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诗社》观后感——
一部1989年的片子,一个简介说对“精英”教育反思的探寻,一个我看来明明没有任何特效却在观看时频频感受到一份直观震撼的暴击。
而基汀老师的文学课,刷新了我对文学以至于艺术的认知——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艺术是一份感受共鸣的美。
基汀在课上说“读书的时候不要只想作者怎么看,想想你怎么看。”这个和我原本认知几乎背道而驰,在读经典文学时不止老师,还有很多评论达人都再说想读懂作品就要知道作品创作背景和作者经历,恨不得一通百度查它个天翻地覆。
怎么突然间,重要的却是我自己了?
是啊,读书为何?我陷入了一轮自我问寻中。基汀又说“你们必须努力寻找自己的声音,因为你越迟开始寻找,找到的可能性就越小。”原来,艺术的美,不是要清楚知道作者经历了什么,而是我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在我现在看来,艺术是对认知的一种探险,艺术家们在既定规则中有所质疑,在规则打破中成就精品,他们是哲学的思考的执行者,他们用作品为世界撕开微小的另一种可能,于是我们的世界从此多了一个看问题的角度。
所以,艺术家们,不仅仅留下了美,还留下了力量。所以,会有人看着作品感动,流泪。那些我曾经鄙视觉得矫情的行为。其实,他们才正是感知到蕴藏在伟大艺术作品中那份力量的魅力流动。
谢谢你,船长!我的船长!
我现在正在情绪疗愈的过程中,正巧也是很努力的找寻“我”的路上,希望有那么一天可以做到以“我的角度”去艺术作品中体会出一份专属流动,感受一份让我激动到流泪的美。
(附录:通过这部电影的启示,我在看《毛姆短篇小说精选集》的时候,没有百度,没有豆瓣,生生硬着头皮去尽力看我当下看的明白的部分,并且记录下来。如今,这本书我已看完,懂与不懂一半一半,不过这种体验却真的很奇妙。尤其中间有点挣扎的想要去点击搜索去看别人的“答案”,可很开心的是我最后忍住了。我终于得到了一个完全是自己的一个“答案”,即便它看起来愚蠢至极。不错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