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史共为3期内容。本季节目中,我将讲述印度历史中的重大变革,以便大家在下一季印度神话中更加深入的了解印度的神话故事。(参考书目:《不可不知的印度史》、《印度通史》)
众人印象中的印度总是穿着袈裟的。印度的每一个历史进程都伴随着一个重大的宗教变革。故本期我会以宗教为时间轴阐述这段历史。
哈拉巴文明是印度史前的第一个文明,公元前2200年?,发展到了顶峰。出现了农村和城市建筑,富人与穷人的阶级。在此阶段出土了印章文字。那些刻在印章上的文字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辟邪的符文,另一类表示对神的崇拜。但这时候的印度并没有明确的宗教信仰,淳朴的土著居民创造的哈拉巴文明存在约600年,之后或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变,哈拉巴文明神秘的消失了。当不可避免的洪水冲击了城市建筑后,城镇渐渐的变成农村,一切又回归到了史前时代的样貌。
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迁移到印度,带来了吠陀文明。实则,婆罗门教的诞生,离不开印度土著人民的一段血泪史。起初,雅利安人与印度土著人和平相处,那时社会只有三个阶层:武士、祭祀和部落民。但随着人口的增多,雅利安人对印度的领地需求越来越大,围绕着领地争夺不可避免的发生了战争。印度的土著人民战败了,臭名昭著的种姓制度成为了雅利安人和非雅利安人的界限,其中有不可逾越额阶级规则。
婆罗门教的祭祀们定义的种姓制度根据佛陀的身体将人分为5类,婆罗门掌管神权,主持宗教祭祀活动,同时又垄断文化和教育特权。第二个等级刹帝利,相传是由王室演变而来,属于军政领导人物,握有实权,负责征战和管理国家。吠舍指原氏族成员。最后一个是首陀罗。
(业与轮回这两概念是种姓制度的基础。)
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随着经济的提升,人们逐渐不满婆罗门僧侣的统治,无数新兴教派开始萌生,沙门思潮开始产生,这是印度哲学史上百家争鸣的时代。最为出名的是佛教和耆那教。耆那教主张苦行,通过过度的抑制欲望来达到修行的目的。佛教我想不必我介绍,大家都略有耳闻,这是一个慈悲为怀的宗教,高度的包容性,吸引了很多教徒。
公元前6世纪,波斯帝国吞并印度,但随后波斯又被亚历山大帝国打败,亚历山大帝将印度收纳为亚历山大帝国的疆土,这位著名的君王,我在讲述埃及史中也说过一期。亚历山大的入侵,让当时的印度局势一度非常混乱,西方文化的入侵,带来了希腊文化。一位名叫旃坨罗笈多.毛里亚的人英勇反抗,夺取了当时摩羯陀国王的宝座,开创了著名的孔雀王朝。
孔雀王朝中最为出名的是阿育王,他是旃坨罗笈多的小孙子,正是这位君王,开启了印度佛教的时代。将印度带向了一个繁华的顶峰。阿育王在位时期,对佛教的推崇上升至国教的地位。高度的宽容政策,让这位国王饱受民众41年的喜爱。
阿育王晚年大力推广佛教,对佛教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其逝世后,孔雀王朝和佛教一同开始在印度衰弱下去。
后来人们开始追寻过去的辉煌,再次开始推崇婆罗门教,在婆罗门教的教义上,再与其它宗教相融合,开启了印度教时代。
本期节目中,我讲述了印度从史前的哈拉巴文明到婆罗门教再到佛教的过度。下一期我将讲述佛教到印度教的一个转变。更多的故事可以关注我的微博:两分钟读神话,细品历史,趣读神话,我们下期见了,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