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朋友借来这本书已经很久了,当时兴起看了几页,全是术语看的瞌睡,随手便放进了书架。今天想起专门找来看,或许是因为最近几日,几个朋友都与我提到了“活不下去”这个敏感词。说是敏感词,就如这书名一样,我总以为自己不会。我还不能坦然的面对“死亡”这两个字。然而有些事始终都会经历过,或者听说过······
“你真的觉得自己会死吗?”一开始就是这样的疑问句,真叫人一脸懵逼,我特么活得好好的干嘛要想死不死的问题。可到今天,到此刻,我开始认真思考了,我真的会死吗,死亡会是一个人生的终结吗。像这样专业性的书籍,真正引起读者的兴趣也是因为要找寻一个答案,这个答案是我正在面临的问题,或者是身边朋友面临的。带着心中疑问,一个下午不歇气地看完了这本哲学书。
这个话题总是会让人感到沉重,为了让这本书讨论的事情看起来轻松点,前言讲了几个关于死亡的笑话,也在书中明确表达,这就是笑话的有趣之处:它可以揭示令人震惊的真理,而同时又不让人觉得焦虑。正因此,世界上才有了那么多关于性和死亡的玩笑,这两个话题都让我们提心吊胆。真是提心吊胆,只能循规蹈矩的沿着目录往下看,不敢看结语,我有点害怕,害怕最终不是我想的那样,我怕作者会颠覆观念,置之死地而后生。还好,看到结语我确实不再提心吊胆。它与所有理论书一样,都是分析问题本身,例举先哲观点,再之推翻观点,而后作出假设,结合实际案例,最终与所有哲学观点一样,神乎其神,各自有各自的说法,万变不离其宗的只有一个词“心态”。人到万念俱灰,生无可念的时候,大脑不会自动跳出窗口询问是否回到初始状态。那个时候的大脑估计已经因为负荷太大死机了,还怎么调整心态?倒是文中某处提到的一个观点,让我觉得这才该是我要的答案。“生命就是一个笑话,而自杀就是笑点”这句话在作者而言,生命就是一个巨大的玩笑,管它的,尽情玩乐吧。可在我看来,倒有另一番说法,自杀既是笑点,那岂不是让所有人都开始放声大笑的开关,我倒是不想让自己的生命成为别人的笑话,自然不会去触碰笑点。不是吗?身边的朋友都因为不满自己的生活状态,总觉得自己落于人后,而产生了自杀情绪,不正应照了这句话嘛,我们都努力让自己的生活成为传奇,可不是笑话。想到这里,这本书吸引我继续看下去,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书中讲了很多有意思的段子,我便摘抄一个较为喜欢的:
一个傻子怀疑妻子背着他出轨。一天,他打电话回家,妻子气喘吁吁地接了电话。他在电话里假装什么事也没有,在妻子不知道的情况下开车回家。到家之后,他蹑手蹑脚爬上楼梯,走到卧室门口,把门踹开,发现妻子正和邻居私通。(老王又上镜了)
傻子无比愤怒,开始大声责骂、嘶叫、哭喊、咒骂。最后他掏出一把手枪,对准自己的脑袋,说:“我受不了啦。我要自杀。”
他的妻子和邻居大笑起来。
傻子说:“不要笑,我自杀完了就来杀了你们。”
我想没人想当这个傻子吧。
并不敢说读懂读透了这本书,毕竟我未曾经历过濒死时刻,正如此书所提及的天堂,地域,灵魂,或宗教神灵,有过濒死体验的时候会看见什么。这些,我都没见过。虽不说读完此书有何大彻大悟,也并没有觉得作者一开始提出的问题有何价值,但有一点倒是由衷的羡慕和佩服。书的作者是两个老人家,他们在写完这本书后,会带着妻子去法国南部旅行度假。很让人羡慕不是吗?相伴一生,白头偕老来形容也不为过吧。然而看到书中一则笑话,我开始为他们的旅程担心了:
阿尔和贝蒂83岁了,结婚已60年,虽然家境不富裕,但身体都非常好,他们一直坚持健康的饮食。却在一次参加高中毕业65周年的途中,飞机失事,两人双双步入天堂。天堂准备好了一切,衣食住行样样都比在人间的时候让人愉悦,尽情的吃喝所有能想到的美食,不用担心疾病和疼痛。
“不用测量我的血糖或者血压吗?”阿尔坚持问道。
圣彼得说:“在这里只需要享受”
阿尔盯着贝蒂,抱怨道:“都是你,老让我吃燕麦麸!要不我们十年前就可以来这了!”
担心作者他们在旅途中会发生什么,或者他们本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去完成遗愿清单。很显然,我低估了哲学家的思维,他们还是找达里尔要了燕麦麸。我想大概是因为:哲学如果好懂,就无异于自杀。在他们写完这本书之后,依然还要继续研究哲学,毕竟这是难懂的课题。我也还没完全搞懂这问题存在的意义,也许比之前更不懂了。会不会死这个问题突然甩给我,我自然没反应过来,但是我一直知道生命终有结束的时候,可不是现在。这个问题的根本也许在于:“记住你将死去”只是提醒人们学会活在当下。去生活,就像明天会死去一样。去学习,就像会永远活着一样。
《每个人都会死,但我总以为自己不会》就是这么直截了当戳穿生死的书名。很值得人琢磨思考,但也很值得一笑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