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自《吴伯凡——认知方法论》
“行”与“知”的释义
1.“行”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概念,从“同步”的角度看“知行合一”:“行”是“知”的一个同步。
既然心外无物,物是心的产品,行动也就是心的一种同步状态,你行动的效果、成败都取决于心的状态。
用王阳明的话说,“一念发动处即是行”——一个念头一旦发动起来,本身就是“行”。
2.“知”
“知”字,左边一个“矢”,“矢”是射箭的意思,右边一个“口”,“口”是目标。“知”就是指射箭达到了目标。
在古代汉语中,“知”的意思有很多:
感知。比如“春江水暖鸭先知”,水里游的鸭子最先感知到春江的水暖。这里的“知”是最常见的意思——了解。
深切沟通。比如“知己”,如果两个人之间的关系用“知己”来形容的话,就证明他们是一种深切沟通的状态。
掌控、管理。比如古代有这样的官职:知府、知州。这里的“知”显然不是“知道”、“感知”的意思,不是朝廷派个人去感知那个地方,而是掌控、管理、运营那个地方。
“知”的本来意思是“射箭时看到且达到了目标”,强调的是要正中那个目标。
射箭表面上是个行动,但最后射中靶子的结果取决于你的“心”和“知”,这个“知”既是一种认知,更是一种行动。
换句话说,射中靶子实际上是你内心真正知道了怎么射箭以后的一种同步方式,如果你的心是不知的,那么是射不中靶子的——射中靶子本身只是一个同步的结果。
知是未发动的行,行是已经实现的知
我们以前讲的“认知”,本质上是一个行动、一个生产体系。我们的感知结果是我们感知设备的一个呈现和实现而已。
举个例子,一台单反相机和一个只有200万像素的早期数码相机拍出来的照片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它们的设备不一样,或者说,这两张照片是它们各自设备同步的结果——表面上是“行”的不同,实际上是“知”的不同。
我们经常说“求知”,好像“知”是一个对象,放在那里,我们伸手去拿就得到了这个“知”。所以我们自以为获得了知识,就能够掌握这个世界,就能达到我们的目标。
但其实真正的“知”不是“见到即得到”的。就像我们射箭的时候,不是你看见那个靶子你就能射中那个靶子。
所以,与其说“知”是一种对象、一种可追求的东西,不如说知是一种状态、一台设备、一种储备,你的行为是这种设备运行和发挥的一个结果。
简单地说:知是未发动的行,行是已经实现的知。
所以王阳明不说“求知”——获得知识,而是说“致良知”,“知”是一种状态,你念头一旦发动,就已经是行动了。
先知而后行,真的对吗?
我举一个王阳明的例子来进一步解释。
王阳明除了打仗之外,还有两样绝活:
第一个是射箭。有一个太监以为他是一个文人不会射箭,为了羞辱他,和他比射箭。比赛的时候,王阳明气定神闲地拿起箭,不声不响三次连中靶心,就让那个太监很服气。
第二个是书法。王阳明是个大书法家,但因为他的其他业绩太突出了,以至于我们忘记了他的书法。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查一查王阳明的书法,很多人第一次看到王阳明写的书法的时候,都有这种感觉:惊为天人。他的书法有一种淹没你的气势,这是很少书法家能达到的状态。
射箭也好,书法也好,它首先是一种“知”。你知道怎么射箭,你知道怎么写书法。但是,能不能说“我知道怎么射箭,但是我射不中”“我知道怎么把一个字写好,但是我写不好”呢?显然不妥。
“写好”是一种“行”,知道怎么写好是一种“知”,这两者是不能分开的。它并不是先想好了怎么去写,懂得了怎么去写,再去写,而是在写的一瞬间,“知”和“行”同时发生了。或者说,纸上的书法就是书法家心里的书法的一个同步而已。
所以王阳明是这么概括的 :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
常识告诉我们,很多事情要先知后行,但按照这样的逻辑,你要先懂得了人生的道理再去活着,也就是先知道怎么游泳再去游泳,这显然是荒谬的。
“懂得了那么多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这句话很流行,我把它翻译一下,你就会觉得这句话很荒唐:你已经看了王羲之的《兰亭序》,为什么还是写不好书法呢?进一步翻译这句话就是:你已经知道了书法,已经实实在在地在你眼前看到书法了,为什么还写不好呢?
你会说,后一个问题还用问嘛?但它其实跟前一个问题是一回事。
认知+行为=学+习
我们讲到“所谓的认知就是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建立一个高带宽的专线连接”。神经元的建立连接,从“偶然连接”到“固定连接”,从“低带宽连接”到“高带宽连接”的过程,就是一种练习的过程。
“练习”的英文是practice,它还有一个意思是“实践”。我们把王阳明的“行”也可以翻译成“实践”——知行合一,认知和行为的合一,就是学和习的合一。
由孔子创立,王阳明发扬光大的儒家思想特别强调“习”的重要性。“学”是一个建立初步连接的过程,“习”则是把这种偶然连接固化,形成高带宽的专线连接。孔子讲“学而时习之”“性相近,习相远也”,还有王阳明的著作《传习录》,这里的“习”都是“练习、实践”的意思。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这本身就是一种“习”的过程:你好像在“温故”,其实是在反复刻意练习。
“知行合一”的本质
现在我们就很清楚了,所谓的“行动”就是已经形成的神经元连接在相应场景下的一种发挥而已。你“行”的品质取决于这种连接的带宽是否是专线;而这个“行”是否是高带宽、固定的连接,取决于你反复的“行”。
现在很多讲王阳明“心学”的人,一说到“知行合一”,就说要“说到做到,言行一致”,其实根本不是这个意思。
“知行合一”应包含两个方面:
“行”本身是“知”的一个同步的结果。
“知”是反复“行”形成的一个固定连接。
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才是“知行合一”,这也正是“知行合一”的本质。
至于如何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是一件很简单又很不容易的事情。
最不容易的,就是怎么深刻理解“知行合一”,而这个理解的过程就是更多的“知”和不断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