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论语》述而篇第八则。
1、原文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译文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说:“不心愤求通,我不启示他。不口悱难达,我不开导他。举示以一隅,不把其余三隅自反自证,我不会再教他。”
上章言孔子诲人不倦,编者以本章承其后,欲学者自勉于受教之地。虽有时雨,大者大生,小者小生,然不沃不毛之地则不生,非圣人之不轻施教。
傅佩荣注解
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懂而懂不了,我不去开导;不到他努力想说而说不出,我不去引发。告诉他一个角落是如此,他不能随之联想到另外三个角落也是如此,我就不再多说了。”
“愤”是指想懂而懂不了,心中难免愤愤。“悱”是想说而说不出,脸都涨红了,这时特别需要老师的指点。
孔子的原则是,学生一定是自己感到困惑,想了很久还想不通,才向老师提问。此时只要老师一说,学生便会终身记得。所以作为学生,凡事要自己先思考。如果不动脑筋,只是随便听一听,老师说得再多也是枉然。
“隅”指房子的角落。看到一个角落的情况,就可以推想出另外三个角落,就是所谓的“举一反三”。我们在学习时,如果对事物有了了理解,就要设法去推理,把握住类似的情况。
孔子很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理解过程,这是孔子教学的特色,值得今人借鉴。
一名好的老师,会启发学生如何自己找到答案。在学习中,我认为好的老师会带着你应用,而不是单纯传授技巧。毕竟大厨和二厨虽然只差一步,却是天壤之别,如果你不亲身去实践,那么永远不会掌握。
在学习雅思中,我也有了心得。以前觉得就是掌握方法然后生搬硬套,机械化做题。所以学雅思在我看来是很枯燥的事情。后来,一位老师讲了 学雅思,目的是模拟你在外国的情景,如果现在用中国思维,那么考到了7,在国外生存也是艰难的。所以,老师带我们一起开脑洞,真正体会国外那种批判活跃的学习氛围。我感觉非常快乐,很充实。很幸运遇到了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