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影响力武器
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环境形成了一系列的心理规律,这些规律促使我们对环境的变化做出快速的反应,达到保护自我保护族群的目的。然而社会的进步大大超越了进化的速度,在当今文明社会,人们仍然保留了那些在原始丛林中形成的心理规律,以至于有时候会做出一些非理智的决定。尔本书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揭示了这些规律,一方面教给了我们影响力的强力武器,一方面,也提醒我们防止被这些“武器”所影响,用理性来做出决定。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会想到另外一本书《思考,快与慢》,作者丹尼尔·卡尼曼告诉我们,大脑做出决定有两种方式。常用的无意识的“系统1”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作出判断,它见闻广博,使我们能够迅速对眼前的情况作出反应。但系统1也很容易上当,它固守人类原始的心理规律,任由一些错觉引导我们作出错误的选择。有意识的“系统2”通过调动注意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作出决定,它比较慢,不容易出错,但它很懒惰,经常走捷径,直接采纳系统1的直觉型判断结果。这个论点与本书所持论点不谋而合,即,人类有一套自然反应系统,它常常超越了理性主导了我们的决定。
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工具书,里面装着六个工具,以供我们在不同的情况下使用。那么写读书笔记当然要涵盖到这六个工具了,以下摘录了印象深刻的要点。
2. 武器一:互惠 —— 给与,索取,再索取
心理基础:负债感与感恩图报
当接受了他人的恩惠时,哪怕是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恩惠,我们心里都会产生负债感,就特别容易答应别人的要求。
案例一: 艺术欣赏中,一听可乐的作用
互惠原理能用作获取他人顺从的有效策略,原因之一在于它的效力实在太强了。有些要求,实在没有亏欠感,本来已定会遭到拒绝的;可靠着互惠原理,你很容易让别人点头答应。
案例二:克利须那协会先“施恩” 再“乞讨”
一个人靠硬塞给我们一些好处,就能触发我们的亏欠感。
案例三:小男孩推销巧克力棒,“拒绝-后撤”术
互惠试让步通过两条途径来实现相互让步。一,它迫使接受了对方让步的人以同样的方式回应;二,接受了让步的人有回报的义务,人们就乐意率先让步,从而启动有益的交换过程。
拒绝-后撤手法不光刺激人们答应请求,还鼓励他们切身实践承诺,甚至叫他们自愿履行进一步的要求。
对策
- 分清敌有+积极抵抗
- 恩惠用恩惠回报,诡计则不必回报
武器二:承诺和一致
心理基础:人人都有一种言行一致的愿望,为了维持自己在他人心中良好的形象。
案例一:邻居女孩的感情经历
一旦做出了艰难的选择,人就很乐意相信自己选对了。我们所有人都会一次次地欺骗自己,以便在做出选择后坚信自己做的没错。
案例二:战俘改造计划
在接受琐碎请求时,务必小心谨慎,因为一旦同意了,它就有可能影响我们的自我认知。它不光能提高我们对分量更大的类似请求的顺从度,还能使我们更乐意去做一些跟先前答应的小请求好不相关的事情。
案例三:兄弟会入会仪式
费尽周折才得到的某样东西,比轻轻松松就得到的人,对这件东西往往更加珍视。
案例四:虚报低价策略
先给人一个甜头,诱使人做出有利的购买决定。而后,等决定做好了,交易却还没最终拍板,卖方巧妙地取消了最初的甜头。
承诺一旦做出,就开始长出退来支撑自己。
对策
- 建立反击模式
- 反思承诺前提
武器三:社会认同——榜样的力量
心理基础:以别人(大众)的行为作为判断标准
案例一:“罐头笑声”
我们对社会认同的反应方式是无意识的、条件反射的,偏颇甚至伪造的证据也能愚弄我们。
案例二:宗教的“世界末日”论
在真相揭示之后,信徒失去了所有,只剩一条路,争取社会认同
案例三:目击暴力事件而不插手
一般而言,在需要紧急救助的时候,你的最佳策略就是减少不确定性,让周围的人注意到你的状况,明确他们的责任。
案例四:自杀新闻后,自杀率升高
“维特效应”,《少年维特的烦恼》一书的出名,引发了欧洲的自杀浪潮。
对策
- 对于伪造的社会证据,保持警惕感
- 不要盲目从众,注意到群体的错误。团队中的第十人。
Something else
《乌合之众》一书对社会认同有更深刻的解读,一旦加入到群体行为,个体的思考能力被削弱。
武器四:喜好
心理基础:人们愿意答应自己认识和喜欢的人提出的要求
案例一:特百惠家庭聚会
安利模式、传销模式、朋友圈营销等等,都是依靠熟人关系营销产品
案例二:销售员寄贺卡
博得客户的好感,更容易推销出产品
案例三:好警察和坏警察
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使得红脸(忠臣,好警察)更容易博得罪犯的信任。
对策
- 关注产品效果,而非推荐人
- 警惕故意博得好感,而后提出请求--> 互惠武器
武器五:权威——教化下的敬重
心理基础:对权威的服从
案例一:答题电击实验
面对权威的威压,我们很容易放弃理性的思考。甚至做出危害自己和他人的事。
案例二:护士用错药
很多情况下,只要有正统权威说了话,其他本来应该考虑的事情就变得不相关了。
对策
- 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 识别是否真正的专家
武器六:稀缺——物以稀为贵
心理基础:机会越少见,价值似乎越高
案例一:教堂短期开放
对失去某种东西的恐惧,似乎要比对获得同一种东西的渴望,更能激发人们的行动力。
案例二:摇号、房价调控、翻墙上网
每当由东西获得起来比从前难,我们拥有它的自由收到了限制,我们就越发想要得到它。
案例三:革命
一个国家在经济社会条件改善后,要是在短期内出现剧烈逆转,最容易爆发革命。
政府维持经济繁荣,也就是在维护社会稳定,因为一旦出现经济停滞或倒退,则政权岌岌可危。
自由这种东西,给一点又拿走,比完全不给更危险。
案例四:青春期孩子管教
管教前后不一致的父母,最容易教出反叛心理强的孩子。
案例五:超市疯狂抢购
参与竞争稀缺资源的感觉,有着强大的刺激性
对策
- 一旦顺从环境下体验到高涨的情绪,提醒自己:说不定有人在玩弄稀缺手法。
- 稀缺的东西并不因为难弄到手,就变得更好吃、更好听、更好用了
总结
本书作为一本经典社会心理学著作,风靡二十年而不衰,揭示了很多社会心理学规律,对个人或群体行为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和提醒作用。其实,书中讲到的一些理论我们在生活中也能切身体会到,只是没有人能这么系统地总结出来。这也体现出作者观察力和思考力的强大。
其实,影响力武器不止这六条,社会心理还有很多规律值得我们去挖掘。当然光知道还是不行的,既然读了这本书,我们就要好好利用起这些武器。还是那句话,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