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进科室的走廊,就听到一阵“呜呜”的哭声。只见楼道右侧的候诊椅上,坐着几位中年妇女。其中一位一边抹眼泪一边哭泣,旁边的几位,似乎正在安慰她。
“又在抢救病人吧。估计,患者是不行了!”我这样想着,就加快了脚步----赶紧换好工作服,接班。
进抢救室,床上躺着一位男子。护士小丽告诉我:“才39岁,从工地的高楼上摔下来了!”她一边推着抢救药,一边不无遗憾地说。
“真是悲惨!怎么会这样?唉……”我感慨着。
患者的身体表面并没有发现受伤的痕迹,一滴血、一个擦破、划破的伤口,哪怕是一道浅浅的划痕,都没有!再进一步了解得知:患者被送来时就已经不行了,瞳孔散大,呼吸心跳停止,已经达到了临床死亡的标准。也说不好“过去”了多长时间。总之,从坠地到送至医院,这之间已有半个多小时的时间长度。也许是内脏的大出血,或者,是颈椎折断什么的,估计当时就没了呼吸。
全力抢救了一个多钟头:气管插管、呼吸机维持呼吸、心脏按压。全部无效!39岁的生命,就这样“陨落”了。
又等了半个多小时,患者的父母终于赶到了。都是七十多岁的老人,走路摇摇晃晃、颤颤微微。他们,何以能忍受这老年的丧子之痛!我听到他们呜呜咽咽地哭,声音很低很小,很压抑。他们内心的伤痛,如何,才能宣泄而出?
这么突然,他们,会一下子觉得天塌了吧?会是天昏地暗的感觉吗?他们,大概觉得这个世界不存在了吧?或者,会觉得时间也凝固了?
此时此刻,他们想起了什么?是养育孩子的艰辛?是孩子童年时光的快乐点滴?一幕一幕,39年的人生历程,也许会在他们眼前一一闪过……
也来了一位老太太,听说是患者的岳母。她哭得倒是很“淋漓”:大声地哭,一边哭,一边口里念念有词地絮叨着:“我的儿啊,你怎么就走了呀,也不告诉我一声……”一边哭,一边还用手比比划划。
一片哭声笼罩、弥漫了整个科室。所有人,包括医生护士,包括其他就诊的病人,无不感觉心情压抑、悲伤。被他们的情绪所感染,亦有人跟着流下了眼泪……
怎么就从高楼上摔下来了呢?是不慎,一脚踏空?还是……我们无从知晓。我们无法知道当时的具体细节,只是在心里疑惑着。
我在想,如果不是这样,如果他不摔下来,不出现这样的意外与事故,那么他的家人,一定还是照旧幸福着:孩子兴高采烈地上学放学,父母高高兴兴地安度晚年,妻子朝九晚五地工作,虽然辛苦,却也其乐融融。可这一切,都随着他的坠落而突然改变。他的家人,犹如一下子跌进了深渊:父母失去了儿子,妻子失去了丈夫,孩子失去了父亲。这样的生活,怎么能不黯淡……
敬畏生命,从一点一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