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胡波的电影《大象席地而坐》让我们熟知了胡波的导演才华。但是更重要的是在之前阅读他的小说《大裂》使我更深入的了解具有意识流性小说的特性。
胡波的《大裂》中文学探寻的黑洞,和双雪涛的《翅鬼》所生活的黑洞是不一样的。双雪涛中小说的黑洞可以走通。而胡波所指向的黑暗洞穴没有尽头。最后折返,犹如人生的兜兜转转,带有空洞和落寞。
小说中的黑暗性催使我个人沉浸于小说,在黑暗中感受不到一丝光明。过了那么久再想到这本小说,抱有阅读这本小说的冲动。因为第一次阅读的时候,反思黑暗性掩盖了我对这部小说的理解。小说的文学特性太明显,自我阻碍没有深入到小说内核中。可能导演的标签,让我思维方式更偏向于感性思维。在最初的阅读中带着导演的影子,或者带着作者的影子来思考,来感受他的小说的魅力。
这也是我在近期反思,平时是有带有色眼镜来看待有标签性作者的文章。必须把自己放低来阅读这样文章或小说,没有高高在上的权力,即使你是消费性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