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美学观作为中国美学史的起点,托起了一颗美丽的太阳。以至于尼采都忍不住的赞叹《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
一 老子美学观—— “道” “气” “象”
中国古典美学体系的中心范畴并不是“美”,不能只抓住一个"美"字来研究中国古典美学体系,同样老子美学观的重要范畴也并不是“美”,而是“道” ”气“ “象”这三个相联结的范畴,因此我们也就由此来探讨老子的美学观。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在老子看来,万物的本体和生命就是道,就是气,那么“象‘(物的形象),也就不能脱离”气'' 和 “道”。否则“象”就成了毫无意义的东西了。
老子关于“道” ”气“ “象”的论述,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美学家宗炳讲”澄怀味象“ ”澄怀观道“ ,意思就是审美观照的实质并不是根据物象的形式美,而是把握事物的本体和生命。以至于后来发展出来一系列的说法:”取之象外“、“境” 、“境生于象外” 等观点。其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气韵生动”成了几千年来中国绘画的最高美学法则。
二 老子美学观—— “有“ ” 无“ ”虚“ ”实“
中国古典美学中有一条十分重要的原则,概括了中国古典艺术的重要的美学特点——艺术形象必须虚实结合,才能真实的反映有生命的世界。如中国书画家讲究布白,中国戏曲舞台上也利用虚实。然而这种美学特点最早则来源于老子的哲学。“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无 ”和“ 有” 的统一,“虚” 和 “实” 的统一。有了这种统一,天地万物才能流动,运动,生生不息。
三 老子美学观——“美 ” “ 妙 ” “味”
在老子的时代,美和艺术是专供奴隶主贵族享用的,老百姓经常吃不饱,穿不暖。再加上当时各国诸侯之间利用漂亮的言辞互相欺骗争夺,以达到驾驭对方的目的,因此老子站在一种狭窄的实用立场,而不是站在美的立场来否定“五音’‘ "五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所说的"拙",成了后代艺术家们竭力追求的一种审美趣味,审美风格。
和"美"相关联,老子还谈到了”味“。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这里的“味”已经成为了一个美学范畴,它并不是说是否定一切美感,而只是提倡一种特殊的美感,一种平淡的趣味。老子认为:“恬淡为上,胜而不美。”正是这种“平淡” 为后代人的创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想,在中国美学史和艺术史上形成了”平淡“这种特殊的审美趣味和审美风格。中国古典美学体系中,“妙”字是很重要的美学范畴,如书画有“神、妙、能”三品。而“妙”这个范畴正是老子提出来的,老子否定“美”,但并不否定“妙”。他称赞“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妙”出于自然,归于自然,必然超出有限的物象,如“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通向整个宇宙的本体和生命。
四 老子美学观——涤除玄鉴
“涤除”就是洗除垢尘的意思,洗去人们的各种主观的欲念,成见和迷信,使头脑变得像镜子一样纯净清明。“玄鉴”就是对"道"的观照。“涤除玄鉴”有两层含义:
一 、把观照"道"作为认识的最高目的。一切观照都要进到对于万物的本体和根源的观照,即进入到对于"道"的观照。
二、要求人们排除主观的欲念和主观成见,保持内心的虚静。
老子"涤除玄鉴"的认识论被后代人所应用,如前面所说的宗炳,他提出的”澄怀味象“、”澄怀观道“的命题,就是老子所说的”涤除“。宗炳之后,陆机,刘勰也把老子的”涤除玄鉴“引入到了文学创作里面,他们都认为虚静的心胸不仅对实现审美观照是必要的,而且对进行文学构思也是必要的。唐代刘禹锡诗:”虚而万景入”。由此可见,在中国美学史上,审美心胸的理论是一个影响很大的理论,这种理论虽然是由庄子建立,但它最早的源头确是老子“涤除玄鉴”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