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克久拉霍性庙群天真无邪的少女
人类历史从远古至今,就一直伴随着这个“爱”的永恒旋律,而印度的性庙有着更深层次的内涵,是古印度文明发展到高层次时,对至真“性福”追求的真实写照。
印度的宗教既是纵欲享乐的宗教,又是自我折磨的禁欲主义的宗教;既是林加崇拜的宗教,又是札格纳特的宗教;既是和尚的宗教,又是舞女的宗教。----马克思
克久拉霍,这座距今以后一千年历史的城镇,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前来的是它大量源于昌德拉王朝留下的繁荣印记:众多的神庙和神庙上的大量性爱雕塑。在这些神庙群中,规模最为庞大的当属西庙群。几十万平米的西庙群公园,为树林包围着,在印度晴朗的天空陪衬下,和煦的阳光透过庙宇的间隙洒在庙宇外墙的雕塑上,天女像、米特纳像(男女交合像)在这样的氛围下,仿佛被一股神秘的力量笼罩着。
据说,昌德拉王朝在公元900-1050年,建成了85座坦多罗教的寺庙,后来被遗忘、荒废、甚至损坏;直到1838年,英国军工专家布特(Captain T. S. Burt)无意中发现,只可惜仅存22座庙。这些克久拉霍性庙分布在方圆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通常按区域分布划分为:东庙群、西庙群、南庙群。
在克久拉霍性庙中,西庙群是最主要的。不难想象,发现鹿野苑的英国考古学家康宁汉(Alexander Cunningham)于1864年发表的考察报告中,特别记录了其中872座雕像,多么令世人惊叹! 198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在印度,几乎所有的建筑,你都可以寻觅到性文化的踪影,尤其是在克久拉霍,性文化更表现的淋漓尽致。印度人就把这些各种性爱姿态的雕像坦然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在这些雕像前,我感觉不到丝毫的淫荡与放纵,有的只是对雕刻艺术的钦佩。
爱不是情欲的泛滥,而是要自我克制,性爱的最高境界就是无我无他无情无欲浑然忘我的状态。
印度人把性作为了哲学,更是作为了宗教予以崇拜,在他们看来,这是世界独一无二的爱,也因此有了印度著名的《爱经》。据说爱经的作者犊子氏是在严格的禁欲之后才完成的这部著作,他认为性爱是建立在男女双方共同需求和满足的基础上的完美和谐,不是男性单方的生理发泄,他认为完美的性应该是女性在性爱中获得超过男性更多的快乐。他认为性爱不是情欲的泛滥,而是要自我克制,性爱的最高境界就是无我无他无情无欲浑然忘我的状态。
爱经用哲学的形式诠释着性爱,在谈性之前用了很大的篇幅先谈论了“爱”。他说“爱”是身体、心灵和灵魂的体验。相爱的人更需要用心灵去彼此感应,用纯洁的灵魂去忠贞,而后用身体去体验天地合一的美好境界。
性庙群熟视无睹的少妇和孩子
性是永无终结的,人们将对性的信奉和拒绝当作决定灵魂存亡的措施,无论是印度教教徒还是佛教教徒都信仰转世的人生轮回说,认为人死后灵魂可变成人或动物继续存在。而性就是人类这种人生轮回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尤其印度教是继承了印度土著居民达罗毗荼人的生殖崇拜文化和雅利安人的自然崇拜传统而产生的一种宗教,他们都认为生殖与性欲就是人生最关键的连接点。
对神的崇拜,女性是神性方面的牺牲品
还有上台阶都困难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