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乱的生活,需要改变
2017年年初,女儿5岁半了,我决定正式为她发零用钱。在发零用钱之前,我希望她能够合理支配,因此带着她一起做了两件事:第一件区分“想要”和“需要”;第二件准备三个小钱包。小姑娘每次想花零用钱时,我都会去问问她:“这件东西是你想要的?还是需要的?”
刚拥有零花钱的小姑娘,消费欲强烈,这个问题时时要拿出来问,问着问着,似乎成了习惯,在自己的生活中也会时不时自问。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并不好回答,拿我自己来说,家里堆满了各种我认为是“需要”的物品,它们通常有一个特点:便宜。17年上半年家里重新装修,我一口气扔了十几大包东西,都是那些我曾认为是“需要”而仅用过一两次的物品。
那段时间我阅读了一本书,名为《我决定简单地生活》。在此之前,我读过时下流行的《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法》、《断舍离》,也曾行动过,最后却皆以失败告终。内心觉得这些书都差不多,可这本书腰封上有一句话极为打动我——“我们再也不需要物品填满我们的人生”,这句话促使我再次思考“需要”和“想要”,不仅从物品,并且从生活乃至人生,都在问自己哪些是我真正需要的?
满足“需求”与满足“需要”的冲突
在思索中,我一度陷入困惑,主要来源于是否要及时满足女儿的需求。我与朋友进行了多次的讨论,同时也回顾了自己的成长过程。我认为,造成我囤积不必要的便宜货这种行为,主要原因来自于儿时未得到足够的满足。(其实写到这里,我觉得这样说并不准确,受那个时代生活条件所限,父母提供给我的,我所拥有的虽不比同龄人拔尖,但也略强于大多数人。)
我的父、母亲在说起我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时,常会说起一段回忆来佐证——爸爸带着我去商店,我看上了一个洋娃娃,抱在怀里特别的喜欢。爸爸摸了摸口袋,发现带的钱并不够买洋娃娃。我知道了,便将洋娃娃放下,拉着爸爸离开。
也许,从小我就希望能成为父母心中理想的孩子,一个懂事的孩子。所以我压抑自己的需求,并认为提出需求是错误的和不应该的。我应等着他们奖赏我,而我没有获得奖赏,那肯定是我做得不够好。我很担心在女儿身上重现这种观念,因此试着第一时间就去满足她的需求,整整一个月买了不少东西回来,可始终让我有一种“拧巴”的感觉,这些买来的东西并不是我们迫切需要的,买回来就闲置在那里,无处安放。
及时满足VS延迟满足
我重新思考什么是“满足”,终于找到内心的答案。不论是“需要”还是“想要”都应被满足,然而满足的层级不同。对于我们“需要”的,那一定是应“及时满足”,并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量与周围的人群保持一致;而那些“想要”的则是去“延迟满足”。如果不加以区分,所有需求都第一时间满足,抛开开销大小不谈,人生也会失掉许多趣味。所有我想要的我都拥有了,那我还能再追求什么呢?
而对于女儿的“想要”和“需要”我是这样做的。比如,女儿上小学后,学校以自愿原则定制校服,如果不定制,则需为孩子添置与校服款型、颜色相似的。孩子当然非常希望能够定制,那到底买不买呢?我判断的基准点有两个:一个班的孩子都定了,费用也在我们家经济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虽然与同类产品比较偏高),定制校服是对女儿“社交需要”的满足,在团体中她不能显得太过独特;另一个基准点则是我的需要,不定制意味着我将要花大量时间,在某宝或商店中找到与校服款型、颜色相同的服装作为替代,而我需要将时间投入到更有价值的事情上。因此,花钱买时间是一个好的选择!
再来说女儿想要的物品。有天放学后,小姑娘拿出自己的本子,开始和我讲她课间罗列的,希望我能买给她的物品清单,有电话手表、密码日记本、一个漂亮的手环。全部被我“驳回”,很明显这几样都是她“想要”而非“需要”的。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当然不能简单粗暴的用“不买”堵住她的念头。我的做法是:
1、说明原因。我向她说明了暂时不能立刻满足她的原因,如电话手表并不是她目前迫切需要的,其次学校的规定是三年级以下小朋友不可以佩戴。
2、做出选择。对她一直“想要”的物品,还是这个电话手表,她已经给我说了几次了。我会向她做出一个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承诺(表现好、考一百分……)“等你到三年级了,不用你要求,妈妈就会买给你!”而有一些她目前“想要”,未来可能就不“想要”的,则先列在愿望清单中,留待以后她自己筛选。
她对以上处理方式非常理解并且特别高兴地就接受了,这是对“想要”的延迟满足!
对 “想要”和“需要”的判断,已经成为我的行动准则,这个简单的消费观念,让我能正视自己的需求,进行有选择的满足。其实放在人生中的其他方面,我认为也是同样适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