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读了至少300万字的书,如果以25万字一本计,已经读了12本书。但实际上,远远不止才读这12本书。
七八月份开始读的有关曾国藩的《曾国藩三部曲》就有140万字,重读张宏杰的《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90多万字,九月份读的《陈独秀全传》90多万字,还不说五六月几乎读完了张爱玲的全部小说。另外,在网络上、日常零星时间读的其他各类“杂书”,几乎也有10多本。
最近读《毛泽东读史》这本书,看里面有一段话,说是日理万机的毛,阅读量其实十分惊人。他就是抽零星时间读完浩瀚的《二十四史》等书籍的。
每个人每天的时间都一样是24小时,为什么人的成就有大小?最重要的其实就是看怎么利用时间。
以前,我也会为“争夺时间”熬夜读书。以为每晚熬夜就是获取了更多时间。但在熬过很多个深夜之后,白天的时间反而耽搁了:不是大天白日精神不好,就是在白天里睡觉。白天黑夜颠倒,对身体不好不说,还耽误了更多时间。于是,我在晚上10点准时睡觉,即使有重要事情要办,也绝不超过12点。第二天早晨6点(冬天或者想给自己放假时延迟到7点)起床,开始看书写文章。中午休息半小时。这样,既保证了读书写作的时间,又时时处在精神亢奋状态,身体还不会因为熬夜受到伤害。
我用主要时间来读自认为重要的书。比如在写作有关红色党史那段时间,我除了收集相关资料,还把建党至建国那段历史能收集到的有关书籍,尽量全部阅读。在春节之后,我几乎都沉浸在党史研究之中。在读倦了这些天天都读的书时,就穿插着其他作者的散文集,于是在休闲中把零星的时间继续用来阅读,而身体不感觉到疲倦。
在电脑上阅读电子版书籍时,尽量把字体放到最大。能够阅读纸质书籍,是最大的幸福。但阅读纸质书籍最大的坏处,第一是姿势随时任意而为,坐在沙发上就想躺下,躺下就容易睡觉;还有有的纸质书籍字体很小。比如2001版32开的唐浩明《曾国藩三部曲》,140万字只有600页,看起来很吃力,看久了就更加恼火。为了保护视力,我只有看一会儿就休息一阵,白天看晚上不看。
在开始读《曾国藩三部曲》和《陈独秀全传》这样的大部头时,我同样也心里犯怵。但一想到能够从书中收获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一下子就又充满了信心。也许,我读书的目的很功利,但这“功利”实在教会了我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博闻广识,我觉得这也是另外一种动力。
读书不止能“读”,还要“记”。能够记在脑袋里当然更好,不能记在脑袋里的就记在纸上。书中的精华,第一是作者的思索,第二是书中人物的思想,第三是作者的文笔。作者写作的目的,是为了传播某种思想或者观念,他首先要经过思索和加工,才能达到传播的目的。而书中人物的思想,对于读者究竟能否达到启迪的作用,和作者的表达有关,更和读者的理解有关。这就不得不和作者的文笔有关。记录下作者、书中人物的联系,自己再把书中内容“翻盘”过来,读书也就有了收获。
读书不但要从书中学到有用的知识,而且要从书中找到做人的道理。
将有用的知识武装奋进人生的武器,从作者和书中人物的思想里吸取为人处世的方法,这就是读书的收益。在今年二三月份,我读建党、建国时期那些精英们的故事,从那段新旧交替的历史中,我看到年轻的他们立志为功背后的奋发图强;因为有了崇高理想,然后自然能和其他志同道合者相扶相携的“虹吸”。命运的改变首先是自身的改变,自身的改变源自信念的改变,信念的改变是眼界的开阔。
读书如同看风景。
用心记录的人才会用脑思考,用脚丈量的人才会用心收获,只有将收获运用于前行的人,才会有动力。
读书要先把书读“厚”,这也和看风景要先把眼睛里尽量装满是一个道理。对书中知识的理解,就是用眼睛不断搜寻路上的风景,理解和观望都是对生活的理解。只有勤于用观察,才会有收益。
读书读“厚”之后,还要把书读“薄”。这“薄”就是通过理解之后的“浓缩”。只有“浓缩”的才是精华。书中的知识、路上的风景都是如此。书是精神世界的风景,风景是人生旅途上的书。装进脑袋里留在记忆中的精华,是我们读书和看风景之后的收益。
所以,读书莫畏难,还要下苦功夫,最后才是讲究方法。只要把读书看成是一件神圣的事,再苦也不苦,再累也不累。只有心怀神圣的人,才能觉悟苦中有乐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