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米又要吃完了,米桶已见底。我反复叮嘱自己,晚上一定不要忘记去超市背回一袋米。大米是每天必备的食物,只是可惜越来越觉得味同嚼蜡,女儿也尝尝嚷着不好吃,每顿要哄着才能吃下一点点。
是什么时候开始不喜欢吃了呢?好像自从离开家,大米的来源从自家田地变成超市、市场之后,好像再也没有记忆中香甜的味道了。
记忆中,每逢稻子成熟的季节,一块块豆腐方正的稻子田,挤满了已经成熟的稻子,或是已经秋收完,一排排的是已经被扎成堆的稻子堆。如果你生长在农村,你肯定知道,当你置身于稻子中,风吹过,稻子会慢慢抚向你的脸,轻轻地,就像母亲的手一样,粗糙,却充满温度,暖暖地。
我喜欢这个时节的黄色,那是稻子成熟的颜色,温暖,饱满,隔着时间的长河,我似乎依旧能闻到微风带来的稻子的香味。
在我还是孩童的时候,家里还是自己种稻子的。每到秋收时节,太阳不似夏天那样炎热,农村的男人都约好了似的赶着去收稻子。家里的女人的任务便是准备丰盛的午餐来犒劳辛苦的男人,而我们孩子最喜欢做的事情,便是撒丫子跑在刚刚割完稻子的田地里,有时候玩起兴了,就直接把鞋子脱掉,光着脚丫子,把裤腿挽到脚脖子上面,在田地里你追我赶。
这时候的大人都不会来说我们,都只是埋头努力割着稻子,割累了,便到田梗上,找一个阴凉的地方,喝上几口水,吸两口烟,烟圈往天空的方向飘去,漂亮极了。孩子们就一个个撅着小屁股,在拣着大人们掉落的稻穗,丢到自家的稻穗堆里,以此换来一声夸奖,这时候的孩子会把头仰的高高的,接受来自大人的夸赞和孩子的羡慕,其他孩子便会更努力,睁大着忽闪忽闪的眼睛,就为了找出那几株调皮的稻穗。
天擦黑,大人们便三三两两的回家去了,带着自家孩子。家里的母亲,已经准备好了丰富的食物,常常是顶饱的肘子或是猪蹄,肥而不腻,配上一碗自家稻子打成的白米饭,又香又甜,吃完之后打一个饱嗝,似乎把一天的疲劳都冲进了胃里,整个人只剩了惬意和满足。
后来年岁慢慢大了,父母也渐渐老了,村里的老人,几乎也已经弯了背,弯了腰,更多的家庭选择更便捷的方式,他们去市场买回一袋袋已经加工完成的大米,随意一煮也是一顿,我也不能免俗,只是每次孩子都不愿意吃饭,然后告诉我米饭不好吃。
母亲来看我们,带来一袋米。伛偻的着身子,脸上满是皱纹,她笑着对我说,家里新种的,带来你尝尝。我一边埋怨着她这么大年纪还要折腾,一边熟练的将米淘洗干净,上锅开始蒸。过程中,米的香味开始漫出来,女儿在旁边跳着说,妈妈,好香好香。
饭终于好了,女儿破天荒的吃了一大碗,直呼好吃。我将一口饭送入嘴巴,儿时熟悉的味道瞬间在嘴里蔓延开来,香甜,软糯,心突然感觉好柔软。母亲笑眯眯的看着我,我别过头,眼睛湿润了。
孩子都长大了,离开家,独自打拼,每日的食物,只求饱腹,哪里还去追求美味和营养,尤其这个快餐速食时代,每日工作繁忙又疲惫,下班只想把自己摔进被子里休息,也没时间与精力,挎着菜篮子,穿着舒适随意的衣服,花费一小时,去到市场寻找最新鲜可口的食物,也没时间慢慢静心处理食材,将它们变着花样变成让人垂涎欲滴的食物。
母亲还在絮絮叨叨:一定要好好吃饭,要每天早上去买菜,因为那时候的东西最新鲜,要自己烧饭,营养实惠……我把她带来的米放进米桶里,小心翼翼,不敢掉落一粒。
母亲又走了,带回了装米的袋子,她说,下次还要给我带米过来,管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