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贵胄,是才子,是情种。
他生在大学士纳兰明珠家,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因受康熙皇帝赏识,授一等侍卫衔,多次随驾出巡。但在他心中,这种亲近,可能暗藏对父亲的挟制。
他有四段不同的爱情,可初恋入宫,正妻早亡。纳兰的悼亡之音由此破空而起,成为《饮水词》中拔地而起的高峰,后人和他自己都难以超越。王国维赞其“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他“情深不寿”,英年辞世。有索影派人说纳兰性德是宝玉原身,乾隆阅《红楼》也大笑:"此乃明珠家事也。"
传说明珠罢相后,在家中读他的《饮水词》老泪纵横道:"这孩子他什么都有了啊,为什么会这样的不快活?"
今天(7月1日),是纳兰性德逝世335周年。“家家争唱饮水词”的热潮早已消退,但是冷寂之后,纳兰词仍然有着不可比拟的独特魅力。
浣溪纱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传说明珠罢相后,在家中读起容若的《饮水词》忍不住老泪纵横,叹息道:"这孩子他什么都有了啊,为什么会这样的不快活?"
幼抱捷才,仕途虽平顺,却不受大用的容若,恐怕也心知肚明——自己这御前侍卫的荣衔只是皇帝御座前的摆设。明是用来安抚功臣之心,暗地里却是用来阻止他父子权势进一步扩张。明珠的权势那样大,长子又是如此精明而富有才干。不把他带在身边,而放到六部去历练,万一羽翼丰满尾大不掉,对皇权来说是不小的威胁。八岁登基,深谙帝王心术的康熙怎么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对容若,明是亲近,暗藏挟制。可以说是明珠的权势阻挡了容若的仕途,任他有"经济之才,堂构之志"也只得匍匐于皇权之下,身不由己地成为皇帝和自己父亲政治较量的牺牲品。
他便时时落落寡欢,虽身在富贵之家,气质却逾近落泊文人。如此心意牵引付诸词章便满纸落寞。这一阕《浣溪纱》身世之感犹重。院子里的残雪映衬着月光折射在画屏上,使得绘有彩画的屏更看上去也显得凄冷。夜已三更,帘外月色朦胧,人声寂绝。不知何处落梅曲笛声响起,呜呜咽咽地惹断人肠。下阕是容若因笛曲起意,自伤身世的叹息。由词意看来,更应该是灵犀暗生的独自感慨,而不是朋友间当面的对谈倾诉。
浣溪纱
谁恋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她是曾经降临于他生活的女子,与他共度三年。由此他记得很多关于她的事。那年春日,他在轩下醉得醺然,恍惚中看见她走来,神色婉约的脸,走过来帮他把被子掖合。
他于醺然中静静看她,默默感动,不觉自身眼角眉梢情意。那时他自觉是不够爱她的,起码在这爱中间一直横亘着另一个女人,“她”的影子,落在他心里,如同河岸那边的桃花,映入眼帘,那抹妖娆,始始终终挥之不去。
那段少年不得遂意的情事,压得他心意沉沉。但他们夫妻的闺趣亦有,志趣相合也甚恩爱互重。在他兴趣好的时候,他也会手把手地教她临帖,陪她读书,同她一起玩一些雅致的游戏。像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那样,两人常比赛看谁的记性好,比记住某事载于某书某卷某页某行。经查原书,胜者可饮茶以示庆贺,有时太过高兴,不觉让茶水泼湿衣裳,留得一缕茶香。
好无言
十八年来坠世间,吹花嚼蕊弄冰弦,多情情寄阿谁边?
紫玉钗斜灯影背,红绵粉冷枕函偏。相看好处却无言。
这首词一说是容若写给青梅竹马的恋人的,一说是新婚之后,写给妻子卢氏的。我个人比较倾向于前者。没什么证据,只是一种感觉,这种青涩揣测的爱是属于年少恋事。
我一直在想,在容若的生命中,在卢氏之前,如果真的曾出现过另一个他深爱的女子,那么她应该是什么样子?又是否真的姓那个情意难当的"谢"字?
《饮水词》中那么多哀婉情思。或悔或恨,情衷未偿,容若的放弃显然是有外因掺夹,这种种矛盾痛苦实在不是成天对着一个爱定了自己的妻子,两情相悦可以衍生出来的。
古时男子传宗接代是为人伦大任。容若是明珠长子,这便注定了他的爱情永远要摆在家族的责任之后,无可逃避抗拒。容若在谢娘之后,心知必会有一个人来取代她,是谁并不重要。娶卢氏是责任还是需要?无从知晓。
虞美人
凭君料理花间课,莫负当初我。眼看鸡犬上天梯,黄九自招秦七共泥犁。
瘦狂那似痴肥好,判任痴肥笑。笑他多病与长贫,不及诸公衮衮向风尘。
容若第一个词集,取晏几道《清平乐》中"侧帽风前花满路"之句,名为《侧帽词》,刊行于康熙17年(1678)。后容若因倾慕顾贞观才学人品,将自己的词作交给他辑集,并嘱以“莫负当初我”之语。顾贞观果然也不负其所托,不但为其细心勘集,在吴中增订时,又引道明禅师答卢行者"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一语(出自《五灯会元》),为其更名为《饮水集》。
和顾贞观在一起的时候,容若更多的显露出性格中桀骜不驯的地方。他慷慨笑骂浑浊世道。有小人入仕朝堂,登上高位。正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有才之士却屡遭排挤。容若以黄庭坚,秦观等才高运趸的名士代指自己与顾贞观,自命仕途失意之人,甘心落泊。他不再是个循规蹈矩的贵族公子,放开礼教,放开身上背负的期望和要求,甚至放开风花雪月的柔软喟叹,他成为一个洁净刚硬的男子,如蝶破茧。能够沉着放纵做自己。
感觉上这应该是容若最锋芒毕露的一首词了,比"仕宦何妨如断梗,只那将、声影供群吠。"还要痛快淋漓,说牙尖嘴利也不为过。若是落泊文人如此说不免有酸溜溜的味道,听容若这样的贵公子如是说忍不住就很乐。好象,再一次穿过那些花繁叶茂的情孽,看到了容若孩子式的单纯和直率。如同《皇帝的新装》里那个说实话的小孩。就是那么直接犀利,那些名利何尝不像皇帝的新装呢?
采桑子
彤云久绝飞琼字,人在谁边,人在谁边,今夜玉清眠不眠。
香销被冷残灯灭,静数秋天,静数秋天,又误心期到下弦。
容若曾有恋人入宫,从《饮水词》来看,是无疑的事,而非一般好事文人的杜撰附会。从上阕首句"彤云久绝飞琼字"来解,即是写恋人在宫中许久没有音信传递,彤云即红霞,道家传说在仙人所居处有彤霞缭绕。玉清是道家所指天上的宫殿,"彤云"和"玉清"略通古典的人就会知道这是指天上的宫殿,容若以此来代指宫禁。
"香销"、"被冷"、"残灯灭"说明这又是一个不眠夜。当中情形意境很像林黛玉叹的"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三个词,三样寻常的东西,带出一副居家图,于平淡中显出精准的力道。
上阕"人在谁边"的反问,使得伊人不在自己身边的孤苦如一杯功夫茶,渐品渐深。下阕写自己在思念里度日如年的漫长等待,却不多言,只是将"静数秋天"这一心思用叠句强调,暗示了流光飞舞,虽然短小却强悍有力地表达了自己期待的心情。"又误心期到下弦。"一句,明写光阴的蹉跎流逝,却又用"下弦月"暗指了自己的心愿始终不能够圆满。
想必有人会置疑,说恋人既然已经入宫,怎么能够传递书信呢?平民百姓是不要想了,像容若这样的人还是可以这样做的。纳兰家是皇亲重戚,两人又是中表至亲,容若本人是皇帝的近卫,在这样特殊的身份和关系下,不但是书信,就是某些稀罕食物,在被允许的时候,方便的情况下,也是可以递送出来的。此事另一首《临江仙-谢饷樱桃》可为明证,自然这样的事不会频繁,更不会有露骨言辞。也正为如此,我们才能体会到容若相恋之苦。
采桑子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这阕《采桑子》所怀是人是谁,自然不会是卢氏。容若一生情事虽然不多却也不少。除却入宫的恋人,侍妾颜氏,正妻卢氏,继妻官氏,他和江南才女沈宛还有一段隐隐绰绰的轶情事。我觉得这首词不太像悼亡词,也不是写给官氏和颜氏的意思。当可在入宫的恋人和沈宛二人之间定夺。
上阕争议不大,总之是容若的自责自悔而已。心绪凄迷,四个字说破彼时心境。那么来看下阕:"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清宫制宫女入宫限十年,满则出宫听父母领回,自主婚嫁。期间遇到皇帝心血来潮,还有可能特赦一把,提前释放。像雍正年间,就有过放入宫的秀女回家的例子。因此与恋人作约虽然渺茫,以容若那种认死扣的性格,与她约定是有可能的。
容若当年在好友顾梁汾的牵引下,与沈宛相慕相识相知相亲,可惜因满汉两族不得通婚的朝廷禁令,明珠的反对而不得相守。临别时两人有约,也说得通。因此究竟这个"欢期"是在他挥别沈宛北上回京之时"强说"的?还是他与恋人分别是为了安慰对方所定的,都在两可之间。
"而今才道当时错"一句真挚袭人,是本词的"龙睛",纳兰公子的一声叹息不知又勾得多少人心有戚戚,念念于心。容若比我们勇敢,他是纯真孩童,敢于面对自己承认错,我们狡黠地羞愧着,心里想别人帮我们承认错。
容若借"落尽梨花"暗语永难相见,人与花俱憔悴。梨花落尽既是眼前之真实春景,也是上"满眼春风"造成的恶果,是"百事非"之一例。春风虽会带来满眼春色,有时亦可吹落满树花朵。容若说:"满眼春风百事非",陆游就叹:"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可见都是由父母或者外界的因素造成的感情缺憾。有感情的不能在一起,没有感情的一定要扯在一起,封建的家长惯会这样乱点鸳鸯谱。
《忆江南·宿双林禅院有感》
心灰尽,有发未全僧。风雨消磨生死别,似曾相识只孤檠,情在不能醒。
摇落后,清吹那堪听。淅沥暗飘金井叶,乍闻风定又钟声,薄福荐倾城。
《望江南·宿双林禅院有感》
挑灯坐,坐久忆年时。薄雾笼花娇欲泣,夜深微月下杨枝。催道太眠迟。
憔悴去,此恨有谁知?天上人间俱怅望,经声佛火两凄迷。未梦已先疑。
容若宿于寺舍僧房,不但不能遗忘世俗情孽,反而在清净中更勾起对亡妻的刻骨怀念,他的"有感"并非一朝踏破情关。而是在这种似悟非悟的心灰意冷中继续自我深陷,对前情更不能忘。
据1961年发现的纳兰致好友张纯修的手简中写道:"亡妇灵柩决于十七日行矣,生死殊途,一别如雨,此后但以浊酒浇坟土,洒酸泪以当一面耳。嗟夫悲矣!"可知卢氏落葬以后,容若的心情并没有平复的迹象。
根据第一阕《忆江南》词中"淅沥暗飘金井叶"的句子,大致可以推断出此词应当作于康熙十六年秋天,卢氏已经过世好几个月了。结句中的"薄福"是薄福之人,是作者的自称;"倾城"当然是指卢氏,中间那一个"荐"字,原意是指祭祀时的牺牲,《左传·隐公三年》谓:"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在这里容若把名词翻作了动词用。
第二阕亦写自己禅院枯坐,时日飞转,已是翌年,耳听得秋风秋雨消磨,心里前尘旧事如灯影飘摇。被禅钟经声惊动。耳中所听,眼中所见都是凄迷情景,更增添了惆怅。内心似悟非悟,像站在秋风原野上一片荒芜迷惘。全词意境语调如杜鹃啼血,声声切切凄凉到叫人不忍卒读。
容若的心境遭遇,很容易让人联系起《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书中宝玉悲伤黛玉之死,千回百转之后仍是出家做了和尚(后四十回虽高鹗所续,但前八十回已有暗示)。容若虽未出家,而自谢娘死后,更添加卢氏之丧,心绪全灰,也有趋向空门的倾向。所以有索影派人说容若乃宝玉原身,乾隆阅《红楼》也大笑:"此乃明珠家事也。"并非空穴来风。
附录其他诗词
01 |画堂春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02 |木兰花令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倖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03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逾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04 |如梦令
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
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
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
05 |临江仙
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湔裙梦断续应难。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06 |梦江南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07 |菩萨蛮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
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08 |赤枣子
风淅淅,雨织织。难怪春愁细细添。记不分明疑是梦,梦来还隔一重帘。
副标题: 古典诗词的美丽与哀愁
本文节选自《当时只道是寻常》作者: 安意如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