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了,跟前同事A约吃火锅。席间,同事问我:“还记得公司以前来了个学霸小姑娘H吗?技术A组那个。”
我涮了块毛肚,一边嚼着一边说:哦,H啊,记得啊。没干多久就离职了,听说回家当全职妈妈了。
“对啊对啊,”A兴致更高了,好像要揭露什么惊天大秘密似的,“她现在在ABC大学当心理辅导老师,周末跟朋友玩乐队,每个月还办小型音乐会勒!”
没想到,职场失意的H在大家视线里消失两年后,用别样的方式找到了自己的天空。
我找到H的微信,问她是怎么做到跨界无缝衔接的。她说:离职后,我每天抽宝宝睡着后的两个小时自学我感兴趣的心理学知识。然后,考了相关的证书应聘到了现在的岗位。每天两个小时,以前发发呆、怄怄气就过去了。没想到利用起来后,真的改变了我的生活。
听了H的讲述,让我想起“每天三件事”。
每天早上,我都会回忆昨天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写下一句话感悟。然后整理新一天的待办事项,从中挑选三件列到to do list。通常这三件事的前两件是关于长期目标的,最后一件是关于生活的。再加上一个小确幸,给新的一天来点小期待,定下一个美好的基调。
我会把“每日三件事”发到群里,供小伙伴一起监督学习。有些小伙伴会问:这样有用吗?这些微观的事件如何为我们的宏观发展做铺垫呢?
非常感谢提问的小伙伴,才有了今天的这篇文章。的确,没有规划的人生就像没有基石的高楼。“每日三件事”也必须建立在一个比较长期的目标上。
这里又要引入另外一个小工具:“十年五年三年畅想”。
想象一下十年后理想的自己是什么样子,那么五年后应该是什么样子,那么三年后必须是什么样子,那么现在就该做些什么?
有了宏观的一个架构后,“每日三件事”其实就是围绕这个架构来的。
比如今年年初,我在印象笔记里写下2015年的新年誓愿是:到成都去发展&写书。
之后我的每日三件事都围绕它们去展开:学习网课提升能力,加入成都的分群找到小伙伴,利用周末时间往返12个小时车程到成都求职、码字……
半年之后,我离开了家乡五线小城市,来到成都。
一个月之后,我在简书上写了上万字。
我们总是在战略上很勤奋(勤奋地定目标),却在战术上很懈怠(只有目标没有步骤)。所以,坚持每日三件事会很好地校准航向,时刻提醒自己要到哪里去。
那么,我又为什么要把“三件事”发到群里去呢?
求监督只是一个很基础的作用而已。更重要的是可以传递自己的品牌,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能坚持做一件事的人真心不多。每天发三件事,坚持100天、1000天……大家可能不知道你姓甚名谁,但一定知道你就是那个“群里每天发三件事的”人。
运气好的时候,还能收到幸运的彩蛋。
比如有一天我的三件事写了条:找练口语的地方。热心的群伙伴就给我推荐了好多不错的口语社群和活动,线上线下的都有。
我不知道H有没有用“三件事”来帮助自己校正航向,但是我知道她肯定每天都记得她要到哪里去。
最后,借用政治理论家Benjamin Barber的一段话来结语:“我不会把这个世界分为强者与弱者、成功者与失败者……而是把它分为学习者和非学习者。”
学习者,给自己一个蓝图,然后每天都会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