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跟我一样,无聊的时候特别的喜欢翻看别人朋友圈,一边看一边还自己在内心默默吐槽。
最近发现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启了微信仅展示三天朋友圈的功能。尤其是当你点开某个人的朋友圈,然后往下拉等待数据加载的时候,突然,映入你眼前的是“朋友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时,你会作何感受?
是不是有点小失落,是不是彷佛听见对方在说:让你受惊了,我其实没有屏蔽你哦;呵呵,比起看到只有一条横线划过的滋味,这确实算是比较蛮委婉了。
而我更好奇的是,那些开启此功能的人内心是怎么想的?难道是看破红尘不想玩朋友圈了?
简单的说,在朋友圈仅展示三天的内容也是有好处的,就是阅后即焚。
比如对那些发了朋友圈过段时间又想删了的人来说,现在有了仅三天可见的功能,就不用那么麻烦一条条去删了,多好。
其实仔细想想会发现,越是想隐藏自己的人,反而是更渴望被关注的人,内心孤单感更强
在对比了几个在TA自己朋友圈了有设置此功能的的朋友后,发现有一个共同点:
这些人大多都是以往在朋友圈里情绪比较活跃的小婊砸,哦,不,是朋友。
你几乎不可能发现一个平时不怎么浪,朋友圈穷的只剩下转发内容的人突然来个仅!三!天!可!见!
那就奇怪了,怎么平时朋友圈里晒生活,晒幸福,晒娃,满眼望去都是诗的远方的TA,现在又想着要过起陶渊明的生活了呢?
为此我特地去做了一番调查:有研究报告指出,一个人在朋友圈的样子更接近他本性里面的隐性性格。
爱发朋友圈,内心期待他人的点赞和关注,就像一个孩子通过哭喊想要得到大人的关注一样。孩子总是高估了别人对自己的兴趣,一旦得到的关注低于自己的内心,就会失落。
而我们在社交网络期望引起他人关注的的方法是发出各种信息,改变静止的状态。我们不停的更新状态,也感觉自己仿佛到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而无论是选择只“展示三天朋友圈”,还是关闭朋友圈,都是打破静止的方式,表示了一种改变,表面上看这只是一种自我保护式的隐藏信息,不想被看到更多,但是实际上,在社交网络的每个改变的举动,本质就是想引起关注。
有一句话说的好:每一个成人的内心都安住着一个小孩,那是童年的自己。这个小孩渴望受到关注、渴望被理解。
还有就是在逐渐鱼龙混杂的朋友圈中,为了适当保护自己隐私
在QQ空间霸屏的十年前,诶,又回想起了当年晚修课,在那个安静中又带点喃喃细语的接头交耳声的教室里,低下头,一只手靠附着课桌,一只手拿着诺基亚刷着QQ空间的夜晚。那个时候,在朋友发表的说说或是空间留言里面,都能不时的看到陌生的不是共同的好友在底下留言,这说明QQ还是一个不仅限于熟人之间的一个平台。
显然现在微信跟QQ不一样,朋友圈仅限于共同好友之间的相互评论,而微信给人的感觉就像是,由最开始玩微信时的熟人圈到半熟人圈的加入再到最后三分熟,一分熟的人全部混杂在了一起。这是网络社交圈扩大的必然趋势,陌生人社交与熟人社交两大细分领域界限逐渐模糊。
而这也同时引起了一些人对隐私保护的重视。
比如,我同事告诉我,最近有一个喝某某奶昔就能瘦身的挂着小众创业的头号的人加了她微信,第二天早上起来上班途中打开微信,看到微信首页下方”发现“标着个红色的”1“,很兴奋,打开一看,原来是昨天加她微信的那个人在她半年前亲戚家晒娃的那条朋友圈下面留的一条评论:这是你儿子吗?真可爱;当时就把她吓得毛骨悚然,立马把那人拉黑了。
也有少数派,表面上是在隐藏自己,实质是安全感崩塌了而不得已做出的举动
你选择设置“仅展示三天朋友圈”的功能,是否表明你想选择性的展露自己,而又不想被更多你不信任的人做出过多的研究和解读。更进一步说,此时的你,是不是内心的安全感已经逐渐被所发的朋友圈一点一点瓦解,这时你内心那个每当在不安的时候就会发出警惕信号的声音又出现了,就好比当年将真心都掏出来给另一个人时最后却换来无比伤害,于是乎,你开始要做出收敛的举动了。
这种自我保护意识下选择的隐藏,让我想起了大学时同班的一个女生,她一个月能回两三次家,如果说她家在隔壁城市也就算了,但是她家离学校还蛮远的,这让我觉得很不可思议。后来听她自己说才知道,原来每当她感觉自己在外面受到了冷落时,就会有想回家的冲动,哪怕是回去歇息那么一下也好。
适度的在朋友圈隐藏自己与回到家的港湾避风倒显得颇有几分相似。最怕就是一时心血来潮发个朋友圈,事后又怕别人过度的解析你,议论你,真的去跟朋友圈较真你就输了。
当然,还有一些人会说,我发朋友圈就当只是玩玩而已,何必那么认真呢?
只是,当刷朋友圈成为了你唯一打发时间的方式时,你要知道,那是源于对无聊的恐惧。想要成为二八定律那20%的人,你需要做时间的掌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