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终于来到了《去中心化社会:寻找 web3 的灵魂》主体中最后两个部分了,它们分别是 “灵魂诞生” 和 “结论” 部分,因为 “结论” 部分实际上没说啥,所以我们在这里也就一起聊完。
主体的第九部分其实说的是 SBT 的冷启动问题,这是任何新生事物推向社会,都会面临的问题。论文中提到了两种可能性—— “SBT 原型” 和 “社区恢复钱包”。
SBT 原型
这里笔者并没有冒进,还是参照了我们大多数事物发展的规律,先采取 “过渡” 方案先试先行。比如论文中谈到 SBT 很重要的性质之一就是 “不可转让性”, 但一开始的冷启动可能不适合一上来就利用这个特性;而是让初代SBT是可撤销、可转让的代币,其后才发展出不可转让性。
因为冷启动期间的主要目的不是要充分展现 SBT 的不可转让性,而是要让 SBT 尽可能地传播开来,就像这篇论文,实际上也有这个作用。
只要我们能够让一开始发行地 SBT 最终可重新发行为不可转让的 SBT ,那么一开始我们所担心的那些问题(主要是初代发行的 SBT 的结算以及转换问题)都不再是问题了。
社区钱包恢复
论文中的观点是社区恢复能力是安全可靠的,未来的 web3 钱包几乎必然要用到社区恢复机制才能确保安全。
目前的现状是:
- 今天的原生钱包缺乏社区恢复能力
- 人格证明协议具体部分社会恢复的特性,但是资产保管方面暂未赢得广泛的信任
- 托管钱包是去中心化的
基于这样的现状,社区钱包的实验阶段,也需要根据不用用户群体进行适配。比如,原来使用托管钱包的用户就不适合一开始就给空投不可转让的 SBT,而应该给它们可撤销的代币,随后等待社区恢复机制成熟,再将他们手中的可撤销的代币转换为不可转让的代币。
而对于原本就习惯 web3 原生钱包的用户,他们就非常适合原生的 SBT 的冷启动阶段,这些群体对于原生应用都有一种近乎痴迷的疯狂。通过他们的先行先试,也便于 SBT 在早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优化体验。
看到了么,这里我们再次看到了我之前在《通往去中心化之路》这篇文章中提到过的一个新生事物通常的发展脉络的影子:
创新产品 -> 极客 -> 专业人士 -> 普通用户
灵魂原型
这部分比较简单,主要说的就是在 SBT 冷启动阶段就可以引入一套规范。论文中列了一种可能性,规定由信誉良好的机构颁发的 NFT 和 POA 就不可转让;同时,对于使用冷钱包的用户,也尽量引导将其手中的代币置换成全新的 SBT,说白点就是要给到一个原生 web3 用户一个难以拒绝的理由以令他们张开双臂拥抱代表真正的 web3 的 SBT。
接下来就是整篇论文的结论部分了。
这个部分其实就谈到了三点内容:
- 整篇论文描绘的勃勃雄心,也只不过是 DeSoc 终极面貌的端倪
- 通往 DeSoc 的道路上,有着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和挑战,需要大量实验推进发展进程
- 学习对社会关系编码,似乎是一门必修课
最后,我也引用一下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 1932 年裁军会议上的一段话表明一下心境:“人类组织能力” 跟不上 “其技术进步” 的步伐,就如同让 “一个 3 岁小孩手持一把剃刀”。
到这里,我们就通过包括这篇文章在内的总计七篇文章把维塔利克·布特林的《去中心化社会:寻找 web3 的灵魂》这篇论文大体聊完了。里面还有很多东西没有深挖,我通过这几篇文章也仅仅是开个头,很多东西我暂时也理解不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到原文中再去细细品味一番。
我把最近这几篇文章列出来,方便列位查阅:
- 《维塔利克·布特林的一个惊人构思》
- 《信任基石》
- 《通往去中心化之路》
- 《吸血鬼攻击(知识点补充)》
- 《共创模型》
- 《去中心化社会面临的两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