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写过清晨写作和夜间写作,对写作时间这个主题很感兴趣,所以有一堂晨间日记课即将开始,特别关注了一下。忽然发现,晨间日记不仅仅是日记和写作,更是一种时间管理和自我成长是内心对话,批判思考和归纳整合。我想我找到了我喜欢清晨写作的源头,那就是我特别希望能够激励自己坚持下去。而写作和自我管理本身就是我的愿望,晨间日记,不是一举两得了么?
今天就开始践行,起床锻炼,喝一杯盐开水,然后才是写作。写作的主题就关于写作吧,昨天在好报的写作课上听了王路的写作课,很有收获,不记录不思考似乎有点浪费。所以就写它吧,虽然王路本人说有话题马上写不够成熟,我还是习惯立刻写下来,否则一定会不了了之。那么写作和人生的关系,这就来说说看吧。
1
晨间日记
日记这个词很亲切也很陌生。
亲切,从小就有这个记忆,写带锁的日记,不给家里人看,甚至还因此曾和看我日记的弟弟大吵了一架。谁会知道如今都写在博客,微信上给大家看呢?
似乎每天写日记是一种心情对话,是一种成长,内心特别踏实。也许它的功能本就和普通写作不完全一样,不仅是面对内心或者面向世界的写作,更是一种如大地苏醒一般的成长过程,每天写日记,就是记录这过程,又好像花朵逐渐绽放的过程,记得纪录片看到的景象么,新芽或者花朵一天天的成长绽放,镜头全部呈现出来。我们很难有可能观察到他们持续的成长。
晨间日记属于时间管理,这是自己刚刚才体会到的的说法,感觉很有道理,也想就此践行下去,把时间管理和写作结合起来。
2
写故事,写夹叙夹议
很多作者都在告诉我们写一个好故事的重要性,记得之前有朋友说要写,啊,哇,笑和思考的文字。的确也很重要,可是那是目标不是过程。
王路讲的关于写故事或者写小说。似乎更加偏重于思维方式。他建议不急于写小说,因为细节不是人人都能写的,需要好好沉淀。可以先学着写故事,发现生活细节,对于只会写记叙文的朋友,他建议,记叙八成议论两成。因为只是记叙没有议论也许不够有爆破感,也就是升华吧。但如果都是议论没有很好的继续,恰恰是没有很好的写故事的能力。
我想,我就是在尝试写一些故事,从小故事开始,对于我,问题最大的恰恰就是故事写不好,议论也不出彩吧。
不善长沉入生活,自然也就不会写打动人心的故事。不懂得深入思考,自然也就写不好议论观点。
就好像我们锻炼身体,如果只做腿部训练,是不会有手部的感受,只做局部训练也不会有整体感。虽然,我并不那么热爱跑步,可是一想到长跑是最能接近一种精神的状态,不仅是身体,还有一种精神的力量,这好像也有点类似晨间日记?跑不止跑本身,写不止写本身吧。这也好像是写一篇夹叙夹议的好文章?整体缺一不可,方有成就一篇有故事有观点,立得起来的好文章。
真正要写小说,或者议论文,哪怕是非虚拟写作,也绝对不是简单的记录而已。他们都不是纯记录或者主观议论的堆砌,而是需要恰如其分的黄金比例。
在王路的建议书单中,我们读沈从文,张爱玲和汪曾祺,读他们的短篇,恰恰也是觉得他们的故事写的很细腻抵达内心,值得思考。
出乎意外的是,王路不排斥微信号文章,他鼓励大家去读和菜头和李海鹏的文字,如何社会化写作,如何真正的懂得世界和自我。写故事写议论,层层递进感。
他对冯唐的评论,印象很深,他说冯唐的天赋是一定有的,就是正因为太聪明,不肯在写作上多花笨功夫,而更愿意在其他方面花心思。比如生意,比如其他。
这个,我想有保留看法,的确对于一个写作如命的人来说,一定是要下狠手写作,不断的艰苦的努力。而对一个写作锦上添花的作者来说,也许他是把生活家作为生活目标的吧,那么写作就不是那么需要苦修的方面。也许他的文字也是一样,对我们的生活,也更多是一种灵感,作料,而非如米饭一样必须吧。
3
不舒服时写作更容易共鸣
这个我似乎很有体会,每次情绪失落,悲伤疼痛时,我用写作来疗愈自己,这时的文字似乎总能吸引更多人关注。
为何,却不知道。
王路说来,这个时候的写作,因为不断自省,提炼思考,容易共鸣。
想想还真是这样,我就是在这个时候写诗歌,写心情文字,然后找到出口,最后放过自己。而这种情绪也是一种大家都可能发生的吧,所以我的文字为同样困境的朋友找到了一种出口。这也是无意间的社会化写作。
如果说之前听过的写作课,告诉我们如何才能吸引人,有故事悬念,有转折复仇,还有要有惊奇和,开心,思考等。
那么,这次,我听到的是一种更长久的写作之路遇见的思维方法,一个距离我们更近的写作者的思维和道路,才是最容易引起我们共鸣的道路吧。
4
从自说自话到面向大众的逐渐进阶
的确,我们一般写作都是自说自话多些,我的理解是先自说自话成为习惯,然后再来面向大众。就好像王路说的,他2006年开始写作多是自说自话,直到2012年才开始真正的考虑社会化写作。这当中有一个比较长的过程。也正是这时候开始有火和不火的一种焦虑感。
写了一篇爆款文章,并不是纯为热点,后来又沉寂一两年的时间,慢慢找到面向读者的写作和自我写作之间的距离。王路说起来,他也是从默默无闻到火,再到沉寂最后又开始稳定的这样一个过程。两年时间对他也很重要,让他真正开始知道社会需要什么他又能写什么了。他完成了自己写作的进阶。
我们呢,是不是也许要这种不断进阶的感觉呢?
我想很多写作者或者作家都是如此吧,有一个变化的过程,需要打持久战的一个准备。
每个阶段都不同,有进阶感。发现王路讲写作很有时间感,不断的成长变化,持续的进步,他没有教我们如何写标题,写故事写悬念和转折。更多讲述的是我们应该面对我们长久的写作生涯……
这也正是让我们更客观面对写作的一个基本旋律吧,不是特别激情也不是特别平静,而是时而有些插曲有些回味的交响乐。
5
时间考验的文字
王路说,他喜欢写经过时间考验的文章,不爱追逐热点。
恩,的确,看他的文字有一种明天再看也没关系的感觉,不急于一时,哈哈!其实是可以连着一起看的,总有些收获。
相比很多传统作家,他从网络上慢慢写到现在,大概有十年时间,从火到不火到稳定,有一个过程。他说经过时间考验也是经过这段时间的考验吧。
他也写热点文章,写过吸引眼球的他说的利用大家贪嗔痴的文章,不过,他最终找到了最合适自己的方式。让我们听到了一堂不热点的写作课。
我是很喜欢他的说法的,不是因为沽名钓誉,而是确实也没本事没精力去追热点,又不是写新闻,一天写个几篇热点,就算是新闻,也有深层挖掘的特稿或者人物新闻,很需要时间沉淀的。
要写经过时间考验的文字,必须对自己下狠手。我一开始的理解,就是多写,多看,多观察多思考持之以恒的花时间在自己最热爱的写作上。其实他还有一个下狠手的意思,就是敢于删减自己的文字,多多的删减,下狠手多修改,这样才会有好文章出现。
好吧,这种自我反省的能力,我还差的太远,一篇文章总是洋洋洒洒不肯删减。这也是一种断舍离,更精准的抵达人生么?
听王路说起,他2006年开始持续写作,每周两到三篇文章,日积月累也有不少。
我想起来,我的博客开启也是那一年,算下来也有十年了,可是,我却没有用心经营。想起来就多写点,忙起来就少写点。。如今,我和他的距离就是同样的时间不一样的用心吧。
他不支持咪蒙等这样抓住人生贪嗔痴的作者,他们的极端也许来自原生家庭,那种黑暗的底色不值得提倡。这个的确是,我不是那么喜欢咪蒙,却也说不出为什么,大火的文章不见得就是好文章,持续稳定引发思考的文章,也许才是我们需要更多学习的吧。
同样的,对于自己,是不是需要多思考一些,写社会化文章并不意味着热点或者勾起大家内心的欲望,这好像是做菜,用鲜咸辣或者各种香料调制的食物,虽然总能用浓烈的味道吸引都我们,却总不如最新鲜的蔬菜和其他食物来的真挚和健康。
感谢好报邀请王路这样接地气讲述他对写作和人生的理解。
用写作来打败时间,冯唐有这样的愿望,不知道他有没有在践行呢?
对于我们,写作本身就是人生的成长课,这个动作绝对不仅仅是写作本身,晨间日记或者王路关于经过时间考验文章的分享……都在讲述写作和人生的关系。
我们热爱写作,恰恰是因为我们热爱生活,愿意为人生做一个更长久和更热情的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