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着:流动的时间
服饰是人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人类走向文明的具体表现。人类在旧石器时代,就懂得用兽皮护身御寒。丝绸布匹的出现,人类服饰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村民的穿衣打扮,过去是穿粗布衣。男人多穿袍、褂、袄、裤。袍褂为礼服,长袍多开钗,袍的袖口形似马蹄,也称马蹄袖。祖母生前对我讲过,她老人家就会做这些服装。甚至我都有过这样的想法,想象祖父身着长袍、头戴毡帽的光辉形象。尤其是左手撩袍拾阶而上的姿态,令人回味无穷,充满无限联想。
妇女的主要服饰有:马褂、坎肩、衬衣、围巾、裙子等。女式马褂的款式有两种:一种是挽袖,衣袖比臂长;另一种叫舒袖,衣袖没有臂长。长短肥瘦的流行变化,与男式马褂差不多,只是女式马褂全身施彩纹,并有花边镶饰。马褂外套坎肩,坎肩亦用花边装饰,下身为绣花裤或镶边裤,脚穿绣花鞋。
村民叫马褂也叫有襟袄,裤子是又肥又大的那种,前面不开口。冬天自然是棉衣,头戴棉帽,脚穿棉鞋,老年人穿毛毡做成的靴子,头戴毛毡做成的帽子。
这些记忆,是祖父留给我的。村里有身份有文化的人,还穿一种袍子,相当于现在的大衣。听祖母说,那衣服穿起来,好看又舒服,叫人眼馋肚不饱。
写到这儿,突然想起母亲,想起母亲灯下缝衣的情景:夜,万籁俱寂。一个针线箩筐,一盏煤油灯,劳累了一天的母亲,借着煤油灯的光线,一针一线为我们缝补衣、纳鞋底。有时吹一下被针刺痛的手指,又赶快穿起针来……
极其简单的动作,缝补着我们弟妹五人成长的足迹:疲惫了母亲的眼睛,灰白了母亲的双鬓,蹉跎了母亲的脊梁。昏黄的灯光,把母亲拈针的姿势无限放大,投在墙上,直入心底,才读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现在,村民和国家一样,也在进步,也在向前发展,反映在衣着上也那么明显,首先是颜色丰富多彩,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人们基本不穿过去那种粗布衣服,最歹也是的确良,要不就是尼龙之类的化学纤维,一般人也是穿得毛衣毛料,甚至里面还有保暖内衣,很少穿过去那种又肥又大的棉衣棉裤了。
再说,如今人们生活比以前好多了,身体素质有了抵抗力,穿得少,不觉得冷。在这儿,有必要讲述一下中山服来历,不是说我喜欢,而是它的来历非同寻常,意义也非同小可:孙中山尊重劳动人民习惯穿短衣的风俗,吸收南洋华侨中流行的样式,创造出“中山装”。孙中山先生率先穿着,因此得名。民国十八年(1929年)制定宪法时,将中山装定为礼服。中山装的造型,又赋予革命及立国的意义。四只口袋,寓意立国之四维:礼、义、廉、耻。口袋盖为倒笔架形,寓意以文治国。前襟五颗扣子,依据国民党政府的五权分立,分别代表: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袖口三粒扣子,分别代表国民党立国的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封闭的衣领,显示“三省吾身”严谨治身的观念。
一件衣服,赋予这么深厚渊博的含义,可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由衣着联想到打扮,由打扮联想到社会的文明,应该说是很自然的事情。在村里提起打扮,大多指妇女。过去女人打扮得程序也简单,不像现代女性复杂。三分钱一小棒凡士林,就够一个女人用一个冬天了。稍微有条件的,也不过买袋雪花膏。过去没有现在那么多化妆品,过去没有现在那么多美容美发师,过去没有现在那么多美容美发院,称呼也和过去不一样,过去叫剃头,现在叫理发;过去叫染发,现在叫焗油。现在,有些美容美发院还推出另外一些服务项目,这是过去人们想象不到的事情。
过去男人们的头,一般是自己老婆给理,要不就是找村里一位会理发的人,完全不像现在的年青人,理个发还专门进一次城,算上路费,算上中午的饭钱,还没算理发师傅的工钱,这事要叫他爷爷知道了,还不骂个狗血喷头?