真正内心强大而充实的人,不需要凭借外在的蛮横来赢得别人的尊重。
听到一些讨论关于“茫然”和“缺乏安全感”,这两者似乎都挺遥远。记得自己多年前曾经历过后者的阶段,总是很焦虑,总想抓住一些什么,心情总是不能平静,内心也不得安宁,哪怕是大笑的时候,心中依然觉得有些东西不能释然,隐隐不安。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不知不觉压在心头的东西消失了,内心很坦然,不再有担心和忧虑,感觉充实而稳定,一切充满生机。
如果三观强大,对自己和周围的环境有清晰的认识,有源自内心的信念作为力量的来源,是不大可能茫然的,更不会缺乏安全感。
古今中外的各种研究,都传达一个相同的信息:快乐源自内心,很难来自于外界。现在很热门的心理学、灵修、哈佛幸福课等,都在从不同的方向向人类提供通往幸福之门的道路。
和一些朋友聊起近况,一致的感觉是无聊。到了现在的年龄,该有的都有了,没有的这辈子估计也不会有;孩子大了,我们又都是放养型的,不操心;生活似乎失去了目标,不知该干什么。养花、画画、旅游、读书、学钢琴、看电影……看似丰富,不过是为了打发时间。想想还有几十年,该如何是好呢?或者应该做些什么?
先知教育我们要做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我想了想,真正需要做的可能就两件事:读书和锻炼。这些年看书真的不多,惭愧,有深度的书,读得更少。一方面自己太懒,另一方面有深度的书在读的过程中需要思考,而自己喜欢让大脑维持在空白的舒适区,最好心灵上不要有牵挂。人不能放纵自己,大脑和身体都需要坚持锻炼,幸福来自高度自律。
除了读书和锻炼,真想不出还有什么是自己必须要做的。到了这个年龄,很多事情也看淡了,个人能改变的事情很有限。成功不代表自己真的很强,运气也许更重要;失败也未必是自己的问题,太多不可预测和控制的因素。所谓尽人事,听天命,只要自己努力了,尽到责任了,也就问心无愧。成败得失如何,真的不用太计较,也无法计较。
生命是一场旅行。在这漫漫长路上,终点在哪里并不重要,只希望用有限的生命,体验尽可能多的沿途绚丽的风景。当一扇又一扇门慢慢打开,一个又一个崭新的世界呈现在面前,当生命扩展到更广阔的天地,一切都有了新的意义。
世无定事,世事无常,正因为如此,人生才充满不可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