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许久不看小说了,买下这本书是因为被介绍的一段文字打动:“我们殊途同归,我们必定要惺惺相惜……谨以此书献给那些在这个世界上,认真、执着、坚强地活着的人。”
我想,对于我这样的凡夫俗子,一生没有什么大作为,更谈不上什么丰功伟绩,只想着认真的过好每一天,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看看此书,也许能找到更多的共鸣。
作者用了一个比喻,为什么我们都是盐?因为盐是最渺小的,卑微的,但盐是这世间最重要的调味品,没有了盐,世间便没有了味道,这多么像我们人类,在时间的浩瀚长河中,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是渺小的,卑微的,甚至是转瞬即逝的,也许我们对于他人和世界来说,所有存在的意义便是一粒盐的意义,那就是,我们不过都是这世间的一粒调味品。
本书是六个短篇小说的合集,读完本书后,会让你有一种透入骨髓的寒凉之意,这种感觉其实在读完第一个故事之后便强势地扑面而来,在读后面几个故事的过程中,明知道结局定会很冷酷,很冰凉,但你依然想鼓起勇气读完此书。我本以为余华的书给人一种无边绝望的感受,无论是他的《许三观卖血记》还是《活着》,包括近几年的《第七天》,让你不由的为书中的主人公而感慨,但读完孙频的这本书,让你身心凉凉,欲哭而又无泪。
渺小人物之所以悲剧,源于地域的闭塞,思想的落后。在《无相》中,女主人公于国琴对廖秋良讲述了她家乡的故事,大山深处的很多女人靠拉偏套来养家糊口,那里的女人只要结过婚,就一人戴一顶蓝色的帽子,这样其他男人才能找上门来,就像妓院门口挂出的红灯笼做招牌用。如果家里有个女人在拉偏套,那男人就是什么都不做,一家人也基本活得了。这样的一种习俗,让我读完之后,如被冰雪!原来女子的卑微,竟会到如此低贱的下场!遥远的山区,偏僻而又闭塞,他们几乎与外界隔绝,祖祖辈辈在那里按部就班地生活着,谁也不愿打破遗留下来的一切,那里的男子逍遥快活,那里的女子暗无天日,日日夜夜,年年岁岁,周而复始,好不容易有从大山走出来的孩子,本以为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但从偏僻山村走出来的孩子,怎能轻易地融于大都市的生活?他们小心翼翼地行走着,诚惶诚恐地生活着,生怕一个不经意的举动,惹得别人的嘲笑,他们的生活似乎见不到阳光,只有阴云陪伴,最终也难逃命运的捉弄。
渺小人物的悲剧,源于童年爱的缺失。近几年特别喜欢看有关心理学方面的书,因为总想读懂人物背后的语言,背后的心理,我们会发现,很多少年身上出现的问题,都源自他们不健康的童年,其中最主要的是爱的缺失。如《东山宴》中的阿德和采采,《祛魅》中的李林燕,《因父之名》的田小会。
《东山宴》中女孩采采,缺失的是父爱,心理学家认为,倘若一个女孩子缺少父爱,那么她的社会化水平就会比较低,性观念也比较混乱,发生不当性行为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所以你就不难理解采采为何经常有一些性幻想行为,你也可以理解《因父之名》中田小会为何在父亲离家出走后,偏要找寻另一个“父亲”,并与他发生不正当关系。
《祛魅》中李林燕遇到蔡成钢可以说是她的不幸,蔡成钢的母亲是瞎子,家中很多弟妹,作为长子的他不但享受不到母爱,还要把自己的爱分给弟弟妹妹们,他渴求一份关心,一份爱意,而他对他的语文老师李林燕,既把她当作母亲,又把她当作长姐,更把她当作情人,这样的一种扭曲的爱,带来的只能是破碎的结局。《东山宴》中男孩阿德缺失的亦是母爱,而母亲对儿童的影响至为重要,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得到母亲的关怀与爱意,那么他就会在心理和生理上得到满足,就会有一种安全感,对周围的人也有一种信任感,反之,孩子会对人对世界充满一种恐惧与不信任,母爱的缺失会让孩子的性格陷入忧郁,沮丧,悲观。阿德一直渴望找到早已入土为安的母亲,享受母爱的温暖,他在没有母亲的世界里惶恐地生活,最终,以死结束了一切。
渺小人物的悲剧,似乎都被命运捉弄,成了它的牺牲品,但这偶然的背后注定是一种必然。 王尔德说:“人生因为有美,所以注定是悲剧。”在美的范畴里,悲剧是最触动人心的,悲剧的美是深刻的,因为它能带来灵魂上的洗礼,直抵人内心的深处。
读一本书,不仅读里面的故事,更是在读自己,我们走进去的目的为了走出来,我们会以更好的姿态来审视这个世界,更明亮的眼睛来看待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