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中有所谓“七年之痒”的说法,是指婚姻往往在七年后会进入一段倦怠期。在这个阶段,夫妇之间互相审美疲劳,容易发生背叛的危险。
这个词语最早来源于1955年的美国影片《七年之痒》。任何动物都会有喜新厌旧的感觉发生,而人是高级智慧生物,与其它动物截然不同。若夫妇二人一起以智慧去面对这一阶段的情况,认真经营婚姻,一旦度过危险期后,会使爱情升华为亲情,达到白头偕老的境界。
事实上,能够长期保持下去的婚姻,往往是责任感起重要作用,而非单纯靠情感。如果人的理性战胜欲望,那么婚姻当然可以保持,如果不能的话,婚姻就岌岌可危了。斯蒂芬·茨威格的小说《灼人的秘密》,反映的就是一位处在婚姻倦怠期的妇女,如何在儿子误打误撞的帮助下,收回迈出去的一只脚的。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诗人、戏剧家。他出生于维也纳一个企业主家庭,1899年中学毕业后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1903年获博士学位。他青年时代去西欧、北非、印度、美洲等地旅行,并结识了罗曼·罗兰、罗丹等文艺大家。
一战期间,他流亡瑞士。1934年,也就是希特勒上台的次年,他移居英国。1938年入英国籍,不久离英赴美,1940年又流亡到巴西。流亡中的茨威格目睹欧洲的沉沦,深感绝望。1942年2月22日,他和第二位夫人在里约热内卢近郊的寓所内一起服毒自杀。
在茨威格的作品中,《灼人的秘密》虽然不算最经典的,但也能充分体现出茨威格小说创作的特色:文笔细腻,语言生动而简洁有力,栩栩如生地描绘人的内心世界,展示出激烈的情节冲突和心理冲突。还有一点不为人所关注的是,在故事背后,都体现了针砭时弊、呼吁道德重建的精神。
一、欲念与责任、放纵与理智,妈妈与孩子一起走过险滩,一起成长
《灼人的秘密》讲的是,一位年轻的母亲马蒂尔德,带着生病的儿子埃德加去塞默林疗养。在这里,还有一个人称“女人猎手”的男爵在度假。百无聊赖中,他准备结束在这里的行程。马蒂尔德的到来,令他眼前一亮,他立即将年轻漂亮的母亲锁定为目标。
起初,马蒂尔德表现出一副冷淡、高傲的样子,一心只顾着照料孩子,根本不搭理男爵。不过,这难不倒无所事事的风流男爵。为了接近猎物,他采取迂回战术,先讨好小男孩,与小男孩交朋友。
埃德加被母亲管束得很无聊,处在郁闷的状态中,男爵主动示好,他很高兴。从男孩这里打开突破口,男爵成功搭上了年轻的母亲。于是,正处在婚姻倦怠期的年轻母亲很快也被男爵吸引。
两个人开始寻找机会幽会。这时小男孩就成为他们的障碍了。小男孩虽然不明白两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但突然被男爵冷落,深感耻辱,决心报复,所以处处追踪、破坏那一对近乎干柴烈火的情人。
就快要到男爵离开的日子了,两个人的关系也快要成功了。就在男爵将要得手的那天晚上,小男孩误以为男爵要伤害、绑架妈妈,所以奋不顾身出面跟男爵打架。事情败露,男爵气急败坏地走了,马蒂尔德也恼羞成怒、利令智昏,逼着儿子写信向男爵道歉。
男孩不接受,愤怒和绝望中,独自离开了疗养院,坐火车去了他的祖母家。一家人都在为了找孩子而奔忙,夫妻两个最终在祖母家找到了埃德加。
在父亲的严厉质问下,小男将要对父亲和家族说出母亲的秘密时,母亲用眼神和儿子达成默契。儿子也有所感悟,遂将私自离开的责任揽在自己身上,保护了母亲的声誉。而母亲也放弃了出轨的念头:
“他感觉到了她的吻,也感觉到了她的泪。他温柔地回应了母亲的爱抚。就当做是和解,当做对他缄口的回报、感激吧!多年后他才认识到,这泪水是这位老妇人的誓言:从现在起,她只属于他,属于她的孩子。这意味着她要放弃放荡的生活,与自己的欲念诀别。他不知道,她其实也很感激他,把她从无益的放荡生活中解救出来。她用拥抱把爱的亦苦亦甜的负担交给了他,像是一笔遗产。”
《灼人的秘密》表面上讲的是一个年轻母亲出轨不成功的故事,实际上也讲的是一个母亲与儿子的共同成长:男孩通过这次的经历认识了周围真实的世界、认识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情感世界,母亲通过这次事件意识到所必须放弃的东西和担起的责任。
二、外来诱惑可以抵制,来自内心的诱惑更致命也更难以抵抗
文学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社会,并通过人物命运来表达作者理念的。与《灼人的秘密》相对应的,茨威格还有一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在这一篇小说中,茨威格塑造了一个控制不住自己的激情的可怜女人——她连名字都没有,本文称作“陌生女人”。
陌生女人生长在一个单亲家庭中,童年生活非常孤单和贫困。这时,作家搬来成为她家的邻居。她很快被风度翩翩的作家迷住了。当母亲随继父搬家到别的城市的前夜,她甚至逃出来准备和作家私奔,只是因为作家身边有别的女人才作罢。
她不得不跟着母亲、继父在另一个城市度过两年的孤独生活。等到她成人了,她孤身返回维也纳,并找到机会委身于作家。作家和她同居,但既没有认出她,也没有珍惜她。
陌生女人委身作家之后,就怀孕了。她不愿告诉作家,因为她深知作家不会承认这件事。她选择自己在一家环境极其糟糕的妇产医院生下孩子。得不到作家的人,她就把孩子当成作家的化身来热爱。为了抚养孩子,她做起了皮肉生意。
她的命运曾有一个转机:一位有财产有地位的老鳏夫包养了她还要娶她。不幸的是,在一次社交场合中,她再次遇到了作家,并在作家的勾引下,不顾老鳏夫的颜面随他私奔,自然也就失去这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可悲的是,作家这次仍然没有认出她来,还给她过夜费。最后,陌生女人的孩子死了,在悲痛与贫困中,她自己也病死。在死之前,她给作家写了一封信,告诉他自己悲剧的一生。
造成陌生女人的人生悲剧的根源,首先在于那个不负责任、处处留情的作家。他长期单身,却到处沾花惹草。什么样的女人都敢于勾引,对于陌生女人的投怀送抱也来之不拒,可以说是当时欧洲社会寻欢作乐、醉生梦死人生观的体现。
其次,陌生女人自己要承担悲剧的大部分责任。她虽然早年丧父,但母亲找到的继父对她并没有不负责任。但她自己一次次不负责任地任性选择,最终导致自己的毁灭。
如果说最初她爱上作家,是由于父亲早逝造成的“恋父情结”,那么在成人之后,她不顾母亲和继父的反对,自己返回维也纳委身于作家,这就是她自己选择过于轻率了。
后来,她遇到的那位准备娶她的老鳏夫,人其实是不错的。老鳏夫不计较她的出身和过去,对她和她的儿子都非常好,这本是她改变自己和儿子的人生的机会。但就在一次社交活动中,她又遇到这位作家。在作家的勾引下,她竟然不顾老鳏夫的颜面抛弃一切跟他走了。
一个小女孩,为了爱情不顾一切还可以原谅,但作为一个成年人、一个母亲,这样任性就不好理解、不可原谅了。她的选择,导致自己的经济状况始终不能转变,直至儿子的死亡和自己的死亡。作者给陌生女子安排的结局,就表明了他对陌生女子的态度,以及对陌生女子悲剧背后的整个社会道德状况的痛惜。
马蒂尔德和陌生女人相比,他们诱惑的来源不同:马蒂尔德的诱惑来自外界,自己是有所觉醒和抵制的,而陌生女人的诱惑,实际上是来自内心深处。虽然归根到底还是受外部的影响,但其思想已经被外部所熏染,所以,即使没有外来压力,自己把自己一生年华耽误了。
三、通过塑造人物形象,茨威格表达对社会道德衰败的不满
绝大多数人都会把这部小说当成是一个家庭伦理小说。但这未免辜负了作者在故事背后隐含着的警世、救世之心。当然,背叛家庭红杏出墙的事情,任何时代都有,区别就在于,这是一种时代风气还是个别现象。
对于本书作者斯蒂芬·茨威格来说,他对于自己所处的时代甚是不满意。茨威格是在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的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经历了一战的大变革,对于战后社会道德的衰败是痛心疾首的:
“我自信对历史比较熟悉,但据我所知,历史上从未出现过与此类似的疯狂时代,通货膨胀的比例会达到如此之大。一切价值都变了,不仅在物质力面是如此,国家的法令规定遭到嘲笑,没有一种道德规范受到尊重,柏林成了世界的罪恶渊薮。酒吧间、游艺场、小酒馆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
社会经济的衰败导致道德的衰落,他痛心地指出:
“在当时柏林的任何一所中学里,如果一个女孩子到了十六岁还是处女,就会轻蔑地被看作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每个姑娘都愿意把自己的风流韵事公开张扬,而且觉得这种风流事愈带有热带的异国情调就愈好。可是这种充满激情的性爱最令人反感的是它的可怕的虚伪性。其实,这种随着通货膨胀而进发的德国人的恣意纵欲无非是一味追求时髦而已。”
道德规范不仅对于一个社会是重要的,对于每个人也是生存的基本保证。因为道德衰败,德国社会在一战后急剧转下,导致在不到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里,另一场更为残酷的战争又开始了!
两部小说对比着看,我们发现,茨威格用他的小说笔下不同命运的人物形象来警示世人:每个人都应该承担起自己的道德责任,才能有美好的生活,这个世界才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