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家会伤人,看到书名,心里一沉,家是温暖的港湾,怎么会伤人。之前有关注其它人写原生家庭给自身带来的影响,每个人在人生的路上,多多少少都受到原生家庭带来的好或者坏的影响。但是这些影响会在我们真正认识自我后,得到改善,需要极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接纳自己,正视自身的不足。
最近在研究武志红的书,第一本《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主题都围绕一个主题:感受,这里主要讲的是自己的感觉,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会忘记自我的感受,会被其它事物带入非真实的自我感受,都跟我们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目前只看了前两章,内容概括下,就是从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的维度,去分析原生家庭和新组家庭对他们的影响!
父母的原生家庭,对我们成长后寻找恋爱或者结婚对象有着千丝万缕的影响;
我们恋爱或结婚后,跟爱人的相处影响,又被各自的原生家庭的影子给影响着;
当我们成为父母后,与孩子的亲子相处,又受到了原生家庭的影响;
而当孩子长大后,我们对孩子的人生又或多或少影响着。
先说说我自己的家庭,我的原生家庭,父母陪伴很少,因为兄弟姐妹三人,父母生活压力大,一年到头,可能就只有七八天能呆在家里,大多数时候,就是忙着做小生意挣钱,家大多数就只是睡觉的地方,加之父母比较含蓄,从来没对我们表达过爱意(这是社会大环境决定的,爱的方式都很含蓄)。做为老大的我,需要给弟弟妹妹做饭洗衣服做卫生。妈妈过年时在家给我们做饭洗衣服做卫生,我心里都会觉得好幸福,未踏入社会前非常喜欢过年,只有在过年才能感觉到家庭的温暖。而父母平时对我们的教育就是饭后的教条思想,别人家的孩子多好呀,又爱看书,成绩又好,你看看你们每天就知道看电视,家也不收拾,那时就感觉父母对我们永远都没满意的时候,那个时候的我,每天就想着,把什么做好,让父母会心一笑,也表扬下我们,但是从来没有,所以从小到大,我一直在努力想把自己做的每件事做好,唯独高考,让父母开心了一次,因为村里考上大学的就两个人,其中一个就是我,另外一个考得跟我差不多,父母脸上终于有光了。感觉从小到大就是在努力让父母满意,按着父母的意愿,去努力考试,让他们二老在村里“抬得起头”(用父母的原话来说)。而从来没考虑过我到底想要什么,我这么努力的意义何在。
这就是我的原生家庭,我的自卑,就是从原生家庭带来的,如果有一个人否定我,我马上就把自己的所有都给否定了,所以我不爱笑,因为我的父母开心的为我笑过的次数屈指可数,到现在我还是不爱笑,比较严肃。
再说说我的结婚对象老公,老公追求那会,每天搞笑短信至少两条,总能让我开怀一笑,半年的时间,对他改观了,慢慢开始接纳他。有不开心的事,跟他说,他总能安慰我,帮我解决问题,从不给我压力。这些都是我内心中理想父母的原型。而第一次去他家,他的妈妈在家准备可口的饭菜,我觉得好温馨,这才是家的味道,我一下子被吸引了,这是我想要的家的感觉。这些都是我自己家庭所缺失的,所以愿意跟他一起走完我们的人生。
慢慢我们从相识到现在,有十年了,中间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与他的问题,我与他父母的问题,以及我与我们的孩子的问题。让我反思,十年的时间,我不可能一直像个孩子一样,让他来照顾我,他其实内心里也有个小孩,需要我去照顾,这才发现他的原生家庭对他也有影响。自从我当了妈妈后,我为这个家庭考虑的比他多,遇事我们会争论,说出自己的想法(虽然大多数都是在我说,他保持沉默),但是我相信将来某一天,我们能找到和谐共处的方法(在我的带动下,他能摈弃他的原生家庭带来的不好的东西)。对于感受这个东西,需要夫妻双方放下不必要的面子,有什么感受就说出来,让对方知道这样做,会让我感受不好,下次需要注意。
平时在家,对儿子,我会鼓励他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想干什么,都要说出来,不然妈妈永远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有想法就要表达出来,我觉得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比较重要,不要去压抑自己,从小学会释放自己的情绪,不把事放心里,先学会放,慢慢再会收,才能达到一种平衡,从小引导他,长大后对自己的情绪控制就能做得收放自如。
对于家庭的相处问题,以家庭会议为主,每个成员都要把对其它成员的意见提出来,以及现阶段家里的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想办法去解决(虽然目前遇到问题,都是我与老公私下商量解决办法,开家庭会议时,把规则讲清楚,每个人都必须遵守,因为儿子还小)。做以上努力的目标,是希望提供给儿子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生活的方面去影响和引导他。提供给他一种--家是温暖的港湾,父母是温和的,愿去如接纳他所有的缺点,同样他亦是温和,能接纳我们身上的缺点,形成互相包容的相处模式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