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鼓起勇气,开始整理》这本书,这本书是的作者是日本的整理收纳咨询师、日本精神卫生协会注册心理咨询师佑原美和,她从事整理收纳领域二十余年了,以“清爽美观的收纳”为理念,创办了传授收纳技巧的网站“凛花”。
本书内容非常的结地气,非常的实用,从阿德勒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整理中的心理变化,让我们明白,凡是都有因,因为有这样的心理,才会有不同的行动反应。
1、凛赋效应
凛赋效应是指当个人一旦拥有某项物品,那么他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要比未拥有之前大大增加。它是由Richard Thaler(1980)提出的。
因为这种心理,人们在整理东西的时候,会发现有些东西,虽然长时间没用,但是还是心中对这个物品有很高的评价。造成舍不得扔。有时还会觉得“扔掉”就等于“吃亏”,相反“留着”就等于“不吃亏”,这种心理状态阻碍了整理的进行,肯定也不会很快的把房间整理好了。
2、行为疗法
在整理衣服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有很多衣服,已经有一两年没有穿了,但是我们在整理的时候,还是会将他们再重新叠好,收纳起来。
其实,有些衣服款式已经过时,或者颜色不适合自己了,再穿在身上已经体现不出现有的气质了,只能降低自己的魅力,就应该扔掉。
有句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穿上漂亮的衣服,整个人的气质和精神面貌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同时会给人积极向上的情绪。
所以,留下提升气质的服装,改变自己的行为的方式,同时也改变了人的心理状态。
3、他者贡献
他者贡献——帮助他人,能反过来愉悦自己。在整理过程中,会发现有些书,看过之后,不想再看,但又没有地方在存储了,可以找到能够收购二手书的摊位,卖给他们,或者在网上的旧货市场去进行交易。把它们送给需要他们的人,这也是一件“利他”的事情。
4、期待性焦虑
期待性焦虑,就是想象可能发生糟糕的情况,并为此感到焦虑,经历过糟糕事情的人更容易发生期待性焦虑。
在整理时,有些东西会让人回忆起一些事情,同时也会让人想着“万一有一天我会用到怎么办?”但是,人们心中的那个“有一天”,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这种情绪却能一直影响着自己的心情。总是会被他们牵着鼻子走,不敢把没用的东西扔掉。
整理过程就是一个心理的修正的过程,也是一个断舍离的过程。东西少了,心就宽了,环境整洁了,心态就舒畅了。改变了心理状态,就改变了人的行为。
“态度决定一切”,有什么样的心理,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改变当下的行为,才能改变自己,去创造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