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是社会化生物-人类的基本需要,依然是我们现代生活的中心内容。对亲密关系的渴望来自于人类强烈而普遍的内驱力,即人的三大基本需要之一-归属需要。
归属需要是我们与觉得和自己有关联的人正常社会交往的需要,是我们从与亲密关系人交往沟通之中得到持续的关爱和包容的需要。有相关性证据表明,亲密关系的缺失会损害人的生理(免疫系统、强烈紧张应激反应)和心理健康(幸福感、心理问题),虽然相关不代表因果性,但良好的亲密关系确实等够给我们带来幸福。
人类为什么会有归属需要?一种可能解释是,它是人类长期演化的产物,在人类历史上这种需要是逐渐地成为所有人的自然倾向,从进化的角度解释,有归属需要的人群更具有适应意义,在早期人类生活环境里,合群的人会具有更高的繁衍子女和养育后代的成功率,因此这部分人所具有的十分在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并极力寻找他人的认同和亲密接触的特质得以保存。
亲密关系由后天构建
人际关系虽是先天需要,却有待后天构建,亲密关系的构成要素里既有内在需要也有外在的标准:* 我们传承的文化、再遇的经历、拥有的人格、共同的遗传以及人际交往 *都广泛影响着我们的亲密关系的构建。
文化的影响##
文化标准是人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石,它影响人对人际关系的期望,限制了正常的人际关系模式。人际关系的文化标准变化原因很多,关联的因素包括经济发展、工业化、教育普及、财政充裕、新科技、以及文化中鼓励自我实现还是集体主义等。
与文化标准相关联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特定文化下青年男女的相对数量即性比。女性较少的社会倾向于支持老式、传统、保守的两性关系,女性较多的社会倾向于支持颠覆传统、宽容的两性关系。这种基本模式贯穿整个人类历史,其根源在于社会规范的演变总是要满足那些掌握经济、政治和法律权力的强势人群的利益,在强势人群是男性的社会,性比发生变化时,人际关系总是向着有利于男性的方向变化。
个人经历的影响##
人际关系受到个人的经历和经验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依恋类型。早期与主要抚育者的关系经验会影响个体后来人际关系的发展轨迹。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理解依恋的复杂性:忧虑被弃的程度和回避亲密的程度这两个重要因素塑造了在人际关系中人们表现出的全部适应性行为。
依恋类型看似是人们对人际关系的适应行为,这种适应大部分是从与他人交往的经验中习得的。我们带入新的人际关系的癖好和观点,部分来自于与以往的交往经历。人际关系是适应性行为。
婴儿和成人的行为表现都会反过来影响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婴儿获得的养护水平部分地取决于儿童自身的个性和行为,一定程度上,依恋类型受到与生俱来的个体特质的影响。
个人经验在塑造人际关系依恋类型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母亲对待新生儿的行为可以预测儿童长大后的依恋类型。
依恋类型即是习得就可能被遗忘,会不断受到我们成年后经历的影响,新的经历会给依恋类型带来实质性的改变,如果没有经历亲密关系新模式依恋类型也可能永久保持稳定。
个体差异的影响##
每个人都是由不同的经验和特质组合而成的独特个体,这些经验和特质又塑造了不同的能力和偏好,这是这些差异影响了我们的亲密关系。
性别差异 对亲密关系的影响远小于个体差异,两性之间的相似性要远大于不同。
性认同差异 指由文化和教育引起的两性在社会性和心理上的差异。这种通过社会化和榜样学习习得的刻板化的差异,反而结果造就了人际关系的失败。
人格 人格特质会影响人一生的人际关系。大五特质和其他更特殊的人格变量一起起作用调节人际关系。虽然人格影响人际关系的程度远大于人际关系影响人格的程度,人格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并不是特别大。
自尊 自尊(自我评价)是人的主观测距器,却是来自于他人对我们的态度,早期经历中他人的喜爱包容和接纳造就了我们正面的自我评价,反之会造就我们的低自尊。自我评价(自尊)往往并不随新经历而发生改变,因为人在亲密关系之前就已经带入了成型的自我评价,越低越难亲密,越高越有幸福。
人类本性的影响##
演化历经数千代造就了我们的人际关系,是人际关系中更基本的、反应人类共有的动物本性的问题。演化心理学对人际关系有三个基本前提假设:
性选择 能更成功地繁殖后代的优势使得归属需要越来越普遍
繁殖困境 养育投入/父系不确定可以解释人们在性关系中所选择的行为策略
文化影响了演化形成的行为模式是否具有适应性,并且文化的变化比演化快得多。
在人际关系中的确存在一些引人注意的模式,它们出现在世界各地,与文化无关,无论人类本性是演化而来还是文化创造(或兼而有之),它的确存在,而且影响到我们的亲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