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什么时候开始做学问都没有关系。做学问也不用那么在意有没有才华。
要攀登山顶从哪里出发都无所谓。唯一必要的就是持续不断。
只要能够这样,总有攀上峰顶的一天。
本居宣长《登山事始》
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你实现梦想,唯有你自己。
1、
自律给你自由
这里我们讲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听了那么多大道理,为什么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就是知与行的鸿沟,自律这座桥梁,可引领你走向知行合一,这需要毅力和方法。充分相信自己,单靠毅力,绝对做不到。不依靠毅力,光有好的方法也做不到。必须要结合自身的情况,用毅力武装好的方法,方能成功。
2017年6月,第一次失败。
我的目标,100天,6:00起床,23.00睡觉,目标未达成,失败了。6月的平均起床时间6:31,7月的平均时间6:27,8月的平均时间6:16。我无限接近目标,却从未成功。
2017年8月,再次失败。
我的目标,3个月,睡觉时间小于等于7小时,未达成。统计结果显示,8月的平均睡眠时间7.2小时,9月的平均时间7.25小时,10月平均时间7.5小时。离目标越来越远,注定失败。
为什么我会连续的失败,看似简单的目标,为什么一直无法达成。
我认为是两个原因导致。
第一,太高估了自己的毅力,认为只要有毅力就可以消灭一切障碍。以起床为例,当时的住宿条件非常符合达成目标的要求,一个人住,不用煮饭,除了工作,就是看书,没有人打扰,时间也宽裕,加上个人也有些自律,理所当然的认为可以通过自我约束来达成目标。第一周坚持的非常好,甚至连续两天5:30起床,非常完美的一周。有一个好的开头,意味着成功了一半,我当时这么认为。第二个星期,有些断断续续,最晚的一次起床时间是6:30。第三个星期,6:30起床成为了常态。6:00起床再也没有按照目标执行下去了,而我也只能调整起床的目标为6:30。
第二,没有结合住宿环境制定得当的方法。这么早起床,又没有其他地方可以去,只能窝在床上看书,很快又睡着了。
虽然只坚持了短短地几个月,而且目标还经常无法达成,但能明显地感受到变化。
第一,与其他人比较,多出了很多的时间。6:00,甚至6:30起床的人,都非常少,很自然的你拥有了其他人在睡觉的时间。而且,早起这本身就是一个改变。
第二、强烈的求知欲望。学习的越多,知道的越少,更加激发了求知欲。
第三,人变得非常正面积极。一日之计在于晨,“你知道洛杉矶凌晨4点的天空吗?”,不都是如此吗。
这就是改变,这就是自由。
2、
读书方法论
上周,QQ群里有近百人在讨论一道初中几何题,近1小时的激烈辩论,也只能无疾而终。虽然只是简单的三角形求角度问题,也难倒了近百位大学毕业生。拼死跨过高考战场的我们,毕业几年,却连初中生的题目都不会,有点搞笑。
民初教育家夏丏尊先生有这样一段话,“教科书专为学习而编,所记载的只是各种学科大纲,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著作,但是对学习还是有价值的工具。"
学生时代的书是教学大纲,完全为考试而生。学生时代学的知识有老师答惑解疑,老师的好坏决定了获得知识的多寡,学习的目的(考试)决定了记忆的长短。高考结束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学习也就停止了。再加上被灌输"高中拼命学,大学拼命玩“的思想,学习嘎然而止的可能性就趋近于无穷大。
读了十几年的教科书,我甚至不认为我会读书。我们不知道如何读书,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我们只是读了十几年的大纲而已。
一年能不能读完多少本书?
普通人的读书速度是300-500字/分钟,稍微训练一下,可以达到1000字/分钟。1本书1行字约26个,一页22行,一面572字,一页1144字,这个速度相当于1分钟读完一页书。一本书平均250千字,1000字/分钟,一本书读完250分钟,约4小时。照此计算,一年大约可读50-100本书。
如何判断一本书值不值得读?
我们来做个假设。当你拿到一本书的时候,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可能你并不知道自己想不想读这本书,你也不知道这本书是否值得读。但或许你会觉得,只要我认真挖掘书中的咨询和观点,也许会对我有用处。再次让我们假设,虽然你很想读这本书,但你的时间去非常有限,而且这种情况时常发生。在这样的情况下,是否决定阅读一本书就显得非常重要。如何决策,那就来源于对书本的认知。
有多少种读书的方法?
无穷尽也,随便列出几个书名,可以找出20本不同类型的介绍读书的方法。举个例子,如何判断一本书值不值得读。可以用范多伦&艾德勒的检视阅读法,也可以用高倍速阅读法......
怎样读书才最有效率?
该快则快,该慢则慢,张弛有道,方能行云流水。职场大量存在这样的人,他们甚至可以一年读500本书。如何做到的:专业的训练,大量的时间。照郝明义先生的翻译作品,范多伦和艾德勒先生的著作《如何阅读一本书》以及郝明义先生的著作《越读者》都是非常不错的读书方法论。先判断值不值得读。再给书分类。不同的书籍,读书的速度和诉求不一样。然后确定阅读方法。该读的快的,就用快的方法;该读的慢的,就用慢的方法;该写笔记的,就写笔记;该分享的,就分享。输入为输出,倒逼提升效率。
3、
知识体系的建立
首先,知识体系是个什么东西?
什么是系统?
将零散的东西,进行有序的整理,编排而成的具有整体性的整体。
什么是体系?
一定范围内或同类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它是不同的系统组成的系统,一个或多个系统的集合。
所以,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建立知识体系,就是先建立各个知识块的体系/系统,然后再融合统一。
比方说,我先建立历史的知识体系/系统,再建立物理的知识体系/系统......或者同时建立几个知识块体系/系统,这样就构成了自己的知识体系。
那我们建立的知识体系又应该是怎样的呢?
对工作,能长久地升职加薪;
对生活,智慧贤者的化身。
这里引入DIKW体系,就是关于资料Data、信息/资讯Information、知识Knowledge及智慧Wisdom的体系。
当中每一层比下一层赋予某些特质。资料层是最基本的,资讯层加入内容,知识层加入“如何去使用”,智慧层加入“什么时候才用”。
用DIKW的思维,建立知识体系,第一步应该是收集,第二步整理,第三步输出,第四步关心未来。
有没有觉得前三步很简单。但是,收集什么数据呢?
知识体系的建立,一定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有相当大的用处的。比如:农民的知识体系的建立应该是用来种地、和处理农村的复杂人际关系的。所以他可能会收集农耕的技能、种子作物的介绍、拖拉机之类工具的使用技能等;某些官员的知识体系的建立是用来迎合领导、推卸责任、带病升迁的。所以他可能需要收集厚黑学资料、心理学的资料、溜须拍马的资料等;科学家的知识体系的建立应该是攻克某个科学难题。所以他的资料收集一定和他研究的学科有关的;
那么我应该怎样数据呢?我现在使用的工具有EVERNOTE、微信、即刻APP、滴答清单;看的书有论说性书、历史、哲学、小说、科学,纸质版和电子版,还有电台版;我35岁的目标是出一本关于知识管理的书籍,而且还要工资翻倍。
所以,我的知识体系,大致是这样的。第一、关于知识管理的知识。时间管理、知识管理、笔记系统、阅读系统。第二、关于工作。人力资源专业知识、职场软技能、OFFICE技能。第三、关于生活。旅行、家风(小朋友、夫妻、父母)、居家生活、理财。第四、也许有用。兴趣爱好、有意思的东西。
4、
输入与输出
走的慢一点,不要急,后面的路还很长。
我是一个后知后觉的人,2017年5月才开始接触知识管理,主要的原因是想更进一步的发展,迫切地感受到需要尽快地提升自己。于是,我急切的买了很多课程,后又陆陆续续的买了近200本书,各行各业,各种学科的都有。半年来,逼着自己看了53本书,也了很多培训和课程,免费的收费的都有。可看了很多书,上了很多可后,我反而更加困惑了:感觉学了很多东西,又好像什么都不懂。
特别是当别人问你有什么收获的时候,什么都不懂的感觉更加明显,我就开始焦虑了。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是我不够努力吗!是我没看清现实,太急功近利。才读了50多本书就想什么都懂,上了几堂课就想立马有质的变化?有点不切实际。
古人讲厚积薄发,现代人讲干货,都是一个道理,大量的输入才能有少许的高质量输出。
如果我们不顾自身的虚弱和劳累
只管一个劲地往前冲
那么我们往往会发现
尽管我们步履踉跄
不断迷路
却仍比其他又张帆又划桨的人走得远
而且
只要你与其他人并驾齐驱
或者甚至超越了他们
你就会真正感受到自身的价值
——《少年维特之烦恼》
L03E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