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娶了芸娘是沈复的幸运,嫁了沈复却是芸娘的不幸

01、

前几天逛书店看到一本书,依稀记得腰封上的介绍是,与《浮生六记》和《平如美棠》相媲美的爱情,忽然想起来很久以前,因为他人的推荐买过一本《浮生六记》,但放在书架上一直都没怎么看,从书店回来就赶紧翻出来看了起来。

从书名就可以看出,《浮生六记》共有六记,分别是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侠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但普遍认为由沈复亲笔所写的只有前四记,后两记中山记历和养生记道,是由他人摘抄拼凑而成。

​闺房记乐与闲情记趣,写的都是日常生活的一些趣事,前者都与芸娘有关,后者则多了一些沈复儿时的趣事。坎坷记愁,则要沉重许多,写的是沈复与芸娘在生活中遇到的艰难困苦,有贫穷,有婆媳矛盾,有生离死别。浪游记快,写的是芸娘过世之后,沈复一人游山玩水的所见所感。

虽留存不全,但凭借生动的文笔和充满生活气息的记事,《浮生六记》在清代文学中,依然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不过亦有学者认为,《浮生六记》中最出彩的部分,都有芸娘有关,而与芸娘无关的部分,则要显得逊色许多,是芸娘的个人魅力,让沈复的文笔变得灵动起来。所以在读《浮生六记》的过程中,我特意将与芸娘有关的部分读了几遍,也明白了为什么有人推崇沈复与芸娘的爱情,有人却说沈复并非良人不值得。

02、

推崇沈复与芸娘爱情的,原因有三。

一是两人对彼此都有情。

“若为儿择妇,非淑姊不娶。”十三岁那年,沈复随母亲回外婆家省亲,见到了秀外慧中的芸娘,便对母亲直言不讳地说要娶芸娘,那时沈复的母亲亦爱芸娘的柔和,便脱下金戒指为他们定下了婚约,而芸娘,想必当时也已对沈复有意,不然也不会冒着被他人取笑的风险,专为沈复藏一碗暖粥几碟小菜。

十八岁时,沈复与芸娘结为夫妻,结婚当日沈复写“胸中不觉怦怦作跳”,后几日沈复写“遂与比肩调笑,恍同密友重逢”,再往后沈复又写“自此耳鬓相磨,亲同形影,爱恋之前有不可以言语形容者。”

即使日后二人颇为潦倒坎坷,但在婚姻的最初,他们的确是令无数人羡慕的神仙眷侣。

二是两人志趣、三观相同。

“芸作新妇,初甚缄默,终日无怒容,与之言,微笑而已。”刚刚嫁进沈家的芸娘,因为担心别人说她懒惰,不懂礼仪,处处谨小慎微,太阳刚爬上窗就急急忙忙披衣起床。沈复大概是觉得这样的芸娘不是他印象中的芸娘,就想方设法地逗芸娘笑,芸娘也在沈复的感染下,慢慢放下心中的包袱,逐渐变得如以往一般开朗起来。

芸娘最爱的诗人,是李白。沈复问芸娘李白和杜甫为何独爱李白,芸娘说:“但李诗宛如姑射仙子,有一种落花流水之趣,令人可爱。”而沈复也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经常会开一些玩笑,言语中也有一些类似于李白的洒脱,想必芸娘之所以如此钟爱李白,与沈复性格和李白有一二相似之处也有关。

沈复爱画,芸娘爱诗,但与他人不同,二人都喜欢收集“残损之物”,每每得到,都要兴高采烈地和对方分享,沈复说:“其癖好与余同,且能察眼意,懂眉语,一举一动,示之以色,无不头头是道。”

从庙会中回来的沈复发现芸娘不开心,细问之下才知道芸娘也想去庙会,但碍于礼法没有办法去,于是沈复就提议将芸娘扮做男子,芸娘欣然答应,二人一起又再去了一趟庙会。

芸娘喜欢吃臭乳腐和虾乳瓜,沈复说自己平生最讨厌这两种食物,芸娘用筷子强行塞到沈复口中,沈复竟也慢慢爱上了,沈复说刚开始嫌弃现在居然很喜欢,真是不可理解,芸娘说“情之所钟,虽丑不嫌。”一句话道尽了夫妻相处的精髓。

沈复和芸娘,他们所爱的有些事有些物,与当时的社会主流是有点格格不入的,但庆幸的是,他们二人在多数情况下都是一样的,偶有不同,也愿意为了对方做出改变。二人如此情投意合,这在当时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夫妻二人一辈子都没什么共同语言”为主基调的婚姻背景下,多么的难能可贵。

三是二人的生活充满了情调。

沈复家境不错,不过他自己的仕途却并不顺利,只是给人当当幕僚,有格外多的时间陪伴芸娘,只是因为后来与父母生出了罅隙,沈复又没有太多收入,日子就过得有点拮据,即便如此,两人的生活依然充满了生活的情调。

七月时,沈复会与芸娘一起在林荫深处垂钓,回家之后,对着月亮喝一壶好酒,喝得微醺之后再吃饭,洗浴之后拿一般扇子穿一双拖鞋,在院子里或坐或卧,听隔壁邻居聊聊八卦,把小日子过得优哉游哉。

沈复是雅致之人,爱一些能够增添房间情致的物件,但又没有多余的钱去购买,芸娘就想办法用一些其他的物件代替,比如说用捡来的小石子垒成一座假山,将梅花盒和几个碟子漆在一起置于沈复案头,让爱小饮的他随身随意取食。

若放在现代,沈复和芸娘过的活法,就是被人推崇的充满了仪式感的活法,也是如高晓松歌中所唱的,苟且生活中的诗和远方。

03、

说沈复并非良人不值得嫁的原因,也有三。

一是沈复没有男人的担当。

毋庸置疑,沈复是有才的,虽然流传下来的作品只有《浮生六记》,但只此一本便足以奠定他在清代文学当中的地位,而我们也确实从他的文字中,深切感受到了他与芸娘的深情和无奈。

但或许正是因为沈复的才华,让他充满了古代文人独有的悠闲气息,只一心沉醉在自己对酒当歌对月饮酒的诗画世界里,全然将生活的劳苦放在一边。

而且一开始,沈复的家境是不错的,出生于沧浪亭畔的书香世家里,如果沈复上进一点,绝不仅仅只是当一个没有什么实权,赚不到什么钱的幕僚,将生活的重担压在芸娘的身上,让本就有血疾在身的芸娘伤心又伤身。

更令人觉得气愤的是,芸娘去世后,留下一子一女,但沈复压根没有想过要去承担为人父的责任,而是想要去深山里做一名方外之人,最终儿子青森夭亡,女儿青君嫁于懦弱的王朗,沈复也得偿所愿地开始了自己一个人的游历之旅。

于妻,沈复没有让她过上多少幸福日子,于子女,沈复也没有让他们过上多少安稳日子,不管是为夫还是为父,沈复都没有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无疑,在这两个身份上,他是失败的。

二是沈复处理不好家庭关系。

芸娘在嫁进沈家的前几年,与婆婆沈母的关系还是不错的,在《闺房记乐》和《闲情记趣》这两个章节中,经常能够看到二人同游的字句,芸娘为沈家所不喜,是因为三件事。

一是沈复与父亲到海宁做官,让芸娘帮忙写信,但沈母怀疑芸娘写得有误,不让芸娘再写,沈父从笔迹中瞧出端倪,怒斥芸娘是不屑于写信;二是沈父想要纳妾,芸娘热情地为他张罗,导致沈母勃然大怒,芸娘也彻底失去了沈母的喜爱;三是沈复弟弟启堂借贷,芸娘作保,但是启堂不认,沈父认为是芸娘自己借贷了却诽谤小叔,而且在一封信中将婆婆称为“令堂”, 将公公称为“老人”,这件事直接导致了他们夫妻二人被赶出沈家;

从沈复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沈复对父亲是又敬又怕的,对母亲也不敢有太多的违逆,所以在这三件事上,沈复虽知道芸娘是无辜的,但他也不敢为芸娘做什么辩解和维护,他只能让芸娘把委屈咽进肚子里,然后带着芸娘寄居在朋友家里,两个孩子的住处,更是匆忙安排。

众所周知,在崇尚三从四德的时代,一个女人嫁到夫家,如果不是娘家特别强硬,她的地位是很低的,要服侍丈夫,更要服侍公婆,但不论在什么时候,一个丈夫如果自己的腰杆够硬,也能够强势地维护妻子,那沈复芸娘何至于结局如此凄惨?说到底还是沈复能力不足,既不能让自己有话语权,也不能保护妻儿。

沈复在《坎坷记愁》的开篇写到:“人生坎坷何为乎来哉?往往皆自作孽耳!余则非也。多情重诺,爽直不羁,转因之为累。”其实,相对于沈复自己所说的这几个缘由,他与芸娘人生的坎坷,他的懦弱无能,才是罪魁祸首。

当然芸娘自己也有问题,在写信事件的时候,沈复曾想为她辩解,芸娘说“宁受责于翁,勿失欢于姑也。”如果当时芸娘同意沈复的建议,那他们的悲伤的人生结局,是不是就会改写呢?

三是芸娘走后的沈复,过于放纵。

游山玩水且不表,就当是沈复痛失挚爱之后的心理寄托,且与之对应的《浪侠记快》的确让人领略到了沈复文笔的另一种精妙。

但在游历过程中,沈复流连于烟花之地,还喜欢上了一个名叫“喜儿”的女子,说喜儿“身材状貌有类余妇芸娘”,当真是斯文扫地,也玷污了芸娘对他的一片深情和无悔付出。

04、

沈复与芸娘的爱情,之所以被推崇,是因为在当时多盲婚盲嫁的时代背景下,他们能够一见倾心,彼此相爱,不论在什么境遇下,都能通过点滴小事小物,将生活点缀得活色生香,而且两人还有差不多的审美和三观,也愿意为了对方去改变,这些都是许多人羡慕不来的。

但若脱离了时代背景,沈复就是一个没有自己事业,又爱摆男人架子爱空想的失败者,芸娘就是一个无人保护一味隐忍依然处处受气的小媳妇,爱情对婚姻里的他们来说,已经不是助力而是枷锁,把他们两人都锁在一个叫做“婚姻”的盒子里,无法自由,也因此,说沈复是“渣男”,并不为过。

那对婚姻里的人来说,什么样的爱情,才是好的爱情呢?

首先得说,沈复与芸娘爱情被推崇的三个原因,是必须做到的根本,两人彼此相爱是其他一切事情的基础,相同的喜好是加固剂,而生活的情致是调和油,缺一不可。

其次,有了问题共同面对,不要逃避。芸娘不肯将自己的委屈说出来,也有怕丢了公婆面子的成分在,但绝大多数时候,说出来反而是解决问题的良药,况且芸娘还是沈复舅舅家的女儿,是沈母的侄女,沈复如果当初坚持一下,芸娘与公婆的关系或许不至于如此。

再次,共同承担生活的责任。单纯的爱情可以只谈风花雪夜,但婚姻里的爱情必须要考虑到柴米油盐,孩子也不仅仅是母亲的责任,凡事都讲一个“共同”,那生活的重担就由一分成了二,而前行的力量则由二合成了一。

最后,说一个与沈复芸娘没有什么关系的点,保持差不多的前进速度。因为步子的快慢,决定了会看到什么样的风景,毕竟诱惑太多,没有人能够保证会不会因为一处风景而改变既定的路线,即使在同一速度上也有人改变了路线,那至少留下来的那个人,也有足够的底气去抵抗生活的风雨。

其实以沈复的出身和才华来说,生活还是爱情,担当还是有趣,都不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他只要再稍微定一下心努一把力,他并非不能给妻子儿女一个不错的生活,但他偏偏就选择了一条最差的路,妻子儿子早逝,女儿未嫁如意夫家,自己也晚景凄凉,可悲可叹又可恨!

文 / 桔小书

步履不停 | 认认真真读书,迷迷糊糊生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482评论 6 48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377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2,762评论 0 342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273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289评论 5 37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046评论 1 28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351评论 3 40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988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476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948评论 2 32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064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712评论 4 32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26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6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86评论 1 26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511评论 2 35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802评论 2 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