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突然发现社区群里的对话很有意思,有位邻居A问医保在哪里的社区门诊定小点?因为医院要求要先定小点才能定大点,我把自己定的小点发上去了,对方未置可否,还有人问XX医院行不行?我回复自己当时打电话询问的答案,然后群里有位非常认真的伙伴B,告诉A,三甲以上的才能定大点,其余的都只能定小点,而另有一位伙伴C则称,有二甲医院其问过也是定的大点,B不服气,认为有权定大点的只有三甲医院,最后,B还发出几个医院,上面标示为大点、小点,都一一显示,结论是我有部分说法是错误的,B有部分是错误的,C也有部分是错误的。
突然间从这件事上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因为其实当事人,C包括我,都是问过医院的,比如我当时在线上注册定点,医院还是要求现场拿身份证办定点,线上的不算,比如C,也是问过医院的,结果在B那里都给否决了,说明什么呢?综合起来,从前的一些医院确实他们也是想定为大点的,只是后来改了,再次说明万物都是变化的,人和物都都不要太顽固,而B呢,则是非常认真,但有时候尽信书不如无书,所以什么事情都还是要实地、实时问询才有效啊,尤其是在各地政策不一,GQ使然的情况下。
那既然都说到医保了,可能有些伙伴们对此还是不太熟悉(或者不屑一顾)?就一起聊聊吧!这里所说的医保,统称社会医疗保险,分为职工社会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社会医疗保险,以广州为例,先说职工医保,一般是指上班族人士、本市户籍人员享有的,首先在基层门诊定一个小点,再在医院定一个大点(专科医疗机构无需定点),小点报销80%,大点未经转诊报销45%,经转诊报销55%,统筹基金最高支付300元/人/月(注意:不滚存不累计)。而城乡居民保险,则适用于未成年人、中小学生、大中专院校学生、灵活就业人员、非从业人员及老年居民。未成年人及在校学生同样要选点,小点报销80%,大点未经转诊报销40%,经转诊报销50%,统筹基金1000元/人/年,其他居民则只能定小点,报销60%,统筹基金600元/人/年。
同样,这两者,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的参保人,都可以按规定享受普通门诊、门诊指定慢性病(高血压、支气管哮喘等)、门诊特定项目、住院等待遇。
以及,要想退休后正常享受医保待遇,按照《广州市社会医疗保险条例》的规定,医疗保险缴费的最低年限分为两种人:第一种:最低缴费年限为10年,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在2013年12月31日前办理了参保登记,在2014年1月31日前缴费;第二种:最低缴费年限15年,在2014年1月1日以后才办理参保登记。
还有,如果是在职人士,无论是否达到缴费年限,单位都应该为其继续购买医保。
其余市县的参考上文,按照当地的政策,因为各省各市还是不太一样的。
因此,伙伴们不要瞧不上医保,这其实是GZ给我们一个最基础的医疗保障,当然,如果你对这保障还是没安全感,认为太少还是如何,还可以自行补充一些商业保险,比如医疗险,重疾险,或者意外险等。题外话,以前我对保险也是不太当一回事,但其实这样的想法并不够全面,尤其是如果你作为一个家庭的重要支柱,保险还是要做足,这样生活才没有后顾之忧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