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习惯了按部就班的日子:上班,在班里实行正面管教,解决班级问题。下班,在家里实行正面管教,解决女儿的问题,顺便写写反思,学学英语。
仿佛有些疲塌了……又想可以去哪里学点什么。数数兜里的钱,好像学费还够,那就去学吧。
昨天没有吼娃,但我把她吃的枇杷直接给扔进了垃圾桶。昨天她看我气头上没理我,今天她来问我了:枇杷有什么错?你扔枇杷干吗?
我只好老老实实承认自己脑盖子打开了,伤害了物品,违反了三“不”伤害原则。于是娃就心满意足地走开了。
这是最大的进步,娃学会了沟通。以前我吼她的时候,她应对的方式就是吼我。镜子啊!
今天照例带女儿去做沙盘游戏。萌萌老师在整理沙盘,女儿把老师刚整好的沙盘又划拉乱了,我制止了几次,没有用,女儿还说:我就是来捣乱的。
老师笑眯眯地说:“没事。”把手里的耙子递给了女儿,“你来。”
女儿迟疑了一下,就这样接过耙子开始了老师的工作,从一个捣乱者变成了一个合作者。
当我们开始授权,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赋予她能量,她就会变成一个优秀的“工作者”。
转变只在眨眼之间。
所看到的一切,都让我欣喜,我看到正面管教的力量,感受到自己所学的浅薄。“学然后知不足”,说的就是我现在的状态。我看到萌萌老师只用了一个“你来”,就轻而易举转变了被动的局面,所以我要思考,我要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
回想女儿的转变,令人欣喜:
曾经我吼她,她回报我的也是“吼”;
现在我表达自己的感受,她也会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我不高兴了!我害怕了!你为什么要那么做?我不喜欢……因为……我喜欢……因为……我希望……
她不再隐瞒她内心真实的想法,或许她觉得她的情绪出来后后果是安全的;她也有不想说的时候,我会尊重她。
我学会关注她行为背后的情绪和想法,学会努力去体会她的感受。行为背后一定是有情绪和想法支撑的。我常常想,她某种行为背后的情绪是什么,想法是什么,我如果能看懂一点,她就能缓和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